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地產一品堂。
就在這幾天,央行出臺一個重磅訊息。央行、銀保監會發文:支援房地產企業專案併購。
降準+降息,高層對房地產的最新表態也有了明顯好轉,時隔多年重提“房地產是支柱產業”。(重磅定調:房地產是支柱產業!)支援優質房地產企業融資,央行重磅發聲。LPR下降沒有帶動A股,房地產股票卻暴動了。
高槓杆的地產行業,在外部融資政策受限的情況下,雷聲陣陣;久違的“鼓勵”,讓投資人直呼:政策終於來了。於是乎很多暴雷邊緣的房企視乎迎來了曙光,都在排隊等著國家隊進場了。
1月10日,有市場訊息稱,綠地控股、融創中國和世茂集團被列入11家央行制定的需要流動性支援的房企名單。其他八家企業分別是中梁控股、榮盛發展、奧園、陽光城、融信中國、佳兆業、廣州富力、江蘇中南建設。
中南置地屬於這裡面比較有意思的一家,前面是明星經理人的持續加持,後面是集體離職,再到後面流動性的持續風險警示。可以說是中南置地也是民企狂奔現狀的基本縮影。
1
明星團隊覆滅:持續組織精簡
中南置地從去年5月到11月,經歷了多次組織調整+精簡,目前從最初的20多個區域最終精簡成目前的11個區域:
蘇滬區域公司:原蘇中區域公司和蘇南區域公司合併
蘇皖區域公司:原南京區域公司和蘇北區域公司合併
山東區域公司:原青島區域公司和魯西區域公司合併
浙江區域公司:原杭州+浙東區域公司和浙南區域公司合併
武合區域公司:原武合區域公司和長沙區域公司合併
西南區域公司:原成渝區域公司和雲貴區域公司合併
北方區域公司:原東北、天津、北京、河北所有專案統籌
兩廣區域公司:原廣佛區域公司和粵西區域公司合併
西鄭區域公司:原鄭州+西安業務統籌管理
海西區域公司:原福建地區的統籌管理
城市更新事業部:原深莞惠區域公司變成事業部
近期再次調整:
新增華南區域公司:原兩廣區域+海西區域合併
新增滬蘇區域公司:原蘇皖區域+蘇滬區域合併
2
高管集體離職:持續風險警示
中南置地從陳凱離職之後,去陳凱化的邏輯持續至今,當年陳凱引進的一批經理人陸續離開。一批“旭輝龍湖萬科”等背景的高管陸續離職,加上合併裁員,中南置地出身的經理人在市場上出現了簡歷潮。
近一年中南置地離職高管名單:
原中南副總裁兼商業總裁韓石:商業領軍人物,前大悅城北京天津總經理+龍湖冠寓CEO資歷,2018年底入職中南任職副總裁兼任商業總裁,2021年加盟旭輝商業商業副總裁兼旭輝商管公司總裁。
原中南置地雲貴戰區總王曉波:84後,碧桂園+藍光系統出身,2018年入職中南置地浙東區域,2021年底入職龍湖總部儲備運營總。
原中南置地雲貴戰區總唐俊飛:80後,重慶大學土木系畢業,萬科新動力出身,任職萬科專案負責人多年,先後入職新城控股+世茂地產成都城市總,2017年底加盟中南置地,2021.6月入職金地成都城市總。
原中南置地武漢戰區總顏智勇:80後 萬科青島事業部總+龍湖長沙運營總資歷,2019年加盟中南置地,2021年加盟綠城中國中原區域副總經理。
原中南置地浙東戰區總紀志遠:83後,哈工大工程專業畢業,龍湖士官生系統出生,成本經理到集團運營總監資歷,2019年任職中南戰區總,2021年出事。
原中南置地杭州戰區總王凱:75後,萬科前蕪湖總經理+華夏產業新城環京事業部總經理資歷,2019年加盟中南置地杭州戰區總,2021年底離職創業至今。
原中南置地廣佛戰區總白瑞:83後,華南理工土木專業,金地管培生出道,歷任金茂佛山城市總之後加盟中南置地,2021年離職加盟正榮廣州城市總。
原中南置地東北戰區總王鵬:76年出生,龍湖成本經理+旭輝大連城市總系統出生,2019年中南置地東北區域總,2021年離職創業至今。
原中南置地集團產品分管副總裁薛峰: 77後,前萬科長租公寓事業部總經理+廣州城市總資歷,萬科少有的產品專家+新業務專家,2019年底離職萬科加盟中南置地負責產品研發工作,2022年初離職
原中南置地集團運營中心總經理饒成:離職 80後,前萬科廣州投資負責人+萬溪公司副總,萬科超過10年以上資歷,2019年短擔任實地區域總裁之後,2020年2月加盟中南置地集團運營中心總經理,2022年初離職
3
華南區域停工數月:坐等國家隊進場
據多個媒體+供應商報道,中南置地華南地區的專案已經停工數月,自有資金極度緊張的狀態下,唯有拿員工動手。
中南根據不同的區域制定了“無憂購計劃”,並逐級下派任務,力求早日完成銷售目標。從某種角度來看,中南確實在資金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壓力,並非表明上那麼光鮮亮麗。
2021年11月15日,標普下調中南建設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至"B-",展望下調至"負面"。標普稱,“中南建設的現金流穩定性受到全行業抵押貸款上限和建築領域交易對手風險增加的挑戰,。再加上整個行業的抵押貸款發放放緩,將導致中南建設2021年的現金流入比2020年下降近15%。
就在這幾天,中南置地“榮譽上榜央媽清單”,央行出臺牽頭大央企收併購民企部分資產,這個動作還是值得嘉獎的。年關將至,流動性風險加劇的情況下,能穩定住市場+投資者信心顯得更為重要。
4
挺過2022年: 穩健經營 房企還有未來
“房地產已進入青銅時代”,伴隨著市場下行、政策趨緊,地產行業已進入存量時代,眾多房企紛紛調整步伐,各主要房企對總部和區域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整合是通行做法。
降低成本+降低槓桿成為目前房企存活的主要手段,不會再有春暖花開,要做好漫長冬天的準備。
另一方面,資源均衡化的導向也恰恰說明目前的市場已告別火爆的氛圍,一切不確定因素都要考慮在內,企業透過組織架構調整也能夠有效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挺過2022年的房企,我相信都會有具備長期經營的底氣。
呼籲大家此刻不因行業艱難喪失信心,房地產是中國重要行業、支柱行業,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仍然是,行業仍大有可為,大家要保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