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受 COVID-19 大流行的影響,供應鏈短缺讓消費電子市場在 2021 年總體有些慘淡。包括智慧手機、GPU、遊戲機在內的產品,都面臨著一貨難求、或價格畸高的局面。SlashGear 的 Eric Abent,還是從中為我們彙總出了一些讓人難忘的技術產品。
首先是“年度科技春晚”期間釋出的蘋果iPhone13 系列智慧機。
儘管上市時間有所延期、且軟體體驗與上一代相比沒有太大變化,但其相機功能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全系列適用的電影模式,iPhone 13 Pro / 13 Pro Max 機型還支援獨特的微距拍攝模式。
續航方面,iPhone 13 也較 iPhone 12 系列有顯著改進,且“遠峰藍”配色深受消費者喜愛。
其次是 Pixel 6 系列智慧機:雖然從硬體規格上來說,Google 一度淡出了“旗艦”市場,但這代機型又讓我們見到了更多的誠意。
軟體體驗方面,Material Design 改變了 UI 中的顏色元素,以更好地匹配手機桌布。此外相機和電池表現相當不俗,定價也顯著定於其它競品。
如果你厭倦了必須花費 1000+ 美元才能獲得“旗艦”體驗,那 Pixel 6 或許就是你正在找尋的合適裝置。
不過由於採用了光滑的全玻璃設計,你最好買一個趁手的保護殼,以改善它的握持手感。
奇怪的是,Eric Abent 介紹的第三款產品,竟是一款“分子混合床墊”。雖然許多床墊公司都有網銷業務,但 Molecule 的 Hybrid Mattress 還是脫穎而出。
作為 2018 年體驗過的 Molecule 1 床墊的繼任者,Molecule Hybrid 能夠很好地迎合各種體型的使用者。
得益於名為 MoleculeEdge 的線圈系統,它不僅為床墊提供了額外的支撐,還加強了角落和邊緣,意味著你不會在坐、躺時滑落。
此外 Eric Abent 發現,Hybrid Mattress 能夠有效地讓使用者保持涼爽舒適的睡眠體驗,這也是此類記憶泡沫層層 / 厚混合床墊的又一個優勢。
雖然 1900 美元(1.2 萬 RMB)的定價會勸退不少潛在消費者,但“一分錢一分貨”的老話,用在它身上還是相當恰當的。
第四款產品是蘋果 AirPods 3 真無線耳機:在經歷了長久的傳聞之後,蘋果終於在 2021 年 10 月的一場活動期間正式釋出了它。
第三代 AirPods 採用了更新後的設計,放棄了該公司沿用多年的 EarPods 外形,此外內部結構也得到了改進。
得益於蘋果定製的晶片驅動,在防水 / 防汗特性之外,這些新 AirPods 還支援空間音訊和更長的電池續航。
遺憾的是,在音質提升的同時,AirPods 3 並不像 AirPods Pro 那樣支援主動式降噪。
第五款產品是 Beats Fit Pro:作為蘋果提供的又一個選擇,其在 AirPods 3 基礎上有著不錯的升級。
只需付出 199.99 美元(約 1270 RMB),採用入耳式設計的 Beats Fit Pro 就能夠讓你獲得極佳的主動式降噪體驗。
第六款產品是亞馬遜 Kindle Paperwhite(Signature Edition):對於某些人來說,電子閱讀器可能早已淪為泡麵,且只有電量不足振動提醒時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
然而在這一細分市場,Kindle Paperwhite(Signature Edition)還是鮮有競爭對手。在其提供的大量功能升級中,就涵蓋了針對生活質量的諸多改進。
比如螢幕較舊款更大,但不像智慧手機那樣刺眼。輔以更大的電池、USB-C 充電埠、更大的儲存空間、以及 IPX8 級防水特性。
即使無法達到 Kindle Oasis 相同的高度,Kindle Paperwhite(Signature Edition)還是在功能 / 價效比上取得了不錯的平衡。
第七款產品是來自蘋果的第 9 代 iPad:我們沒能在 2021 年迎來新款 iPad Pro,但低調的入門級 9 代 iPad 還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儘管老使用者不大可能年年換新,但採用了 10.2 英寸顯示屏的 9 代 iPad,並不會讓你動輒掏出 1000+ 美元的代價去入手,而是更像是舊款 9.7 英寸 iPad(起價 $329)的升級版。
第八款產品是 iPad mini(2021),它與 9 代 iPad 同樣值得稱道,尤其是率先砍掉了該系列產品線上的實體 Home 鍵。
對於一款 8.3 英寸的裝置來說,沒有全面屏算不上是一個致命的缺點。但由於配備了磁鐵,使用者可方便地將 Apple Pencil 手寫筆置於裝置的側面。
儘管你也無法將之作為膝上型電腦的合適替代品,但若你想要獲得比手機螢幕略大一些的體驗,iPad mini(2021)仍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九款產品是微軟的SurfaceLaptop Studio:作為唯一入榜的膝上型電腦,其功能設計與昂貴定價同樣讓人感到印象深刻。
該機並未選用許多變形本的簡單“二合一”設計,而是採用了獨特的雙鉸鏈結構,能夠在筆記本(Laptop)、舞臺(Stage)和工作室(Studio)三種模式之間進行變化。
筆記本模式無需贅言,舞臺模式可將螢幕抬到鍵盤前 / 觸控板後面,因而很適合觀賞影片和有助於改善揚聲器的音訊播放體驗。
對於藝術家和設計師們來說,1599.99 美元的起售價(可輕鬆超過 2000 美元)或許還可接受,但這也意味著它將與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無緣。
第十款產品是 Apple Watch Series 7 智慧手錶:與舊款相比,S7 並沒有大規模升級或太多華麗的新功能,但它還是給我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得益於屏佔比的提升,Apple Watch S7 第一眼就看上去顯得更大。軟體體驗方面一如既往,更核心的改進在於硬體層面。
健身追蹤有所改進,電池續航沒有質的飛躍,但快充功能可以有效彌補這款蘋果可穿戴裝置的體驗短板。
最後是任天堂SwitchOLED:儘管許多人期盼著該公司在 2021 年釋出傳說中規格大幅提升的 Switch Pro,但這顯然不是精於算計的老任的風格。
在保持與 Switch 標準款相同硬體的同時,Switch OLED 在顯示效果上有所改進,此外重新設計的底座內建了一個 LAN 埠。
老使用者不大可能 +50 美元換購,但其對潛在消費者的吸引力還是在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