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腰痠背痛的毛病? 怎麼活動都是不舒服,身體也會很沉重,沒力氣,甚至總想睡覺,就是睡不醒,感嘆是不是最近太勞累,太虛了,就想著來進補一下,但是有的人進補之後反倒覺得沒力氣更重了,更“虛”了。那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呢?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下。
當我們出現腰痠背痛,身體乏力,多數人第一考慮的是腎虛了,要補腎,補虛,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上面說的表現是寒溼重,溼氣大引起的,這種溼是外界風邪裹挾侵襲人體導致的,為什麼在腰背部位呢?因為中醫認為,風為陽邪,易襲陽位,風還是百病之長,是其他邪氣的帶頭者,而人體背部屬於陽位,所以風就帶著溼邪、寒邪,侵襲到腰背部了,而風和溼的特點不一樣,溼侵襲在一個部位就容易把該部位發展成自己的根據地,慢慢滲透,但風邪不一樣,風行走串,喜歡打閃擊戰,入侵完可能又去其他地方作祟了,但溼邪留在了腰背部,所以腰背部重濁,困重,人總睏倦,沒力氣。
怎麼辦呢?今天教給大家四味藥去溼散風寒,解決上面的問題,包括羌活、獨活、薏苡仁、防風。我們來分析一下。
1、羌活、獨活
我們把羌活、獨活放在一起來看,為什麼呢?因為這兩個中藥都是味辛性溫的藥,味辛類似於吹風的作用,能散,能夠散風除溼,把風邪和溼邪都驅逐出體外,大家想一下,擦過地之後是不是空氣中有風乾的更快,性溫有溫熱散風寒去溼作用,中醫有句話“痰溼者,當以溫藥和之”。羌活、獨活都能入膀胱經,膀胱經分佈在腰背部,羌活、獨活就能很好地散腰背部的溼和風寒之邪。
有的朋友會有疑問,這兩藥啥區別?區別其實也很明顯,羌活向上走,入背部,獨活往下走,入腰部,那腰背都痠痛,是不是就應該都用上了。
2、防風
中藥起名字都很有寓意,像鎖陽,鎖住人體陽氣,防風,顧名思義,可以防住風邪侵襲,其實防風的主要作用就是祛風,其味甘,性辛,功效是發表散風,勝溼止痛,能把體內流竄的風邪驅逐出體外,尤其是腰背部的夾雜寒溼之邪的風邪。此外一些風寒溼邪導致的關節拘攣疼痛也多用防風配合羌活、桂枝薑黃等祛風勝溼。
3、薏苡仁
最後加上一味大家都很熟悉的薏苡仁,為啥加薏苡仁呢?其實細心的朋友的發現了,馬醫生推薦的藥方都會考慮到兩個問題。一個是解決開頭說到的問題,另一個是照顧脾胃,保證解決問題同時不產生新問題,所以要顧護脾胃,薏苡仁具有很好的利溼健脾作用,配合羌胡、獨活、防風,前三者負責祛風滲溼,薏苡仁功專解決溼邪,把纏綿的溼邪驅除出體外,還能顧護脾胃,保證不傷及後天之本。
以上就是一個祛風勝勢,治療腰背痛,總睏倦,沒力氣的方子了,可以有效地解決上面說到的風邪和溼邪問題。如果你或者家人有類似問題,可以收藏做參考。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開頭說到的,出現了腰痠背痛,睏倦乏力,一定不要急著去進補,弄清原因,如果是腎虛、體虛,進補是能解決問題,如果是文章中說這樣,進補不僅不利,還有弊端,大家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