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歷史秘聞偵探,明朝李善長為什麼在古稀之年還落個滿門抄斬,要知道李善長手裡可是有三張免死鐵卷的,儘管如此最後還是難逃一死。
朱元璋攻打滁州時,李善長正式加入朱元璋的麾下,作為軍師在協調部將之間的關係和搞後勤與糧草供應方面做了很大貢獻,隨著隊伍不斷壯大,李善長在陣營裡面的地位也一路水漲船高。直到朱元璋將蒙元趕跑,建立大明的時候,李善長被封為韓國公,位列三公之首。
古有狡兔死,走狗烹的說法,大家都認為朱元璋後期大肆殺害功臣是一種卸磨殺驢的做法,但是誰都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對於到手的權利誰都想一直擁有下去,而對於創業者而言,他是很清楚搭檔的底細和能力的,也許是出於內心的不自信,導致很多創業者都會在後來局勢穩定的時候來個大清洗。
而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李善長卻拉幫結派,成為了淮西軍團的老大哥, 由於朱標的早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思考大明朝的未來,如何讓大明朝處於安穩,為了達到他的目的,他便開始對李善長下了手。當然位高權重的李善長好像並未正真意識到自己的危險,雖然他選擇了告老還鄉卻暗地裡仗著有朱元璋賜給的免死鐵券,拼命地折騰,享受權利帶給他的快樂。
李善長回家之後沒有安心的養老,想著建個大房子和娶妻,至於為什麼要建房娶妻,是有點想讓朱元璋放心,表明自己只愛財好色不貪權的意思。可是他卻放著工匠不請,跑去和湯和借兵來修房子。其目的卻相反要藉此來向地方彰顯自己的權力。借兵可是大忌,這讓朱元璋有了殺他的心。
這還不是李善長被殺的主要原因,主要還是被他的好學生胡惟庸給拐進去了。胡惟庸是李善長的學生,得到了他的真傳對權力也十分痴迷。李善長的弟弟是胡惟庸的侄女婿,胡惟庸準備造反想讓李善長入夥,雖然李善長拒絕了。但是由於親弟弟牽涉其中,沒向朱元璋舉報。也正因為如此,李善長才沒有說這件事。
後來有人將李善長知情不報的事情供了出來。這下好了被定了密謀造反的罪,朱元璋於是便直接向李善長開刀,最後李善長被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