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在高溫下會融化,但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教授張凱團隊研製出了一種新型材料——凝膠冰雪。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分是水,具有與自然冰雪幾乎相同的視感和觸感。最大的特點,就是“永不融化”。近日,在中國科技館,張凱團隊製備的凝膠冰雪冰板在“科技冬奧”主題展上亮相。
據介紹,常溫狀態下的凝膠冰雪,是一種水凝膠材料。它質感和果凍相近,但力學性質更好。製作凝膠冰雪時,張凱團隊特意選擇了生物相容性材料,無毒無害,自然環保,人們也可以盡情與它親密接觸。給水凝膠加上一層自制冷裝置,就能做出冰板、冰牆。升溫時水不滴落,可以用於製作精美浮雕。
凝膠冰雪能提供模擬冰無法比擬的真實冰雪體驗感。其原材料價格低廉,製備手段簡單,無需昂貴的大型儀器,且使用過程中易於維護,成本相比人工造冰技術可大幅降低。據悉,將水凝膠和冰雪結合,在世界範圍內,還是首創。這種不融化的冰雪,希望能將冰雪的魅力,帶給更多的人。
同時,古老的東西也遊戲發現。考古學家發現一支恐龍新物種——A. kuehnei的化石遺骸。恐龍遺骸是在西班牙比利牛斯山南部挖掘出土的,該恐龍物種生活在7050萬年前,體長17.5米,體重達到14噸,相當於28架大鋼琴。
我們可以看看藝術家再現的7050萬年前A. kuehnei恐龍的模樣。這種恐龍體高4米,能吞食高大樹木的枝葉,據稱,A. kuehnei是迄今歐洲大陸發現最完整的雷龍物種, 同時,該物種也是Ibero-Armorican島發現最大的雷龍物種,Ibero-Armorican島是一個古老區域,包括現今的伊比利亞和法國南部。
圖a是A. kuehnei恐龍的骨骼殘骸;圖b、c是考古學家的挖掘過程;圖d是該恐龍物種的頸骨化石。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考古學家對該物種的巨大體型感到“驚訝”,通常來自歐洲上白堊紀時期的雷龍體型較小或者中等,因為它們是在孤立環境中進化而成。
圖中所示是A. kuehnei恐龍的具體挖掘地點,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省比利牛斯山脈南部的奧考(Orcau)地區。最新發現的恐龍骨骼殘骸包括:幾顆牙齒、椎骨、肋骨、肢骨、肩胛骨和骨盆骨,以及由12根頸椎組成的半鉸接頸部碎片。
該恐龍物種屬於蜥腳類恐龍,它們是四條腿著地行走,長著獨特的長頸部,分佈範圍廣泛,除南極洲之外,地球所有大陸均發現了蜥腳類恐龍的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