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擁有文明,傳播知識,本身就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但是隨著人類文敏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月來越發現,人類的知識傳承效率太低了。一個新生命誕生以後,從幼年期開始接受教育,在短暫的童年時光和少年時光過去之後,它就應該學習一些人類的基本知識,到高中階段經歷一場考試,判斷能不能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考好的人進入大學,如透過成績不好,那就進入技校學習。
這種知識傳遞的任務,實際上都是在複製而已,人類積累的知識越多,這種複製需要的時間就會越漫長,尤其是量子力學和宇宙物理學,等學生們掌握知識的最前沿,差不多都要三四十歲了。一個人最具創造力的二十多歲時光,基本上都浪費在學習前人的經驗了,如果人類不改變自己的知識傳承的邏輯,根本不可能發展到第二級文明。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再研究茫茫多的宇宙星系,是不是有點浪費時間了?宇宙學的泛濫和發展,只會讓人類對未來喪失信心,因為人類幾乎不可能衝出太陽系,駕駛飛船在不同星系中旅行,怎麼像這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你這一生都不可能見到上帝,研究天堂有什麼意義?或許是人類現在科技大發展,迅速一部分人將一生浪費在宇宙學身上,但是我們至少也應該確立一個切合實際的科學發展觀,引導更多的學者,投入到現實學科的研究,幫助人類更好地生活。
畢竟人生短暫,有誰想隨便度過?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