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半導體
1、英特爾公佈高能效區塊鏈加速器,今年晚些時候發貨
據英特爾官網訊息,近日,英特爾宣佈計劃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作出貢獻,並制定了高能效加速器路線圖。英特爾將參與並促進開放和安全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並將以負責任和可持續的方式幫助推進這項技術。據介紹,英特爾實驗室數十年來致力於密碼學、雜湊技術和超低壓電路的研究。英特爾預計,其區塊鏈加速器的每瓦效能比基於 SHA-256 工作的主流 GPU 高 1000 倍以上。
2、IC Insights:2022年半導體總銷售額將增長 11%
近日,IC Insights 釋出了其對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全面預測和分析。該報告預測,繼 2021 年強勁增長25%和2020年增長11%之後,今年半導體總銷售額將增長 11%。如果這個預測能夠實現,這將標誌著半導體市場自1993年至1995年以來首次連續三年年兩位數的增長。
3、全球晶圓產能報告:中國大陸地區份額 16%,低於 SEMI 預估
市調機構 Knometa Research 2022 年版《全球晶圓產能報告》(Global Wafer capacity Report)顯示,到 2021 年底,全球 IC 晶圓的月產能為 2160 萬片 200 毫米當量的晶圓。其中,中國大陸地區月產能為 350 萬片,佔全球產能的 16%,大大低於 SEMI 在 2020 年底估計的 23.4%。據 eeNews 報道,Knometa 稱,中國大陸地區的產能份額在過去兩年中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自 2011 年以來累計增加了 7 個百分點,當時中國大陸地區佔 IC 晶圓總產能的 9%。此外,中國大陸地區生產的晶圓有大約一半是由中國臺灣地區以及海外的公司生產的。中國大陸地區的一些最大的晶圓廠由 SK 海力士、三星、臺積電和聯電所有。
4、科學家開發快速COVID-19呼吸分析儀原型 或能在公共場所進行大規模篩查
根據近日發表在《ACS Nano》上的一項研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呼吸分析儀”原型 ,能夠敏感而準確地診斷出COVID-19,即使是無症狀的人,也只需不到5分鐘。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手持式呼吸分析儀,它包含一個晶片,上面有三個連線到銀奈米立方體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感測器。當一個人向該裝置呼氣10秒鐘時,他們呼吸中的化合物會與感測器發生化學作用。然後,研究人員將呼吸分析儀裝入一個行動式拉曼光譜儀,該光譜儀根據SERS感測器分子振動的變化來描述繫結的化合物。研究人員說,這種呼吸分析儀有朝一日可能成為減少COVID-19在社群無聲傳播的新工具。
網路安全
5、知乎宣告:未使用“行為感知系統”監測員工,堅決反對違規收集個人資訊
對於部分媒體報道“公司監測員工行為感知系統”,以及有部分訊息認為知乎使用了該系統,知乎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就此宣告,知乎從未安裝使用過網上所說的行為感知系統,今後也不會啟用類似軟體工具。對於網上該系統的截圖,我們從未接觸過,因此也不清楚其真實性。對於違規收集個人資訊保安的行為,本身嚴重背離知乎價值觀,對這類系統我們一向持堅決反對態度。
6、修訂後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明日施行
2 月 15 日起,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等十三部門聯合修訂釋出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施行。《辦法》將網路平臺運營者開展資料處理活動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等情形納入網路安全審查,並明確要求掌握超過 100 萬用戶個人資訊的網路平臺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申報網路安全審查。根據審查實際需要,增加證監會作為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制成員單位,同時完善了國家安全風險評估因素等內容。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網路平臺運營者應當在向國外證券監管機構提出上市申請之前,申報網路安全審查。
AI
7、微軟用 AI 搞財務:一人頂千人,速度提升 1000 倍
近年來,微軟的利潤、市值等都出現了大幅增長,但其財務團隊的人員數量基本不變,保持在 5000 人左右,其財務工作實現數字化、智慧化是該公司穩定財務人員數量的關鍵。近日,微軟“現代金融”專案的負責人科裡・赫恩西里克介紹瞭如何透過 AI、雲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提升財務工作效率,控制財務人員數量。目前,微軟已經使財務預測、風險管理以及內部查詢等方面的工作實現了數字化、智慧化。未來,微軟或專注 AI、機器學習等技術在精細化程度更高的工作上的應用。
交通
8、乘聯會秘書長:鋰價格暴漲不會嚴重影響中國新能源車發展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1 年全國新能源車市場火爆,根據乘聯會資料,國內新能源車零售達到 299 萬臺,同比增長 170%。據稱,由於終端新能源需求旺盛,產能不足,未交車訂單充裕(包含大定鎖價將成本轉嫁給汽車廠商),價格微漲不會嚴重影響整體市場需求。2022 年很多車企都制定了宏偉的產銷提升目標,因此我們有信心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 550 萬臺左右,繼續實現 70% 左右高增長。
感測器
9、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研發了一種以三氧化鎢(WO3)薄膜製作的新型氫氣感測器
據報道,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研發了一種以三氧化鎢(WO3)薄膜製作的新型氫氣感測器,結合了高電阻以及利用鉑金催化劑感測氫氣的能力,可以在接近室溫下感測到1pppm的氫氣濃度,而且當氫氣濃度超過100pppm時,反應時間不到1秒。氫氣是取代石化燃料的潛力替代能源之一,但因其具備高度易燃性,如果要發展氫能源經濟,就需要研製出能偵測氫氣的感測器。然而截至目前,氫氣感測器在溫度控制上仍存在大難題——需要較高的溫度才能起作用,而且敏感度低、反應時間緩慢。而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開發的新型氫氣感測器與其他同類感測器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能夠在室溫下使用。據瞭解,因為這種三氧化鎢薄膜能與目前的半導體技術相容,新型氫氣感測器具備大量生產的潛力,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研究團隊正準備為此技術申請專利。
雲平臺
10、IDC釋出2021年Q3中國公有云市場報告,騰訊雲穩居Top 2
國際權威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發布《IDC Quarterly Public Cloud Service Tracker,2021Q3》顯示,2021年Q3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71.88億美元,其中,騰訊雲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穩居Top 2,同比增速達53%,位居行業領先水平。其中,IaaS+PaaS市場份額持續擴大,上升到10.92%。騰訊雲實現了在IaaS、PaaS、SaaS層面的持續穩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