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22日,開國上將楊成武的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大禮堂舉行。
楊成武靜靜地躺在鮮花叢中,一幅熟睡的模樣。
當趙志珍在女兒的攙扶下,顫顫巍巍來到老伴的身邊時,用在手撩了一下花白的頭髮,俯下身去,親吻著丈夫……
想起66年的陪伴,在這一次訣別之後,陰陽相隔,84歲的趙志珍悲傷得久久不願離去。
一封求愛信,一生承諾:一世情!
趙志珍,原名叫趙秀琴,1920年在河北易縣出生。
父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起早摸黑還是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儘管如此,父親還是咬著牙根供趙志珍上學。
11那年,趙志珍考上北平女子第一中學讀書,也就有機會接觸革命思想和參加抗日請願活動。
1936年2月,在學校老師張蘇的引領下,17歲的趙志珍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盧溝橋事變後,經組織安排,趙志珍回到家鄉易縣參加抗日活動。
就是在這個時候,趙志珍聽得最多的就是:駐守在易縣的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團團長楊成武打仗很驍勇,經歷傳奇。
聽多了,趙志珍就對這個傳奇人物非常的好奇。
那次在西齋堂召開軍民會議時,趙志珍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楊成武。得知楊成武有很多書的趙志珍,就和幾個女同志迫不及待上門去借。
一來二去,楊成武非常欣賞渴望知識和力求上進的趙志珍,還產生了愛慕之情,就利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寫了人生第一封求愛信,在第二天讓警衛員送到趙志珍手中。
讀完楊成武的信,趙志珍既興奮又緊張。經過一番斟酌後,趙志珍答應和楊成武處朋友。
1938年11月28日,在河北淶源縣北城子村,經上級批准楊成武和趙志珍結婚了。
不離不棄,風雨同舟!
由於日軍瘋狂的 “掃蕩”,趙志珍就和部隊經常轉移。
當趙志珍挺著大肚子跟著部隊行軍時,楊成武正指揮著雁宿崖殲滅戰和黃土嶺戰鬥。
聽到楊成武率部擊斃了日軍名將阿部規秀時,趙志珍為丈夫感到自豪!
在楊成武指揮著名的狼牙山戰鬥時,趙志珍一個人帶著剛出生的女兒躲在老鄉家裡。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趙志珍一直默默地支援著丈夫的工作,無怨無悔。
就是從1968年開始,那段5年多的特殊日子裡,趙志珍陪伴在楊成武身邊,不離不棄,風雨同舟!
長情的陪伴!
2000年,患了大病的楊成武在北京301醫院住院4個月。趙志珍就在醫院日夜陪伴著。
醫生說楊成武要透過吃水果補充水份時,趙志珍特意買來一個大西瓜,然後切成片,一片一片喂到老伴嘴裡。
然後,楊成武又喂趙志珍吃西瓜,場面特別感人。
2004年2月,楊成武在北京去世,享年90歲!
【我是@湘粵大觀園,文章原創,嚴禁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