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芬 劉曉北肖相如頻道
導讀:今天學習宋孝志先生治療“胃痞”的五大經驗。
宋孝志教授臨證時,在強調中醫整體辨證的基礎上,又常根據其病證的病程,證候的演變,自出杼機,如在對胃痞證的治療上就體現了這樣的特點。
01
胃痞壅塞,中調升降
宋教授認為:胃痞一證,臨床所表現的症狀,如胃脘部(上腹部)痞滿壅滯,塞而不通、脅腹脹悶,不思飲食,嘈雜等均與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有關。
就其生理而言,脾胃居於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升清佈散;降者,降濁行氣。
透過脾胃的升降斡旋,協同均衡,不僅完成了食物消化吸收的全過程,同時也調整了陰陽,補充了氣血,榮興了百骸。
若其升降不能維繫平衡,首先導致的病理改變是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壅塞中焦,失於通泰。進而可因氣機不暢,血脈瘀滯兼證迭發,或克伐陰陽,中陽虛損,脈絡失養致痞滿久而不愈。
因此,宋教授把權衡升降作為治療痞滿的契機樞轉,臨床十分重視調整脾胃的升降功能。
並提出所謂調整升降之法並非僅限於升舉與通下,升則包括宣竅、行鬱、散結、升發、舉陷;降則包括疏理、消積、降逆、滲利、導下。
臨證應根據病因的不同,一法專治或多法同用,使壅滯之邪或升散,或消導,或旁達,方可使中焦痞滿盡消,氣機通暢,運化恢復正常。
宋教授常認為胃脘滯塞,胸膈不利,連及兩脅噯氣,噫臭者為實痞,治療多用旋覆代赭湯加枳實等理氣行氣之品,以降肝胃氣逆,條達肝氣為胃行其壅滯。
認為胃脘痞滿,氣短,自汗,乏力,納呆,腹中鳴響,便溏為虛痞,治療多用補中益氣湯,以升發脾陽,曠怡胸脘,脾復健運,胃氣自轉。
若臨證虛實夾雜,脾胃失和,以食後腹脹,仍胃飢思食,脘腹隱痛,大便時溏時秘見證者,升降並調,治療常用調中益氣加枳實。
方中枳實、陳皮、木香降氣下濁,通暢三焦,旨為開通氣道;生黃芪、柴胡、升麻升舉清陽,意在祛散陰霾。升降互用,相得益彰。
如宋教授曾治患者司某,女,32歲,病歷號:344240。
胃脘痞滿時發時止兩年。
曾服保和丸而收小效,停藥證如初。半年來加重,脘滿痞塞,噯聲響亮,食後汗出,氣短乏力,舌淡苔薄,脈沉。胃鏡檢查顯示:返流性胃炎。
宋教授診為“胃痞”,屬脾虛胃逆,失於升降,用調中益氣湯加味治療。
處方:生黃芪12g,黨參9g,炒蒼朮9g,陳皮9g,升麻6g,柴胡9g,木香6g,枳實9g。
服藥三劑,自覺胸曠脘寬,然噯氣更響更頻,時挾酸苦之液上溢,為脾氣雖得升發而胃氣不得樞轉,遂遣清半夏9g以降胃疏機。
服藥七劑,噯氣漸止,再服兩月,症狀全消,胃鏡複查,膽汁返流消失。
02
久痞不愈,燮理陰陽
脾的運化,胃的受納是以陰陽作為物質基礎和動力的,由其所化生氣血,氣入經充於陽,血入脈添於陰。陰陽又為脾胃所用,如此週而復始,相輔相承。
胃痞之初,升降失常,運化呆滯,漸至損陰戕陽,陰不足而胃不濡,陽氣傷而寒溼停,痞病日深,累及於腎,精氣不澤,陽氣不煦,病證更篤。
因此,宋孝志教授主張,久痞不愈者應從調理陰陽入手,溫中補陽以健脾運,養陰和絡以濡潤胃。
在用藥方法上他更側重陰中求陽,陽中護陰,以杜養陰之寒涼滋膩太過,凝滯胃氣致痞滿更甚;又防助陽之辛散恃強,耗傷胃之陰津而痞滿難消。
如臨床所見脘腹痞滿日久,燒灼樣疼痛,伴不知飢,身體羸瘦,舌紅少苔之陰虛者,常以黃精伍黨參、淮山藥益脾潤胃,補虛添精;山楂配芍藥、甘草酸甘化陰,滋補胃陰,濡養胃絡,助胃和降;佐以黃芪、陳皮、砂仁啟發脾陽,運動陰藥,防其礙脾滯胃。
若臨證見痞滿悠悠,晨寬暮急,喜暖喜按,喜熱飲,甚或有自覺腹中涼,面色萎黃,大便清溏,舌淡苔白或膩之脾胃陽虛者,常以金匱腎氣方助陽攜陰,溫運除滿。
如宋教授曾治一女患者柯某某,訴胃脘痞滿八年,加重兩年,自覺冷氣充塞於脘腹之中,時值初夏,脘腹部仍護一棉衫,噯氣頻繁,多次胃鏡檢查,病理診斷:萎縮性胃炎。
曾服附子理中湯等中藥數十劑,感覺咽乾發熱,胃中冷痞充塞依舊不減,舌淡胖,苔白,脈沉。
宋教授診後謂:脾陽不足,源在釜底乏薪,獨用姜附與之無助,反引脾之陰火上升,當以補陽護陰。
處方:附子9g,肉桂粉3g,熟地9g,山藥15g,山萸肉9g,茯苓9g,砂仁6g,澤瀉9g。三劑。
二診,自覺腹中冷氣消散,腸鳴,矢氣增多。宗原方之意,繼服月餘,痞滿已除,但仍不欲去棉衫,是為陽氣雖復,而氣機不展。
故方中去肉桂、山萸肉,加烏藥9g。再服半月,來診時訴胃中冷氣已平,棉衫盡去。
03
痞滿兼痛,調和氣血
臨床觀察胃痞之證,初起多為痞而不痛,隨病情的發展常伴發胃中隱痛或刺痛,灼痛的出現。
宋教授以為:此乃因痞傷及氣血之故。
痞病之初,邪之不實,氣血尚盛,雖發壅滯之弊,但絡脈通暢;痞之日久,邪入臟腑,損經傷脈,氣滯血澀,瘀滯不行,遂因不通而發疼痛。
治療應以調氣和血為法。
氣滯為主者,宋教授自擬砂半理中湯。藥物組成:砂仁、半夏、香附、枳殼、良姜。
方中砂仁能“醒脾、降胃、益腎”,(《本草綱目》),可理元氣,通滯氣,散寒飲痞脹;砂仁可促進胃液分泌,調整胃腸功能,是方中之君。
半夏降逆和中,消痞除脹為方中之輔藥;枳殼疏鬱結,暢氣機;香附行氣理血。此三藥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均可促進胃腸蠕動,加速代謝,調整消化道平滑肌的舒縮,緩解痙攣。
高良薑溫運中氣。
諸藥合用,祛壅除滯,暢機活絡而消痞痛。
若以血瘀為主者,宋教授常施以五靈脂散加味治療。
方中以五靈脂為主藥,活血化瘀;輔以元胡行氣通絡止痛;配合沒藥、乳香散瘀活絡;佐以草果辛竄破瘀逐邪。
他臨床以此方治療血瘀胃絡之痞痛每每獲效。
臨證見氣血失和而發胃痞疼痛者常以砂半理中湯與五靈脂散合用,依氣滯血瘀之輕重而斷藥物之用量。
如曾治一女患者閆某某,自訴因患頸椎病服藥後而發胃脘痞滿三年,歷服中西藥不效,反加疼痛半年。
刻下脘腹脹滿,欲噯不出,欲吞不得,餐後加劇,夜間胃脘刺痛,舌暗有瘀斑,苔薄,脈沉。胃鏡及病理檢查診斷:淺表萎縮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證屬:痞滿、“胃痛”。為氣血瘀阻胃府。
處方:砂仁6 g,香附9g,枳殼12g,五靈脂9g,制乳香9g,沒藥9g,草果9g,元胡9g,良姜9g。
服藥七劑,自覺腹中有氣竄動,痞滿減輕,胃脘夜間刺痛依然,為氣行瘀不散,方中加丹參15g,服藥十劑疼痛盡消,守法服藥一月。胃痞至今未發。
04
痞兼納呆,健脾悅胃
常有胃痞之證,進食則痞滿加劇,空腹則痞滿減輕,時值日久,病人常伴發厭食納少。不知者常以消導為法,久治而不愈。
宋教授謂:此非盡為實證,多為因虛而發,虛亦有在脾在胃之分,在脾者,為脾虛不能“磨食”,無力為胃代行磨糜消化,每當進食脾運負荷更重,脾憊更劇,故而痞滿加甚。
此類病人常在胃腸鋇餐造影時發現胃腸動力學改變,張力低下,蠕動緩慢。
其臨床證候特點:痞滿而不能食;在胃者多因胃之津液匱乏,使得其濡潤,順降功能失常,空腹時尚能自全,而進餐後糜化濡和乏力不勝,致中焦痞滿。
此類病人臨床胃液分析發現,胃酸分泌水平以及消化液分泌水平均較低下。由於消化酶質量的變化而致食物消化過程延緩。
臨床證候特點,不知飢餓,食之無味。
正因納呆之候為虛實兼見。因此,宋教授反對見納呆即施山楂、麥芽、神曲之類,主張針對病因治療。
脾虛所致納呆,用健脾益氣的香砂六君子湯以調整自身消化機能,可加紫蘇、厚朴以健運理氣消痞,提高胃腸的蠕動頻率;
胃陰不足者,用烏貝散之鹹寒育陰潤氣,加黃精、金石斛、炙枇杷葉濡悅胃府,配枳實以調其順降。
若兼燒灼,泛酸、口苦、咽乾則加大劑量山楂(30g以上),以酸制酸,兼以斂收胃陰。
據宋教授觀察,食積停滯之實痞多見於胃痞之初,臨床證候特點:脘酸痞脹,噯腐吞酸,口中異味。
治療常用二陳湯加熟地或生地、焦三仙、內金、木香以行氣除滯,調整胃腸活動節律,達以運脾開胃之功。
亦有因積滯日久,而化熱生痰或痰熱內壅者,臨床證候特點:脘滿脅脹,口苦,煩躁,苔黃。
治療常用溫膽湯清化積滯,化痰清熱,行氣和胃,協調臟腑。
若伴失眠者多加秫米,以配半夏除痰消滯和胃,使之能寐。
05
寒熱痞滿,調理腸胃
胃痞一證病程中,臨床症狀演繹為寒熱錯雜者多有之。
宋教授認為,這與臟腑的基本屬性相關。因胃痞病在中焦脾胃,胃為陽明,多熱多實,脾為太陰,多虛多寒。
根據患病誘因之不同及個人體質方面的差異,邪可從寒從熱。
如《傷寒論》中的“太陽病誤下”,或因脾氣虛弱,外邪乘隙入裡,邪結於胃,或溼熱留戀中焦,溼傷脾陽,熱鬱胃中均可導致寒熱錯雜之痞滿證;
實熱者多傷於胃,證見:脘膈以上灼熱如塞,泛酸,口苦,煩躁,欲冷飲;
虛寒者多病於脾,脾之不足,溫運功能低下,谷氣下流,證見:腸鳴,腹部喜暖再按,腹中冷痛脹墜,便溏或飲冷即瀉。寒熱交叉錯雜,舌苔黃,脈弦滑或沉細。
凡見此證,宋教授即歸咎於胃熱脾寒,腸胃失和。
臨床發現此類病人多在慢性胃炎的基礎上伴發有胃腸功能紊亂。消化道造影常提示有腸道激惹現象。治療常以辛開苦降之法,多用瀉心湯之類。
上熱下寒者用半夏瀉心湯,以黃芩、黃連苦寒清降胃府之熱;用黨參、大棗、甘草之甘溫,補虛健脾;用乾薑半夏辛燥溫散脾經寒邪,以暖大腹之氣而溫煦腸道。
若兼有嘔惡者,加吳萸助半夏降逆辛開,協乾薑溫經散寒;若表現為腹中雷鳴,嘔而惡食則,加生薑,與乾薑守散同用,散寒化飲,降逆和胃;
若脘腹痞滿,冷痛,大便清稀,加川椒配乾薑溫脾散寒暖腸;若因溼熱未清,壅滯中焦,加白蔻、薏苡仁、厚朴清熱利溼除痞;若熱戀上焦,肝胃鬱熱而燒心泛酸者,加烏賊骨、貝母配黃連清熱制酸。
宋教授以此寒熱並用,升降同方治療胃痞寒熱錯雜,每每多驗。
如曾治一男患,因嗜酒成癖,而發胸膈滿悶,燒灼窒塞,時挾酸上溢,時胃脹痛嘔惡,腸鳴,便溏,日行2-3次,遇涼而發腹瀉。
舌邊尖紅,苔根黃膩,脈弦而沉。因久治不愈而尋師求醫,析之病情,屬腸胃不和,氣失樞轉。
處方:黃連5g,炒黃芩9g,乾薑9g,黨參9g,半夏12g,葛根9g,炒枳殼9g,甘草6g,大棗6g。
服藥5劑胸膈窒塞消減。方中加煅瓦楞12g。七劑而泛酸已平,便已成形,繼服月餘。諸症均愈。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家專集》,龍致賢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1996.8。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面圖來源於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