《莊子.達生》講述了一個人醉酒的故事—— 醉酒的人墜落車下,雖然受傷卻沒有死,骨骼關節跟旁人一樣,而受傷卻跟別人不同,因為他的神思高度集中。(因醉)乘車也不知道,醉了也不知道,死、生、驚、懼全都不能進入到他的思想中。因此,遭遇外物的傷害卻全沒有懼怕之感。那個人從醉酒中保全心態,尚且能夠如此忘卻外物,何況從自然之道中忘卻外物而保全完整的心態呢!聖人藏身於自然,所以沒有什麼能夠傷害他。
人醉酒如泥,墜落車下,因處身體自然放鬆狀態,雖受傷卻沒傷及生命。這在莊子看來就是“真”,再加上“醉酒”,更因為沒有“清醒意識”(恐懼)的參與,才逃過生命的劫難,“醉者神全”,即精神的自由。
因為酒能醉人,醉後形態百出,有醜有美。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反於常態。阮籍的“二月不醒”、“坐懷不亂”,頭腦裡是清醒的。石濤曾很激賞新安吳子作畫的狀態,“每興到時,舉酒數過,脫巾散發,狂叫數聲,發十鬥墨,紙必待盡”,懷素“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狂叫”罷,“絕叫”也罷,但都是“猖狂妄行而蹈乎大方”。是一種驚世駭俗的追求心靈自由的、擺脫世俗的行為。
醉是現實表現,“蹈乎大方”的“神全”自由定精神目的。莊子借孔子之口說出了自由的精神家園——心齋。
莊子《人世間》:“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心齋”空靈、虛涵,排除內心的一切私心雜念、偏駁成見,使自我心靈不再受到任何障礙和限制,敞亮自己,敞開自己的自由精神世界。
精神自由包括意志自由、實踐自由和審美自由。馬克思說:““ 自由不僅包括我靠什麼生存,而且也包括我怎麼生存;不僅包括我實現自由,而且包括我在自由地實現自由。”
教師如很多哲學家、思想家一樣,有追求思想自由、精神自由的氣質和作風。因為,人要不斷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這一切需要在繼承人類一切文明和創造的基礎上進行到底。穆勒說:現在的一切美好事物,無一不是創新的結果。”所以,教育教學必然要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這一切沒有心靈的自由、人格的獨立、思考的深入而系統是不可想象的。金生鋐認為,“自由是一種教化價值。”實踐證明,沒有教師的精神自由,就沒有學生教育自由可能。
教師的精神自由首先透過廣泛的閱讀與古今中外的一切智慧的代表進行對話,在廣泛地學習中豐富自己,擴充精神、思想力量,為引領好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是克服束縛、職業倦怠,透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提升自我發展水平,追求專業化發展,不斷找到教育幸福感。再者,在教育教學中主動創造、不斷革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勇於探索和創新,主動研究,教學相長,不斷引領學生主動發展、自我教育、追求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