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光伏發電對於人們來講,已經並不陌生了。生活中已經隨處可見到無論是農村的屋頂還是一些山坡上,都安裝了光伏發電。
光伏發電安裝的意義在於,農村農戶安裝後,每戶平均每年能收入電費收益0.5萬~1.5萬元,相關部門規定所有光伏電板生產企業質保不得低於25年,使用壽命在40年以上,使得農村老人養老有了保障。
但是農戶光伏電站安裝需要一定的費用,一般自費安裝回本時間為6年左右,現在很多銀行也都推出了惠民光伏貸款專案,農戶不用自己出錢,可以選擇銀行貸款安裝,安裝完畢併網之後,只用發電收益還款即可,個人自始至終不用額外承擔任何費用,一般不超過8年銀行貸款就還清了,還清之後,每年收益幾萬元全部歸農戶所有。
說白了這兩種方式都是農戶自己出錢安裝,最終受益人也是農戶自己。
今年出現了安裝光伏發電集中爆發的現象,很多農戶意識到,變壓器容量限制的問題,都在想方設法在自己家房頂上安裝,搶佔變壓器容量。有自己投資的,有選擇銀行專項惠民貸款的。這個時候,就有很大一批農戶,處於對光伏電站的不瞭解,被一些不良商家鑽了空子。
基於農戶的某種心理,某些商家在農村推行所謂的“免費安裝”和“租賃房頂安裝”等等方式,利用陰陽合同,或者合同歧異條款、模糊概念條款等方式,來哄騙老百姓簽訂合同,然後透過掃面身份證,電子簽名等手段,從銀行取得大額擔保貸款。
陰陽合同是指某些安裝商承諾免費安裝,或者租賃房頂安裝,安裝好之後每塊板每年給農戶多少錢分紅,有20的,有30的,農戶一看又不用自己花錢,每年還給一兩千,就放鬆了警惕,結果紛紛被套路。首先,給農戶進行所謂“免費安裝”的主體並非安裝公司,而是金融公司,安裝商承諾每年分給農戶多少錢,是沒有效力的,書面合同也是安裝商簽訂的,並非金融公司,金融公司簽訂的合同是透過掃面農戶身份證,之後在手機上或者其他電子裝置上籤訂的,屬於擔保貸款,或者是租賃借款合同,簽訂之後,農戶每年要給金融公司所謂的“固定租金”,其實就是辦理的貸款的固定分期還款。自始至終,安裝商決不讓農戶察覺到這一點,老百姓天真的以為碰到了點好事兒,殊不知被這些不良商家所套路。這種貸款額度巨大,每年固定還款額度高,單靠發電收益是不夠償還所謂“固定租金”的,發電量不夠了,農戶每年必須自己掏錢償還每年的“固定租金”。至於安裝商承諾的金融公司每年分給農戶20元或者30元每塊板,根本沒有法律效力,好比是張三承諾把李四的錢每年分給王五10萬,李四不同意,根本不可能分到王五手裡。王五去告張三,根本贏不了,因為錢是李四的,去告李四,更贏不了,因為這個合同是張三籤的。
看到這裡,我想很多人都已經明白了某些不良商家的套路,但是我們怎麼著才能不讓這些不良商家鑽空子,坑害自己呢?想明白一件事情:天上不會掉餡餅!所有被這些商家所套路的人,都是想著自己能碰上這麼好的便宜事兒,結果便宜沒佔著,反而吃了大虧。
農戶房頂安裝光伏發電是國家支援的專案,目的是讓老百姓老有所依,每年都有幾萬元的發電收益,即為國家電力做了貢獻,農戶自己又切實得到了好處,這才是農戶分散式電站的根本意義所在。希望農戶在選擇安裝光伏電站的時候,一定不要異想天開,只要是安裝在自家屋頂上的電站,一定是自己在出錢安裝。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轉載自光伏政策,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資訊平臺聯絡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