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部名為《大河奔流》的電影,掀起了全國性的觀影熱潮,連很多沒看過電影的人,也被吸引進了影院。
原來在這部以抗戰時期為背景的影片中,史無前例地出現了毛澤東、周恩來,兩位偉人的形象,很多觀眾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到電影院一睹偉人的風采。
其中王鐵成飾演的周恩來,還得到了鄧穎超本人的高度認可,她在觀影過程中十分專注,眼眶幾度溼潤。
也是從《大河奔流》開始,“特型演員”開始走進觀眾視野,不少特型演員,也因其高超的演技,備受觀眾喜愛。
比如以飾演毛澤東主席聞名的古月,他一生83次出演毛澤東,其逼真的表演,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不過,皮哥也注意到,一直以來,大眾的關注點,也大都放在毛澤東、周恩來兩位偉人的扮演者身上,對於像朱德、林彪、彭德懷、粟裕、劉伯承,陳毅,賀龍,等開國將帥的特型演員,關注較少。
其實,與古月的毛澤東、王鐵成的周恩來一樣,有不少特型演員,也曾把這些開國將帥,演繹得如同從歷史中走出來一般。
今天皮哥就與大家聊聊這其中的10位特型演員,看看他們是如何被選中成為特型演員的,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現況又怎樣呢?
01、馬紹信(林彪扮演者)
馬紹信在電影《大決戰》裡飾演的林彪,無論是扮相還是神采都讓人拍案叫絕。
濃密的眉毛,犀利有神的眼眸,只是杵在那兒,就讓人感受到林彪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氣場。
最絕妙的地方在於,無論是嚼著黃豆凝神思索,還是當別人聊天時背過身去沉默不言,馬紹信不用臺詞,就能把林彪的每一處細節表演得無懈可擊。
憑藉如此形神兼備的表演,初入影視圈的馬紹信很快就打響了名聲。
能夠把林彪的角色演繹得如此逼真,離不開馬紹信幾十年如一日的話劇表演經驗。
在此之前馬紹信是黑龍江雞西市人民劇院的演員,也在業內積攢下一定的名望。
1990年,馬紹信接到通知,要他到《大決戰》劇組試戲陳布雷這一角色,沒想到換完裝後,劇組的工作人員都驚訝不已。
這眉眼這形象,哪裡是陳布雷,分明就是活脫脫的林彪!
就這樣,馬紹信陰差陽錯出演了林彪,為此他查找了大量關於林彪的文字和影像資料,為出演角色做了充分的準備。
雖然是第一次拍電影,但表演經驗豐富的馬紹信抓住了至關重要的一個點,那就是把自己變成角色本身。
比如因為作戰計劃拍案而起的那場戲,雖然只有一個拍桌子的動作和短短一句臺詞,但已經讓觀眾深深感受到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林彪,此刻由於憤怒導致情緒失控。
拍完《大決戰》之後,馬紹信自然成了不少影視作品中林彪扮演者的首選,在此後的《大決戰3:平津戰役》和《大進軍》中,他也獲邀再次出演林彪。
但馬紹信並沒有因為林彪而限制了自己的戲路,而是大膽嘗試不同的形象,甚至是反派。
比如《鐵血崑崙關》裡飾演的日軍將領中村正雄,殘忍狡猾的性格特質被他信手拈來,完全讓人忘記了之前他所演的林彪。
可惜的是馬紹信並沒有把精力都放在影視圈,而是繼續自己的話劇演出,所以他的影視作品並不多。
2005年,在拍完電視劇《楊靖宇將軍》後馬紹信就此息影,安享他的晚年生活。
如今馬紹信已經年過80,為人低調的他鮮少露面,因此網上鮮有他的訊息露出,希望老人家身體安好。
02、丁笑宜(彭德懷扮演者)
作為80年代彭德懷特型演員的代表人物,丁笑宜1988年主演的《彭大將軍》是他無可爭議的代表作。
由於影片的時間跨度比較大,從40年代到70年代,橫跨30年的時間,所以對丁笑宜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而丁笑宜的表演策略就是化繁為簡,抓住彭德懷性格中的穩重隨和這一特質,細膩展現不同時期人物的心理變化,真實而動人。
早在1977年,丁笑宜就憑藉電影《暗礁》中的偵察科長進入影壇。
但當時丁笑宜還在哈爾濱話劇院工作,重心仍是放在話劇演出上,此後的幾年也沒再出演電影。
直到1984年,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丁笑宜在電影《悠悠故人情》中出演彭德懷,就此走上了特型演員的道路。
之後丁笑宜又先後14次出演彭德懷,其中還有一部以彭德懷為主角的電視劇《抗美援朝》,由於種種原因沒能播出,至今也沒有訊息。
除此之外,丁笑宜沒出演過其他角色,是絕對的彭德懷專業戶。
生活中的丁笑宜一如他飾演的彭老總,性格低調沉穩,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他更希望做一個普通人。
03、宗利群(彭德懷扮演者)
與丁笑宜不同,宗利群版本的彭德懷側重於“豪爽、耿直”的性格塑造。
最難忘的是在電視劇《亮劍》中,有一場戲是宗利群飾演的彭德懷,因為李雲龍不服從指揮而大發雷霆。
“這次我非要好好整整他不可!”
怒氣衝衝的彭德懷說著把帽子往桌上一摔,立馬就把緊張的氛圍推向高潮。
能夠成為彭德懷的特型演員,宗利群直言要感謝電影《大決戰》的導演李俊。
當年拍《大決戰》,上面提供的雷飛和丁笑宜兩位人選都曾多次飾演彭德懷,對角色相當熟悉。
但李俊導演有自己的想法,他想找一個軍人氣質比較強烈的演員,才能更好地展現彭德懷在戰爭中的真實狀態。
就這樣,軍人出身的宗利群得到了機會,一試鏡便驚豔全場:不僅是外形的相似,更是舉手投足間流露著昂揚的將帥風采。
1950年出生的宗利群,從青少年時期入伍當兵,拍《大決戰》時已經是某團的參謀長。
除了此前在一部影視劇裡打過醬油,宗利群對錶演幾乎是一竅不通。
但或許得益於軍人的身份,宗利群對出演彭德懷有很強的悟性,導演一點撥就能明白該怎麼演。
再加上為了演好角色,宗利群也下了很大功夫,將彭德懷的說話方式,行為習慣都變成肌肉記憶烙印在腦海裡。
從《大決戰》之後,宗利群又先後在《大轉折》《浴血太行》等60多部影視作品中飾演彭德懷,樹立了他在觀眾心中的地位。
隨著年齡增長,2010年以後宗利群就逐漸退居幕後,這幾年只參與過一部紀錄片的拍攝。
作為特型演員幾十年,宗利群對彭總也有著特殊的感情,比如當時他給兒子取名宗帥,“帥”字裡就含有紀念彭德懷元帥的含義。
如今,宗帥受到父親影響也進入影視圈成為一名導演,前兩年還導演了電影《青出於藍》,宗利群在其中也有客串。
04、謝偉才(粟裕扮演者)
在電影《大決戰》裡,謝偉才飾演的粟裕雖然出場不多,但卻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在曹八集爭奪戰中,粟裕在電話裡一再強調“不惜一切代價,佔領曹八集!”,語氣中的果斷以及眼神透出的堅毅讓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在影片上映後,不僅是楊尚昆對謝偉才的表演讚不絕口,連粟裕的家人也為之感嘆,
對這位在山東話劇團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演員來說,飾演粟裕其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因為在謝偉才之前,粟裕的形象只在電影《黃橋決戰》中出現過,但形象很模糊,沒太多可以借鑑之處。
心情忐忑的謝偉才揹負了很大的心理包袱,直到導演李俊告訴他,他的外形和粟裕很接近,但需要在“神似”上多下功夫。
在李俊導演的建議下,謝偉才找到古月、盧奇、傅學誠等專業的特型演員請教,學習了不少表演技巧。
此外,他也透過大量資料對粟裕進行了解,也從粟裕的家人和老戰友那裡得知了粟裕的一些個人特點和習慣。
正是經過周密的準備工作後,謝偉才得以呈現出粟裕個性鮮明的大將氣概。
鮮為人知的是,早在50年代,謝偉才就和粟裕結下了緣分。
當時謝偉才是京劇團的武生,在一次演出中,他偶然間看到了觀眾席上坐著的粟裕將軍。
謝偉才為此激動不已,但他絕不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可以在大銀幕上還原粟裕的風采。
更為傳奇的是,因為《大決戰》的上映,粟裕失散多年的親人在電影院發現了他的蹤跡,一家人得以在40多年後重聚。
2020年,79歲的謝偉才去世,但他飾演的粟裕必將被一代代觀眾銘記。
05、傅學誠(劉伯承扮演者)
身材高大又風度翩翩的傅學誠,在90年代幾乎就是劉伯承的代名詞。
不僅是外形的高度貼合,傅學誠也抓住了劉伯承內在的精髓,溫文爾雅又幽默爽朗的性格特質得到了生動形象的刻畫。
早在1979年的電影《大渡河》中,傅學誠就開始出演劉伯承,成為最早的一批特型演員。
不管從扮相還是神采上,傅學誠都堪稱完美,所以在八九十年代幾乎承包了飾演劉伯承的各種電影拍攝工作。
但僅僅靠形似不足以深入觀眾心裡,傅學誠為此做了大量功課。
比如他了解到劉伯承不僅是勇猛強悍的“軍神”,又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儒將”,所以在表演中他會注意拿捏兩者的分寸。
他也十分注重不同時期人物的變化,比如戰爭最艱難的時期,劉伯承更多的是緊繃的情緒狀態,到了即將勝利的階段,劉伯承的情緒也隨之高昂。
20多年裡,傅學誠在近30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劉伯承的形象,是觀眾心裡無可替代的“劉伯承第一人”。
生活中的傅學誠非常注重運動,除了打拳和跑步,他也熱衷於籃球、乒乓球等專案,所以一直保持著強健的體魄。
正如傅學誠所說,只有充實的生活,才能培養出飽滿的氣質,才能更好地演繹偉人之風。
06、郭法曾(劉少奇扮演者)
1981年,36歲的郭法曾在《特高課在行動》中飾演一位地下工作者,開啟了他的影視演員生涯。
幾年後,電視劇《少奇同志在東北》開拍,郭法曾被推薦為劉少奇演員的第一人選。
之所以會選擇郭法曾,是因為他的外形和劉少奇十分酷似,這是郭法曾最大的優勢。
難得的是,郭法曾還得到了劉少奇夫人王光美的親自指點。
王光美對郭法曾的扮相十分認可,告訴了他很多劉少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習慣,為郭法曾的表演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同時,郭法曾也透過大量相關資料增進對劉少奇的瞭解,為演好這一角色做出充足準備。
即便如此,郭法曾第一天進組拍攝時心裡仍然有些緊張,他害怕自己會辜負大家的期望,演砸偉人的形象。
但當他聽到劇組的工作人員竊竊私語,討論他“太像了”的時候,郭法曾的心裡突然輕鬆了起來,對自己的表演也有了自信。
《少奇同志在東北》播出後,郭法曾得到全國觀眾的高度認可,此後又相繼出演了《少奇同志在安源》《少奇同志在武漢》,樹立了其在觀眾心中的地位。
後來在參加訪談時,郭法曾也提到很多情節由於發生在革命的艱難時期,所以他要靠減肥來維持消瘦的體態。
為此郭法曾總結了一句減肥的口訣:要想瘦,得難受。該吃的時候不吃,該睡的時候不睡,才能換來體態的貼合。
如今郭法曾已77歲,在2010年參演過《誰主沉浮》後,就很少再出演影視作品了。
07、劉懷正(朱德扮演者)
作為第一位飾演朱德的特型演員,劉懷正一直以來都深得觀眾認可。
從1979年的《大渡河》到後來的《重慶談判》《開國大典》,劉懷正憑藉形神兼備的表演,讓朱老總的形象如同紀錄片般在大銀幕重現。
能夠出演朱德,得益於劉懷正此前在成都話劇院排演的話劇《西安事變》中飾演過朱德,因而得到長春電影廠的青睞。
因為有話劇版朱德的表演經驗,劉懷正在電影拍攝時,非常迅速能夠進入角色中。
內在層面上,劉懷正抓住朱德寬厚大度的性格特點,情緒上沒有特別大的起伏,強調人物“處變不驚”的將帥風姿。
外形上劉懷正的面相和朱德也十分相似,慈眉善目自帶氣場,臉上總是掛著一副笑容,和藹可親的長者形象給人一種親切感。
讓人痛心的是,劉懷正1997年在美國訪問時,遭遇車禍不幸離世,同樣飾演周恩來的演員黃凱也在車上,未能倖免。
08、王健(任弼時扮演者)
從1992年的《任弼時傳》開始,王健已經飾演任弼時多達80餘次。
從臉型、髮際線、鬍鬚到堅毅而有神的雙眼,王健以照片般的還原程度,賦予了角色血肉和靈魂。
很難想象,王健最開始是憑藉反派角色在影視界嶄露頭角。
1983年因為《少林寺》的風靡掀起,少林寺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
這一年電影《少林寺弟子》開拍,當時身為河南話劇團演員的王健得到機會,在片中出演了一個陷害忠良的反派,開始為人所知。
此後,王健在內地和香港合拍的古裝片中,都是存在感很低的龍套角色。
1988年的《彭大將軍》是王健事業的轉折點,但並不是因為他在片中飾演的角色,而是因為劇組的化妝師說了一句話。
化妝師覺得王健和任弼時長得有點像,這一句話就此點燃了王健做特型演員的想法。
但要知道,當時飾演任弼時的特型演員路希已經非常深入人心,王健僅靠外形相似很難得到肯定。
因此王健花了6年時間精心準備,期間查閱大量資料,一有時間就揣摩任弼時不同時期應有的狀態。
就這樣王健等到了《任弼時傳》,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在20天內瘋狂減肥十餘斤,貼近人物的形象。
有時候他為了達到人物狀態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有一次直接暈倒在片場,直到醫生注射了強心劑才醒過來。
正是這份拼命三郎的精神,王健得以把任弼時詮釋得如此真實鮮活。
在電影《決勝時刻》裡,已經病入膏肓的任弼時強撐病體演奏小提琴,隨著樂曲流露出的遺憾和不捨,讓人為之淚目。
如今60多歲的王健仍活躍在影視圈,在《長津湖》《大決戰》等作品中繼續出演著這位革命先輩。
09、劉錫田(陳毅扮演者)
從1982年的電影《梅嶺星火》中第一次驚豔亮相,劉錫田就一直被視為最貼近陳毅的特型演員。
雙手叉著腰,聲音鏗鏘有力,那口四川話更是被劉錫田說得活靈活現。
就像網友說的,劉錫田把表演痕跡隱藏得很好,他在片中幾乎就是對陳毅本人的重現。
在《開國大典》中,面對軍人肆意破壞總統府的行為,陳毅眼神犀利,語氣堅決,讓一旁不守規矩的英雄連長一句不敢反駁。
《大決戰》裡當毛澤東讓他兼任數職,陳毅一句“我兩邊掛起,怕要不得哦”又讓人看到他幽默的一面,在場的所有人也隨之哈哈大笑。
20年的時間,劉錫田的演藝生涯只出演過陳毅這一個角色,對他來說,演好陳毅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2003年,65歲的劉錫田突發心臟病去世,前一年的《永不分手》也成了他的遺作。
10、高長利(賀龍扮演者)
在所有飾演賀龍的演員裡,高長利是公認最貼合本人氣質的一位。
1981年的電影《南昌起義》是高長利第一次出演賀龍,一出場就把角色給立住了。
穿著大背心,眼神凌厲又帶有幾分江湖氣,兇悍中透著可愛率真,賀龍的個性特點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60年代末進入劇團工作,到80年代初開始涉及影視圈,高長利將豐富的話劇表演經驗運用在電影拍攝中,成就了賀龍的銀幕形象。
20年裡高長利在25部影視作品中出演了不同時期的賀龍形象,換句話說他的演藝生涯貫穿了賀龍元帥的一生。
晚年的高長利進入瀋陽師範大學擔任表演系教授,直到2011年因病去世。
可以看到,大多數特型演員都是話劇演員出身,話劇舞臺的打磨讓他們對於表演的理解更為通透。
其中像丁笑宜、劉錫田等人一輩子就演了這一個角色,他們可以說把畢生都奉獻給了塑造偉人的這種特殊使命。
感謝這些優秀的演員,他們用精湛的演技和敬業的態度締造了偉人的銀幕傳奇,讓他們的革命故事在影像中得以永存。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