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 2、3 月份,華北局(由晉冀魯豫、晉察冀合併)根據中央部署,從太行和太嶽根據地抽調4000多名幹部,組建了一個南下區組織框架,包括一個區黨委、6 個地委、30 個縣、199 個區的成套班子,以及警衛連、勤雜人員等,其名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隸屬劉鄧的第二野戰軍),旨在接管蘇滬地區軍地政權。後改為福建。冷楚任南下區黨委書記,劉尚之任常委、組織部長,周璧任常委、宣傳部部長,劉裕民任黨委委員、行署主任,陶國清任區黨委委員、軍區司令員。長江支隊在晉東南輸出幹部中影響最大。隊伍主要由老紅軍、老八路(佔總數的 40%強)和地方幹部及軍隊、地方武裝幹部組成,其中晉城幹部約400餘人。
長江支隊從太行、太嶽革命老區出發,於1949年3月22日在河北省武安縣會合,經整編、學習和培訓後,抵達南京,擬接管蘇南地區。後因為蘇南已經有幹部團接管,就由渡江總前委書記鄧小平報請黨中央後,將其劃歸華東局。於是先抵達蘇州,後隨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進軍福建,於1949年8月11日抵達福建建甌,與當地幹部會師。新任省委書記張鼎丞到會致歡迎詞,而後確定長江支隊所屬六個大隊接管六個地區,分別為:晉江、建陽、南平、閩侯、龍溪和福安,佔福建行政區域的八分之六。長江支隊途經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福建8省65縣,千里轉戰,歷盡艱險,終於紮根於八閩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