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月14日,總投資37億元的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電子臨港研發總部”和“智慧製造基地”專案簽約落地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研發製造基地將主要聚焦汽車電子及消費電子領域,在臨港新片區拓展研發+高階智慧製造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構建硬體產品研發、軟體服務及“燈塔自動化工廠”高階製造的三位一體綜合服務。
智慧硬體平臺型企業華勤創立於2005年,總部位於上海,2018年進入汽車電子領域。本次簽約的兩個專案合計投資37億元,總佔地232畝,總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將於2025年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預計2030年可實現年營收超140億元,吸引帶動汽車電子相關人才就業近5000人,其中包含研發設計人員、高階智慧製造人才。
華勤臨港專案是華勤技術從消費電子向汽車電子領域戰略轉型後的第一個重要佈局,也是臨港新片區汽車電子領域第一個集研發、製造、貿易、供應鏈為一體的研發總部專案。此次簽約將有利於華勤技術加強與下游汽車龍頭客戶的業務聯絡,提升在汽車領域的業務滲透,助力臨港新片區智慧汽車電子產業快速集聚,加速規模化發展勢頭。
華勤技術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王志剛表示,2021年華勤正式成立汽車電子事業部,全面開啟汽車電子業務。在汽車電子方面,針對新勢力造車領域和傳統大廠,華勤技術主要有兩方面拓展方向,一是智慧座艙,一是針對路網和車身之間協同通訊的網聯化和智慧化電子產品。“像智慧座艙的中控儀表,再加上車載T-BOX,以及針對自動駕駛裡的ADAS高階駕駛輔助系統的相關硬體和軟體都是我們拓展的方向。”
華勤臨港專案也是汽車電子領域實現“張江-臨港雙驅聯動”的第一個成功典範。華勤技術孵化壯大於張江,轉型於臨港,是中國智造產業的孵化器、典型的“鏈主型”企業。此次簽約落地將吸引產業上游核心供應商共同落戶臨港,形成虹吸效應,對於提升臨港汽車電子產業能級、完善臨港汽車產業鏈意義重大。
王志剛表示,藉助臨港新片區的產業鏈叢集效應,以及華勤作為電子資訊產業鏈主的地位,“我們希望透過研發的整合,再加上我們規模採購帶來的效率和優勢,能夠把產品服務於我們的客戶,同時給臨港做出更多的產業貢獻。”
智慧新能源汽車是臨港八大核心產業之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科處副處長陸瑜表示,從產業規模上來講,其目前也是臨港第一大產業叢集。臨港新片區汽車產業2021年實現了“三個歷史性突破”,產值規模1794億元,成為首個突破千億的前沿產業。
去年臨港新片區整車產量首次突破75萬輛,占上海市四分之一;智慧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首次突破100家,初步形成了整車、發動機、電池、車身、內外飾、底盤、汽車電子、晶片等八大門類,涵蓋了研發、製造、貿易、檢測等全產業鏈,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集聚態勢已經形成。
目前臨港發展汽車電子產業的優勢一是“有市場”,擁有整車和電池規模優勢,包括特斯拉、上汽智己、上汽飛凡等未來合計100萬輛的整車規模,寧德時代80Gwh的動力電池規模。
二是“有場景”,也就是自動駕駛場景優勢,臨港已經實現自動駕駛全域放開,正在發揮臨港新片區和浦東引領區的“雙區優勢”,開展自動駕駛立法領域突破,讓更多智慧網聯新技術在臨港找到場景測試和商業模式。
三是“有晶片”,即積體電路產業融合優勢。新片區已集聚中芯國際、積塔半導體、聞泰、地平線等一批積體電路企業,預計2025年12英寸晶圓月產能將突破50萬片。
未來新片區將重點圍繞汽車電子產業,大力發展底盤電子、座艙電子、駕控電子、網聯電子、車身電子五大領域。“原來臨港的整零比是比較低的,以整車為主,接下去我們會把整零比這塊、把零部件配套這塊的產業規模再繼續往上走,特別是去年像寧德時代這樣的重量級專案來了之後,它的整零比會有有效的提升。”
與此同時,陸瑜表示,今年除了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提升之外,也會更注重結構和質量。“汽車電子這個環節的專案、企業還相對比較偏少,所以我們今年重點想要往這個方向推動。”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張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