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國內整體的行情來講,工資跟你的工作,還有就是學歷是密切相關的,你的資歷越老、經驗越豐富、學歷越高,那麼你的工資就會越高。可凡事都有例外,就拿足球這個行業來講!
中國足球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差勁,尤其是男足!可即便踢了這麼差勁,他們依然享受比較高的工資待遇,在2017年的時候,有些足球隊員年紀不大,卻享受著上千萬的年薪待遇,而這些待遇只是比較基礎的,因為他們還有額外的一些廣告費用,尤其是那些簽字費就高達了4000萬。
當然,擁有這麼好的年薪待遇,肯定是得進一些豪門球隊,而一旦進了豪門,球隊基本上就很容易實現財富自由了,下半生基本上直接躺平。
或許正如那些網友所說的,拿著這麼好的薪資待遇,卻踢不出好的球,把足球踢得這麼爛,連越南都踢不過,只能算是亞洲四流隊伍,有什麼臉面拿這麼高年薪?所以說這個年薪待遇的確得降低,所以從2018年開始男足就開始實現降薪了,一開始降薪至1200萬,之後是800萬,2021年的時候降薪至500萬,近期更是要降至200萬,但提到這個說法以後,卻遭到了很多足球俱樂部人的反對。
那麼年薪200萬到底高不高呢?在筆者看來肯定是比較高的,換算到每一個月也有16萬塊錢一個月,這比其他國家的足球運動員工資高出了很多,是日本節聯賽的5.8倍,是韓國k聯賽的11.67倍。
並且這還是絕大部分碩士,哪怕是博士都能難以達到的工資,還記得之前華為招進去了一位天才女博士給出的年薪待遇也就是200萬,而且人家的付出,還有就是貢獻都是特別大。
可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中國男足有好多年的歷史了,拿的這麼高的工資。卻踢得這麼差,這不由得讓人會想到肯定有人在從中渾水摸魚。
因此,在比這裡看來降薪是必須的,球員在俱樂部收入高,只要不受傷,賴在那裡就拿高薪酬,現在的薪酬已經遠遠高於他們的能力,都不願意為國家名譽出力,他們沒有動力,應該改革,足協設立球賽資金管理部,統一管理企業贊助金和廣告費,設定每場比賽冠亞軍資金分配額和廣告投放力度,俱樂部只有參賽權,俱樂部只有從比賽中賺錢,進球有錢,不進球沒錢。
還有就是各省市都建立自己的球隊,從各學校和渠道吸納優秀的種子隊員。從最艱苦的地方遠苗子,市省一級系統組建,各方出資,廣告收益。國家在國外優質俱樂部輸送梯隊培養,國內國外相互培養,從中選優組建各級國家隊,把錢花在這上面總比現在拿錢獎勵各個俱樂部好,不會出現國家隊層面比賽出工不出力的情況。一旦發現有此類情況,取消各俱樂部廣告和各種收益分紅,再由各俱樂部處罰本俱樂部球員。
總之,國足只有將大部分的利益砍下來,將渾水摸魚之人全部淘汰,球員才能真正拿命去拼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