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
大家當然要放開了吃吃吃!
大魚、大肉、雞鴨吃起來~
滷菜、冷盤、海鮮吃起來~
還有瓜子、花生、巧克力、美酒零食等...
由於暴飲暴食、飲酒過量等等
導致胃腸道負擔過重
春節前後,消化道急症的患者特別多
尤其是消化道出血
幾乎所有的嘔血、便血病例
都與連續多日不健康的飲食有關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
冬季 ,為啥消化道容易出血
春節前後天氣寒冷,人體處於應激狀態,血管收縮,消化道黏膜供血減少,粘膜屏障受損。
作為胃炎及消化道潰瘍致病重要因素的幽門螺旋桿菌,它的活動在冬季也會有所加強。冬季,在胃酸、幽門螺旋桿菌還有飲食的刺激下,人體極易出現急性胃糜爛、消化道潰瘍或者致使原有慢性胃病病灶面積擴大,本身易出現消化道出血。如果這時候飲食上不節制,進食不當的食物,就特別容易發生消化道大出血等急症。
這類患者要當心消化道出血!
特別是像肝硬化合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患者,或是因為心腦血管疾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的中老年人,骨科或者風溼病關節疼痛長期服用非甾體類鎮痛藥物,或者長期大量飲酒的病人以及慢性胃炎或者消化道潰瘍的患者,是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需引起重視。
當出現了上腹痛、嚴重頭暈、心慌、四肢無力時,就需要警惕有沒有發生貧血、消化道失血的可能。
如果嘔吐出咖啡色食物或者黑色、紅色的胃液,排出了黑色或紅色大便,甚至糞便出現鮮血,這個時候要考慮消化道出血並及時就醫。就診不及時就會導致失血加重或者出現血壓下降、煩躁不安,甚至出現意識喪失、昏迷、失血性休克等危害。
預防消化道出血,哪些食物不能吃?
那麼在飲食上我們要注意什麼呢?
像較乾硬的食物,比如說花生、魚刺、骨頭、油炸食物等等,這些食物和食道、胃腸壁粘膜的摩擦,可以直接導致粘膜破損、粘膜下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注意。
其次,進食過飽或進食大量不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如魚蝦、肉類等,會導致胃腸道負擔增加,促進大量胃酸分泌,誘發消化道大出血。
還有一些辛辣刺激性飲食,比如火鍋 、燒烤等辛辣食物及酒精,這些食物本身可以破壞胃腸道粘膜的保護屏障,引起急性的胃黏膜損傷導致出血。此外,如果飲酒過多導致劇烈嘔吐,可引起賁門黏膜撕裂。
消化道出血該怎麼急救?
當確定有消化道出血時,這個時候要先實施家庭救護。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精神緊張和憂慮的情緒,同時向120求救。患者可以平臥,頭低腳高,可在腳部墊枕頭與床面成30度角,這有利於下肢血液迴流至心臟。
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平時首先要保證大腦的供血。臥床的患者應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避免出血的發生。要注意防寒保暖,飲食上定時、定量、進食有度,不要暴飲暴食,進餐時注意細嚼慢嚥。尤其是患有消化道潰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出血的高危人群,烹飪時要細軟易消化,進食無刺激、無渣滓的半流質飲食。避免劇烈運動、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快、豁達,原有症狀有加重者需要引起警惕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