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都知道,春季是一年中第一個“釣魚黃金季節”。估計現在很多釣魚愛好者,特別是去年冬天被迫封竿的釣友,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來彌補去年冬天被迫“封竿”的遺憾。
魚諺講:“春釣灘”。也就是說,春季釣魚,只要遵循這個規律,就會有不錯的收穫。不過,這只是一個大的釣魚方向,如果不能正確地理解“春釣灘”的含義,想要在春天釣好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春季為啥要釣“灘”?
淺灘的溫度高
春天氣溫升高,處於淺水區的“灘”,升溫更快,魚在趨溫性的驅使下,更願意到這些地方停留。
淺灘的食物豐富
由於冬季氣溫較低,只有少數耐寒的魚種會開口。而到了春天就不一樣了,氣溫升高,像草魚,青魚,鰱鱅等這些不怎麼耐低溫的魚種也漸漸復甦,開口覓食。
而像鯽魚,鯉魚等這些本來在冬季就開口的魚種,到了春天,變得更加活躍起來。
這時的淺灘處水溫高,水草,小昆蟲,浮游生物等,這些魚類的食物開始豐富起來,魚兒當然喜歡到這樣的地方來覓食。
魚類要繁殖
很多魚類繁殖是需要藉助水草來完成的,而水草往往在淺灘上生長。也可以這麼說,春季的淺灘是魚類繁殖的天然產床。
何時才是“春釣灘”的最好時期?
春季分為早春,仲春,暮春,這三個時期什麼時候釣灘最適合呢?
就拿我這邊來說,真正的“春釣灘”,應該是清明到穀雨這段時間。當然了,地域不同,溫度變化的幅度也會不同,按照節氣分可能不是很客觀。
不過,個人認為,符合了下面這個條件就是釣灘的好時機:氣溫升溫明顯,平均氣溫基本穩定在十五攝氏度左右。
這樣的溫度,不但有利於水草,浮游生物,各類藻類的生長,也達到了魚類繁殖需要的溫度。
什麼樣的地形才是真正意義的“灘”?
“灘”,僅僅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淺灘”。但是,春季所指的這個“灘”,可不僅僅包含“淺水”,還有另外兩種含義。
個人認為,“春釣灘”之中的“灘”,是指靠近岸邊,伸向河中間,較為平緩的地方,(有一定的坡度,但不大)。
並且這些地方還要具備這個條件:水草。要麼有明草,要麼水底有暗草。
滿足了這兩個條件才是真正意義的“灘”。當然了,如果這些地方再有明顯的障礙物就更好了。
另外,“灘”的水深,是相對的淺水。比如:作釣水域平均水深3米,“灘”的地方,水深幾十公分到一米多都是不錯的選擇。
“春釣灘”時,有哪些注意注意事項?
不要驚魚
由於“灘”包含“淺”的意思,也就是說作釣的水域是在淺水處。
使用長竿:由於魚兒警惕性高的緣故,就需要遠離岸邊些了。所以,選擇長竿作釣較好(具體要多長杆的竿,還是要結合具體“灘”的面積大小的。我本人這個時候,最少四米五的起步)。
光線問題:同樣是水淺的緣故,釣灘時,需要考慮光線的問題。可以選擇釣渾水和陰天時作釣。
使用腥味餌料
由於這時的魚兒,處於繁殖期,對於動物蛋白需求多,所以,這時釣魚同樣可以以腥味餌料為主。當然,紅蟲,蚯蚓同樣還是魚兒比較喜歡的活餌。
線組可以稍放大些
由於這時的魚活性變大,魚口不再很輕,所以,線組可以適當加大一點。比如1.0+0.6,1.2+0.8都可以。調漂調釣的話,我還是老建議,釣目小於調目1-2就可以。
要注意釣法
由於“灘”處,有水草處,水底勢必不會很乾淨,也就是說,在這樣的地方釣魚,會很容易出現掛底的情況。
如果使用雙鉤的話,建議加大主線和子線的配比(一般相差2個號,可以加大到3個),這樣做能夠對主線,魚竿,浮漂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另外,如果怕麻煩,直接用單鉤作釣,同樣可以大機率減少掛底的情況發生。
放掉肚子大的魚
由於這時的魚處於繁殖期,淺灘又是它們的產床,所以,為了魚類資源的再生,釣到肚子大的魚,建議最好放生。
寫到最後:
從石頭我本人實際作釣經歷來看,春季釣魚,只要遵循“春釣灘”的規律,往往收穫還是不錯的。但要找到真正的“灘”。
再重申下:淺水包含“灘”,但淺水不具備“灘”的另外兩個條件(食物和水草),釣友們釣魚選釣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另外,老話講:“春天的天,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魚兒最害怕的就是這樣的天氣。所以,選擇相對穩定的天氣出釣,也是同等重要的。
備註:圖片源於網路,侵權通知必刪。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得不錯,就請點個贊,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