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時間看到朋友@EpKong裝了一臺itx作品,顏值非常線上,同時結構也是目前itx機箱裡很少見到的那種,然後就被他種了草,入手一臺玩一下,到手後發現這個結構和體積,用來裝MATX會更飽滿一些,於是便有了這次的小DIY裝機。
整機展示
搭建思路
這次的DIY裝機是圍繞著機箱進行的,是新晉國產品牌ALmordor主打itx機箱之一:承影
能種草我的全憑這在itx市場獨樹一幟的外觀造型,看慣了眾多方正的itx機箱,這種稜角分明的設計語言還真新鮮
純鋁拉絲外殼+鋼內膽,鋁材不薄,但是拉絲工藝的細膩程度還能再提高一下
散熱開孔還做了大小漸變的設計,放在桌面上,是顏值/質感不錯的小鋼炮
開孔的位置均有防塵網覆蓋,兩側鋁板也採用了免螺絲的方式安裝
機箱正面用於放置主機板和顯示卡,標配PCIe3.0的延長線,雙槽的PCIe插槽位
冷排位和電源放置在機箱背面,支援240/280規格水冷排,SFX-L電源也能支援到,電源前面位置也能用來放置3.5/2.5寸硬碟,不過對我來說完全沒用
正面安裝itx主機板旁邊也預留了個2.5寸硬碟支架,這也是觸發這次DIY改動最大的緣故,這片區域去掉硬碟位,完全足夠安裝MATX主機板,在M.2大行其道的市場,這個2.5寸硬碟位實在沒啥作用
但改造也不是直接換上MATX就可以的,因為顯示卡倉會比主機板倉更高,所以需要墊高預裝的主機板銅柱位置,才不會頂彎主機板
同時顯示卡倉這邊也有個機箱鉚釘的突出,需要用銼刀磨平它,不然會頂到MATX主機板的安裝
(手比較殘,輕噴)
原本安裝itx主機板會空蕩蕩的主機板倉轉上MATX之後,瞬間飽滿起來,舒服不少!
這次裝機的主機板是來自ROG的STRIX Z690-G GAMING WIFI
14+1相供電,三個金屬馬甲的PCIe4.0 M.2插槽,用來帶i7-12700K綽綽有餘。
記憶體是美商海盜船的 DOMINATOR PLATINUM DDR5 5200MHz 16G*2
原本用的是黑色版,然後看到@EpKong用的也是黑色,索性變下口味換成白色
水冷是來自追風者的冰靈240,白色配件配件還有來自聯力的霓綵線2代
三個白色配件全部燈光同步成白色燈效,可惜主機板的敗家之眼不能發光。
電源也是來自海盜船的SF750,老ITX常客了,沒有放置硬碟,非常多位置留給線材,水冷風扇是兩個2000轉的工業黑貓往外抽風,下面會有散熱測試。
顯示卡是來自七彩虹的RTX 3060Ti 戰斧 豪華版
原本定位入門級的戰斧能有今天這個造型待遇,在這個顯示卡不愁賣的時期,實屬難得!
看得出七彩虹並沒有因此停下進步的腳步
還是以往的紅黑配色,但是騷氣指數爆表,一改以往“丐版”印象,瞬間高大上了不少
不規則的紅色鏡面效果,質感比以前好太多太多
散熱鰭片規模也很飽滿,用來壓3060Ti應該遊刃有餘。
安裝在承影裡大小剛剛好,側板正好會遮住顯示卡倉,所以紅黑配色並沒有影響主機板倉的顏色
不知道這臺“itx”小鋼炮顏值,滿分十分你們會給多少分呢?
效能測試
在原本的風扇往外抽風的安裝下,我執行了FPU+GPU雙烤,結果發現溫度緩慢上升到接近100度,這個表現肯定不對勁,於是將風扇調轉了個方向,雙烤溫度看上去才像“壓得住”
Aida64裡FPU+GPU雙烤,處理器最熱核心在90度附近徘徊
12700K 4.7GHz 180W功耗,雙烤這個溫度說不上漂亮,有條件或者上12900K的小夥伴建議使用280水冷增加散熱效能
顯示卡溫度穩定在65度左右,3060Ti本來就不太熱,還有開孔照顧它,換上3080都沒什麼問題
不過正常玩遊戲不會有雙烤那麼誇張的壓力,處理器模擬遊戲跑一輪測試下來就40度左右
在處理器壓力環節,溫度在65度以下,純玩遊戲的話還是有超頻空間的
CPU-Z+R23跑分
1080P 古墓麗影最高特效+DLSS均衡
1080P CS:GO 高特效,平均566幀
1080P 拆遷6號 最高特效 463幀 這套平臺用來玩電競類遊戲完全足夠了
總結
新晉國產品牌ALmordor這款承影itx,顏值和用料還是很能打的,只不過在我看來是個更適合MATX的箱子,體積和結構都不是什麼問題,希望後面真的能出個MATX的改款,畢竟市面上設計+質感優秀的MATX機箱,實在是一隻手數的過來,在不同的賽道出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