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盡毀
80多萬投資付之東流
最近,一條#農戶50畝薄膜被人割破#的事件上了熱搜,瞬間點燃了無數網友的怒火。
已經2022年了,沒想到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一夜之間,給蔬菜密封保溫的薄膜,不知道被誰割開一條條口子。
放眼望去,老羅的大棚幾乎沒有一處完好,暴露在嚴寒中的白菜變得僵硬,幾乎全被凍壞。
仔細算來,損失直接超過五十畝,80多萬投資付之東流。
老羅拿著凍癟的白菜,氣得身體直髮抖。
自己傾家蕩產,作惡之人卻逃之夭夭。
本來再有半個月,這批蔬菜就可以拉到集市上賣掉,換來全家一年的收入。
這一年起早貪黑,辛苦勞作,到頭來卻賠得一塌糊塗。
換做是誰,一時之間,恐怕都沒法接受。
原以為,這可能只是某些“熊孩子”的惡作劇。
但不少網友的分享與評論,讓國學君認識到,事情不會這麼簡單。
有人也介紹了自家類似的情況。
他說舅舅家在村裡是第一家種草莓掙錢的。
前兩年一切太平,第三年卻被人噴了除草劑。
兩個大棚的草莓全部凍死,舅舅心疼了好久。
網友說:一想到這樣的人潛伏在身邊,心裡總是湧起一陣寒意。
還有人曾在自家投資冬棗棚,一夜之間被人劃破,嚴重到第二年完全沒有收入。
類似的案件,只靠監控完全找不到人,因為作案的人早就探查過,他們專挑死角下手。
想讓知情人提供關鍵線索,簡直是大海撈針,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內心陰暗的人
總是見不得人好
老羅和眾多網友面臨的不幸,讓我想起6年前的一樁大案。
2016年,一條“山東壽光20多個大棚失火”的影片在微信圈瘋轉。
因為風大,大棚密集分佈,現場大火呈“火燒連營”之勢,撲救極為困難。
雖然民警和村民積極配合滅火,但這場火勢仍然燒燬了33個大棚,造成經濟損失300餘萬元。
看著燒焦的枯枝和果實,26戶村民欲哭無淚。
他們辛辛苦苦的勞作燃成了灰燼,所有的投入化為烏有。
一開始,有人說是因為大棚遭到雷擊失火。
可是在失火現場,有人發現了延時點火工具,事件性質瞬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農戶們怒火中燒,他們這才意識到:這根本不是一場意外,分明是人為的縱火案件。
有了物證痕跡的線索,民警迅速出警,將同村的倪某在家中抓獲。
經過審訊,這的確是一場蓄意報復。
倪某看到村民都有高溫大棚,收入頗豐,心理十分不平衡。
案發當晚,他在6個不同的地點施放延時點火工具,藉著當晚的西南風,將果農們的果園摧毀殆盡。
幾百萬的經濟損失,他個人無法承擔。
村民們的損失,因為他個人的嫉妒而追討無果。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每一件悲劇的背後,都是人性的幽暗與不堪。
你弄大棚蔬菜,有人劃破你的大棚。
你包地種瓜,有人拔秧苗踩爛瓜果。
你養魚養蝦,有人在水中下藥下毒。
你過得滋潤,他心生嫉妒。
你努力賺錢,他非要讓你人財兩空。
內心陰暗的人,總是見不得人好。
勤勞致富成萬元戶
卻引來村裡人的嫉妒
曾經看過一個諷刺電影《月亮灣的風波》。
男主老江靠養殖和種植成為村裡第一個萬元戶。
有些村民得知後,紛紛組建觀光團,打著學習的名義來蹭吃蹭喝。
為了接待他們,老江的兒媳每天都忙前忙後,卻沒人給她好臉色,屋子裡常常被弄得杯盤狼藉。
餐桌上,老江作為主人也想入座,卻被直接推開。
村民酸溜溜地說道:你個萬元戶,天天都是吃香的喝辣的,還在乎這點飯菜?
但這些人哪知道,成為“萬元戶”的背後,也是老江一家人辛辛苦苦積攢的財富。
那些雞鴨魚肉,他們平時根本不捨得吃。
趁著老江在家,同村的兩位大姐向他借錢,可她們在銀行明明都有存款。
老江左右為難,最後還是選擇拒絕。
臨走時,兩人惡狠狠地詛咒老江,盼著眼前這位“鐵公雞”早晚倒黴。
過了幾天,她們又在路上遇到老江。
二人對上次被拒絕的事耿耿於懷,他們指桑罵槐,極力挖苦:
“豬肥了要被殺,人富了要遭殃。
聽說隔壁縣有個萬元戶,養的鴨子都被人毒死了,真是活該……”
明明是自己佔人便宜,卻還要盼著別人倒黴。
明明是自己不肯上進努力,卻嫉妒其他人先富起來。
他們一次次肆無忌憚地搶奪別人的勞動成果,更有極端者去毀壞別人付出的一切。
就像電影中的那句臺詞:這樣的風氣盛行,誰還敢成為“萬元戶”?
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真的非常值得人深思。
與嫉妒心對話
科學家曾對嬰兒和母親做了一項實驗。
他們發現,當母親和兩個嬰兒中的一個互動時,被忽視的另一個嬰兒會明顯出現痛苦的跡象,他們往往更希望獲得母親的關注。
嬰兒因為爭奪父母的關注,產生了嫉妒的情緒。
實驗表明,嫉妒心普遍存在,幾乎所有人都產生過嫉妒的感覺。
它潛藏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是人類的天性之一。
但如果任由嫉妒心滋生氾濫,被它操控,最後只會給周圍人帶來無窮的傷害。
如何控制或扭轉這樣極致的情緒,心理學家羅伯特·萊西在《為什麼嫉妒使你面目全非》一書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1.拒絕情緒完美主義,與嫉妒共存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挫折和失望總佔據生活的絕大多數時間,萬事如意只是個願望。
生活上,我們付出精力,期盼生活帶來幸運的饋贈。
職場上,我們付出努力,期待公平公正的晉升機會。
感情上,我們付出愛,也希望別人對我們好。
但很不幸,這並不現實。
完美的情緒,總會隨著真實世界的失望,被消磨殆盡。
那些負面情緒出現在生活中,再正常不過了。
嫉妒只是人生眾多情緒感受的一種,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沒人能徹底擺脫。
面對失望,有人在內心築起高牆,刻意與周圍人保持距離。
有人奮起抗議,卻逐漸開始做出極端的行為。
但也會有人尊重客觀事實、辯證全面地看待問題。
他們將嫉妒與生活共存,拒絕情緒完美主義,選擇做一名複雜但感情豐富的人。
2.知足常樂,多給自己一些關愛
想象你被自己愛著,你會永遠陪伴自己,用心擁抱自己。
即使身處嫉妒的暴風之中,你的心在愛的懷抱中也會保持平靜。
平時你總是愛別人,但最需要關心、愛護、尊重的人,恰恰是自己。
當一個人開始愛自己,不再渴求高不可攀的生活,那他便會知道,任何發生在身邊的事,都是對自己成長的邀請。
你可以愛山愛海愛河流,但更要愛奔赴山巒,揚帆出海,為生活激流勇進的自己。
生活再艱難,也不妨礙對自己好一點。
畢竟,珍惜自己的過去,滿意自己的現在,我們便已經跳出了嫉妒的漩渦,站在了生活的最高處。
周國平曾說:
“嫉妒是人性,不因嫉妒而失態乃至報復則是修養。
我們無法壓抑人性,但可以做到有修養。”
世事濁亂,不要被吹捧的價值觀推著走。
要看清楚道路,聽著心裡的聲音往前走。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點個【再看】,國學君願朋友們不嫉妒傷人,也不炫耀好勝。
就算世間皆涼薄,也要種自己的花,愛自己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