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浮力,指的是在潛水的時候潛水員透過調整配重,呼吸以及浮力調整背心(BCD)來讓自身的重量跟受到浮力相同。掌握了控制中性浮力之後,潛水員在水中既不會沉到水底,也不飛昇水面。
從開放水域的學習開始,教練就一直強調中性浮力,而在課程中,也有大量的練習來讓大家掌握和鞏固中性浮力。這是因為,只有良好地掌握了中性浮力,潛水員才能夠安全舒適地享受潛水的樂趣。尤其是在尤卡坦半島的半洞潛和洞潛,因為在很多地方潛水員都不能夠直接升水,而且洞穴內的地質結構相當脆弱經不起氣瓶的撞擊,咱們在潛水的時候更加應該注意好中性浮力。
要怎麼樣才能夠熟練掌握好中性浮力呢?下面五個小秘訣可以有效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鞏固中性浮力。
1、瞭解原理
要更好地瞭解浮力,我們就不能不談阿基米德了。他是公元前3世紀的希臘物理學家,他的兩個理論深深地影響著後人。第一個是他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第二個,就是我們下面要談到的阿基米德原理。
在阿基米德原理中,所有物體在水裡都會受到一個向上的浮力。這個浮力等於這個物體在水裡排出的水的重力。也就是說,體積越大的物體,在水裡受到的浮力就會越大。下面靈魂畫手的示意圖希望能夠幫助讀者理解這個概念。
假如一個重物放到水裡會排出3公斤的水
那麼這個重物在水裡受到的浮力就是3公斤
在重溫了這個原理之後,我們現在知道要重力和浮力相等,那麼我們可以透過調整配重來改變我們受到的重力,也可以透過調整呼吸/調整浮力背心(BCD)的方式來改變我們的體積,從而改變我們所受浮力。
2、適當配重
適當的配重是實現良好中性浮力的第一步。很多調整配重的原則,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比如體型越大往往需要的配重越多,穿的防寒溼衣越厚需要的配重越多,潛海水的時候比潛淡水的時候需要的配重更多等等。下面我們主要看看幾個日常容易被忽視的幾點:
(1)配重多帶吃不了虧。
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選擇配重的原則是適當,超重跟不足都不好。配重過多的話,我們在潛水的時候需要額外給BCD裡充氣來實現中性浮力。而當深度變化地時候,BCD裡過多地空氣會被頻繁壓縮(或膨脹),使得潛水員在整個潛水過程中都要非常頻繁大量地調成BCD裡面地空氣。整個過程廢氣不在話下,更會讓潛水員分心,錯過眼前地美景。所以,每到一個新地方使用新裝備的時候都要在第一次潛水地時候做好配重檢查,避免配重不足或過重。
(2)我配重檢查做好了,為什麼最後安全停留的時候還不由自主地往上跑?
配重檢查,是我們瞭解自己需要帶多少配重的最好途徑。在上開放水域潛水員的時候我們就學到過,當我們配重剛好的時候,只要排空BCD並吐氣的,身體會慢慢往下沉;而吸氣的時候,身體會慢慢浮回到水面上,正常呼吸的時候,水平面跟我們的眼睛同一深度。
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一個問題,空氣雖然很輕,但也是有重量的。一個200bar的氣瓶比一個50bar的氣瓶大概重2公斤。也就是說,假如我們在滿瓶的時候配重剛好,到了氣瓶剩下50bar的時候,我們就有兩公斤的配重不足,因此在最後安全停留的時候身體就不由自主地網上跑了。
所以,在瞭解了這個因素之後,我們可以選擇在潛水開始前做配重檢查,確認好適當的配重後額外再帶兩公斤,或者選擇在潛水結束,氣瓶較輕的時候做配重檢查。
(3)適當的重量和適當的位置。
除了要選擇適當的重量,適當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寒冷天氣穿著乾衣或者厚溼衣需要更多的配重的時候。
左右平衡是第一步。假如有6公斤的配重,那麼可以選擇左右各3公斤,或者左右各2公斤,背後再帶2公斤。第二步是要考慮身體前後的平衡。當配重比較多且集中在腰部的配重帶的時候,大量的配重會讓潛水員很難保持水平位置,從而會出現海馬式潛水員。適當地將配重往上移,比如說固定在氣瓶帶上,或者現在很多新款BCD都有的背平衡配重口袋上都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反過來,假如下半身浮力比較大的的話,那就可以藉助腳踝配重的幫助來解決頭重腳輕的問題。
很重要的一點,這裡提到的一些固定配重的方法,如說腳踝配重或者是將配重固定在氣瓶帶上,這些配重都沒有快卸設計。因此這些位置的配重只能是少量,用以平衡,主要的配重需要放置在有快卸裝置的配重帶或者配重口袋上。
重量和位置合適的配重能夠讓潛水員找到完美的平衡
3、控制呼吸
我們在正常呼吸地時候,肺部體積地變化有大概0.5升,也就是說我們受到浮力地變化在0.5公斤左右,並不是一個大的數字。但是,一個成年人的平均肺活量有5升,也就是說,當我們深深地吸滿氣之後,我們的肺會比沒有空氣的時候大5升。根據最開始談到的阿基米德原理,我們這時候受到的浮力會額外地大5公斤。所以,透過呼吸的調整,我們有很大的空間來調整受到的浮力。
我們的肺活量實際上非常大
要注意的是三點。
第一,浮力的變化有一定的滯後性,當我們深吸一口氣之後,我們的身體不會馬上上升,而是會在數秒內緩緩上升;吐氣下降的時候也是同一個道理。所以在呼吸間,需要留一定的時間來等待浮力的變化。
第二,透過呼吸來調整浮力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如果過分依賴的話,潛水員的用氣會大大提高,從而減少潛水時間。因此,透過呼吸來控制浮力只能是輔助辦法,更重要的,是要調整好配重和選擇合適的浮力控制背心(BCD)。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潛水第一要點就是不要憋氣,因此在透過呼吸調整浮力的時候也請潛水員主要,不要憋氣,不要憋氣,不要憋氣。
4、經常調整
當我們深度越來越大的時候,隨著水壓的上升,我們的溼衣被壓縮,體積減少,我們所受浮力變小;當我們上升的時候,反過來,我們的溼衣會變厚,同時BCD裡面的空氣也會膨脹,增加了我們受到的浮力;另一方面,隨著水下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消耗越來越多的空氣,我們的氣瓶變得更輕。
可見,我們的整體重量和排水體積在整個潛水的過程中都會不斷變化,因此,中性浮力的調整並不是尋找一個絕對平衡然後好好的停在那,而是要在所有的變數不斷變化的過程中透過調整呼吸和浮力背心(BCD)裡的空氣來實現重力等於浮力的動態平衡。
簡單地說,當我們下潛的時候,裝備被壓縮,排水體積變小,受到的浮力也就變小,這時候我們需要給BCD充氣。反過來,當上升的時候,我們就要給BCD放氣。而隨著水下的時間越來越長,氣瓶變得越來越輕,我們也需要慢慢地放出BCD內的空氣來減小受到浮力。
最後必須再囉嗦一個常見問題,無論是新手學員還是江湖老手,稍不注意也會犯這個錯,尤其是在使用租用BCD的時候。在我們充氣的時候,不需要考慮身體的位置,只要按下充氣按鈕,我們就能感覺到BCD在膨脹;然而,在放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記住,在水裡空氣是往上走的,因此,在放氣的時候我們必須將上半身挺直,將低壓充排氣閥居高(注意是居高,不是往前伸),然後才能有效地將BCD裡面的空氣排出。
5、多潛多潛
到最後,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多潛多潛。潛水就跟開車一樣,去過的地方越多,開過的車子越多,開車的水平也就會越來越高。
多潛多潛,多去看看不同的海域,只要潛多了,中性浮力自然就來了。
【轉載自:潛游加勒比海】
————————————————
深圳志藍技術有限公司(Ocean Plan),是一家專業從事海洋科技和水下通訊與定位產品研發、製造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秉承“品質、專業、創新”的核心價值,堅持使用者至上,不斷為使用者提供更先進的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
Ocean Plan 彙集了眾多在水下通訊和定位領域具有豐富研發經驗的資深科研專家,運用先進的水聲科學,開創性的將水下定位、水下導航和水下通訊等技術集於一體,開發出水下通訊導航系統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可以實現潛水員之間,以及潛水員與水面之間的定位、導航和通訊等功能;幫助潛水員應對多種水下情況,保障潛水員的安全,提升水下活動效率。
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Ocean Plan 可提供針對性的水下通訊和定位產品解決方案。未來,Ocean Plan 將針對不斷擴充套件的需求,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方案,為水下探索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