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中葉,科學家們出於工業和軍事的需要,已經開始研究人類更深的潛水方法。要突破這個人類極限的目標,我們必須先搞清楚現有裝備的缺陷。目前我們常用的氧氣供給潛水服的發明,能夠保證給下潛人員提供足夠的氧氣,滿足人類機體活動必須的血氧濃度。但是,這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由於人類是哺乳動物,需要依靠肺來完成氧氣交換,在體內和體外就形成了無法改變的壓力差,並且這個差異會隨著下潛深度越來越大,直到將我們壓扁。我們來看看另外一個哺乳動物是如何下潛到深海的,那就是鯨魚。它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非常簡單粗暴,為了防止身體被壓力差壓扁,它不斷地增加自己的體型和體重,也就是說體型越大,你的防護牆越大,下潛也就越深。但是人類短期內無法這樣進化,這可能也不是我們進化的標準。於是可以利用的只有潛水服,透過笨重的外部盔甲來防護自身不被壓力差壓扁。這個理論直至今天也是潛水技術前進的唯一方向,但是,我們是否有另外一條通路可以走呢?當我們的肺部充滿了液體,內外壓強一致,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像魚一樣,體內並沒有氣體的交換,這個時候我們的體型再小,也可以下潛到深海。
只要我們的肺部的肺泡能夠吸收液體中的氧氣,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還有一個深海潛水技術中致命的問題,也能夠迎刃而解,那就是氮元素的聚集。由於下潛時呼吸氣體主要成分是氧和氮氣,如認你為潛水使用的是純氧,請先給焰哥點個贊然後自行科普。每次呼吸所含的氧氣和氮分子,由於海底壓力增大,越來越多的氮氣會在人體組織細胞中積聚。當潛水員返回時,氮氣就會從體內急速排除進入血液,作用於潛水員的中樞系統。形成危險的氮麻痺,這也是上集我們提到深潛返回時間會長達15個小時的原因。但是,如果潛水員是從液體中獲取氧氣,氮的危害就不復存在了。
這個科學設想是美麗的,但我們真的能做到麼?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真是先淹死了自己,然後再潛入海底。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科學家在動物實驗中,讓老鼠和氧氣沉浸富含氧氣的液體中,並施加了高達一百六十個大氣壓力,即海平面以下一英里處的海水壓力。老鼠成功地存活了幾分鐘,有時甚至可以呼吸幾個小時的液體。因此,液體呼吸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證明,但遺憾的是,這些實驗的動物先驅們都無一例外地面臨了死亡。在這種實驗條件下,他們無法無限期地存活。透過研究發現,老鼠不是像你猜想的那樣,死於體內氧氣過少,而是死於體內殘留的二氧化碳過多。最終機體的呼吸酸中毒,導致了老鼠的死亡。
科學家並沒有因此放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自然科學前進的必經之路,他們把方向瞄向了呼吸酸中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知道他們需要找到一種特殊的液體,可以溶解大量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慶幸的是,科學家從上萬種液體中,找到了有這種特性的物質,就是矽油和全氟碳化物(PFCs)。在對老鼠進行更多的實驗後,矽油被證明對哺乳動物肺部是有毒的,只能放棄。PFCs是合成液體的一種碳氫化合物,是一種清晰和無味的液體,具有化學和生物學惰性,對哺乳動物無毒。最重要的是,他們擅長攜帶氧氣和二氧化碳,是攜帶呼吸氣體的理想媒介,這樣肺部就可以安全有效地與其交換氧氣和二氧化碳了。
似乎科學家已經找到了水下呼吸的鑰匙了,但困難還未完全解決,請大家關注焰哥,下一集我們繼續看人類是否真的實現水下呼吸的這一科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