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賽程正酣,各國運動員在賽場上展示自我、爭金奪銀,在賽場下則變身中國美食“推薦官”,烤鴨、餃子、豆包、麻團、糖醋里脊、韭菜合子……這些經典菜品、麵食小吃不時就會出現在新聞報道和運動員的社交媒體賬號上。網友不禁感嘆,運動員不僅是競技體育高手,也是“美食家”。
*烤鴨
2月8日,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中國選手谷愛凌奪得金牌。這位天才少女在接受採訪時說“等冬奧會結束了,最想去吃烤鴨”。“烤鴨”瞬間成為“霸屏”美食。
在北京冬奧會之前,谷愛凌就在《冬奧來了》節目中表達了對烤鴨的喜愛。她說,去年在國外參加比賽時,就想回中國好好吃一頓北京烤鴨。“烤鴨多香呀!我吃烤鴨有點像包餃子,裡面餡放得特別多。”不只是谷愛凌,烤鴨也成為各國運動員的“團寵”。根據北京冬奧村運動員餐廳統計,每天午餐時段消耗超過80只烤鴨。
“北京烤鴨”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的《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公元15世紀初,明朝遷都北京,烤鴨技術也由南京帶到北京,並被進一步發展,北京烤鴨由此出現。“北京烤鴨”基本分為掛爐烤、燜爐烤,掛爐烤鴨以“全聚德”為代表,而燜爐烤鴨則以“便宜坊”最著名。
*餃子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尤其在北方,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冬至都講究吃餃子。除夕和“破五”,家家戶戶更是要吃餃子守歲、迎財神。在北京冬奧村,運動員來自五湖四海,但是大家在“喜歡餃子”這一點上出現了驚人的統一。
據北京冬奧村運動員餐廳統計,高峰時期,這裡一天吃掉100多公斤餃子。美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凱西·道森、俄羅斯奧委會代表團行政人員葉卡捷琳娜等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了“餃子”。
餃子原名“嬌耳”,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由東漢的張仲景發明,最初作為藥用,相傳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食材用來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不計其數,比如廣東的蝦餃、西安的酸湯水餃、四川的鐘水餃等。餃子在宋代的時候傳入蒙古,隨著蒙古帝國的征伐,餃子也傳到了世界各地,出現了俄羅斯餃子、哈薩克餃子、朝鮮餃子等多個變種。
五湖四海的運動員一起喊你吃餃子。圖/社交平臺、網路影片截圖,資料圖片
*豆包
珍妮斯·斯皮泰裡是馬耳他代表團唯一的運動員,也是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當天的旗手。2月9日,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結束資格賽爭奪,珍妮斯·斯皮泰裡也因為“喜愛豆包”被觀眾記住。等待分數時她摸了下兜裡,居然有一個早上沒吃完的豆包,她咬了一口,衝著鏡頭露出了大大的微笑。
這位29歲的馬耳他姑娘不止一次公開表達了她對豆包這道中國麵點的喜愛。在北京冬奧村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趕緊拿出兩個豆包咬上了一口,“我來的第一天就吃了豆包,然後我意識到每頓飯都有,所以我早中晚三頓飯都會吃。”
豆包是中國北方地區家喻戶曉的麵點,大多以紅豆為餡。最初豆包是以黃米麵為皮,後來漸漸出現了白麵為皮的豆包。現在東北地區的“黏豆包”還保持著黃米磨面的傳統做法。
*麻團
很多觀眾發現,珍妮斯·斯皮泰裡除了為豆包瘋狂“打call”,還對麻團情有獨鍾,並表示最愛吃的中國小吃並不是豆包而是麻團。“你知道那種芝麻球嗎?油炸的,外面是芝麻籽,很有嚼勁,裡面是豆沙,我可以吃100個!”
麻團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特色油炸麵食,在中國的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叫法,北方地區稱做麻團,福建地區稱炸棗、四川地區稱麻圓、海南稱珍袋、廣西稱油堆,在廣東麻團被叫作“煎堆”,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麻團製作起來並不複雜,將糯米粉團過油炸,再加上芝麻,裡面還可以放麻茸、豆沙等餡料。
麻團:“讓我看看是誰喊我‘芝麻球’。”圖/網路影片截圖,資料圖片
*宮保雞丁
被中國志願者感動到哭的美國運動員特莎·莫德在結束比賽後啟程回國。2月12日中午臨行前,她與朋友點了滿滿一桌子中國菜,讚不絕口,其中就包括中國名菜宮保雞丁。特莎笑著說要“打包”,“我們點了太多,已經吃撐了,準備打包帶走。”她還表示,每一道菜都很美味,真想所有的菜都嘗一遍,做選擇實在是太難了。
宮保雞丁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在魯菜、川菜等菜系中都有收錄。傳說宮保雞丁由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他喜歡吃雞和花生米,並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山東為官時曾命家廚改良魯菜“醬爆雞丁”為辣炒,後來在四川總督任上時將此菜推廣開來,創制了一道將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餚。這道美味本來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後來盡人皆知,成了人們熟知的宮保雞丁。
*韭菜合子
2月14日,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第二輪,首位出場的中國選手谷愛凌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整套動作。等待打分時,谷愛凌吃起了韭菜合子,看到自己的得分,她感到很滿意,衝著鏡頭伸出大拇指。現場記者詢問谷愛凌“你吃的餅是什麼餡兒?”谷愛凌說“我吃的是韭菜合子,味道非常好”。這一系列“神操作”讓“韭菜合子”迅速登上熱搜。
韭菜合子是以韭菜、雞蛋、面作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的美食,是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東北三省等地非常流行的傳統小吃。在中國的有些地方,韭菜合子還是過年時必吃的一道麵食,比如天津等北方地區有“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鍋裡轉”的說法。而韭菜合子的“終極味道”並不來自於餐館,而是家常出品,正所謂“韭菜合子哪家強?我媽做的才最香”。
*麻婆豆腐
特莎·莫德和很多中國年輕人一樣,十分喜愛以川菜為代表的“重口味”美食,除了宮保雞丁,麻婆豆腐也被她點贊稱“太好吃了!”
麻婆豆腐是四川傳統名菜之一,相傳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萬福橋邊有一家原名“陳興盛飯鋪”的店面,店主早歿,小飯店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臉上有點麻子,人稱“陳麻婆”。麻、辣、鮮、香、燙、翠、嫩、酥……麻婆豆腐可以說將川菜麻辣味型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這道菜不但在國內經久不衰,也成為中國美食“出海”的代表之一。很多國外的中國餐館都有這道菜。2010年,麻婆豆腐入選了成都“非遺”名錄。2018年,“麻婆豆腐”被評為“中國菜”四川十大經典名菜。
*糖醋里脊
冬奧會“三金王”美國單板滑雪選手肖恩·懷特對中國美食讚不絕口。北京冬奧會期間,他在社交賬號上秀出了自己在冬奧村餐廳吃東西的影片。有網友發現,這位奧運冠軍和自己的口味很一致,尤其是對糖醋里脊的喜愛,可以說“所見略同”。
糖醋里脊既經典又家常,在中國的很多菜系和很多“媽媽的味道”裡,都有這道“酸酸甜甜就是我”、大人孩子全都愛的菜品。糖醋里脊以豬裡脊肉為主材,配以麵粉、澱粉、醋等作料,酸甜可口,讓人食慾大開。
*麻辣燙
荷蘭速滑名將尤塔·萊爾丹最近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的在北京冬奧村的經歷被點贊。影片中有人臉識別快速通行、餐後騎共享單車以及奧運村運動員房間等內容,網友還發現,這位運動健將竟然也是麻辣燙的粉絲。於是,作為接地氣美食的麻辣燙也再次“出圈”。
麻辣燙起源於岷江之濱四川省樂山市牛華鎮。最初是船工和縴夫創造了麻辣燙這種簡便易行而又獨特的吃法。此後,東北人對四川麻辣燙進行了改良重塑。四川麻辣燙以重麻重辣為特色,經過東北人改良過的麻辣燙使用的是大骨湯底以及極具北方特色的麻醬。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王琳 校對 陳荻雁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