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也是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之一。一項科學發現能夠開闢一項顛覆性的應用研究領域,而基礎科學的水平是應用研究的靈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階科學顧問杜祥琬表示。
9月18日,由中國科學報社、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創新中國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杜祥琬表示,基礎科學跟應用學科之間的辯證關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基礎科學的革命性的突破能夠引領創新的方向,能夠開闢新的領域;二是應用研究提出的基礎科學的問題可以反哺和推動基礎研究應用科學的發展。
杜祥琬舉了一個高能鐳射研究的例子。高能鐳射是一個非常具備應用性的課題,也是“863”的一個重要方向。傳統研究高能鐳射,主要是透過提供功率、能量,但實際上決定最終結果的不僅僅是光束能量,還有光速質量。光速質量是平方關係,而光束能量是線性關係。所以,高能鐳射搞得好壞,與其說取決於功率、能量,不如說是取決於光速質量。也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最終高能鐳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基礎學科需要豐厚的人才,在應用研究中才能解決重大難點問題。對於中國的基礎科學研究,杜祥琬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現在國家提出了建設科技強國這一目標,科技強國的一個標誌應該是基於厚重的基礎研究的科學發現能力,也就是要講科學發現,有了這個基礎才有那麼多顛覆性的技術。所以,對科技強國的內涵的認識應該明確,基於厚重的基礎研究,應該重視科學發現能力。
第二,基礎研究要做好重在環境,要培養環境和氛圍,要鼓勵科技人員有自己的興趣,讓他去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給一點寬鬆,給一點寬容,包括坐了幾年冷板凳還出不了成果,也應該寬容他,要寬容失敗。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可能有十個失敗,只要有一個成功,國家就會有重大的基礎研究進展。
第三,基礎研究在於人,要從小培養,讓青少年成為有創新素質的一代新人,要鼓勵孩子們愛質疑、愛提問題,不光學還要問,這才是最根本的,我覺得這是中國現在缺少的。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所以,加強基礎研究是提高中國原始創新的能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要條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劉嘉麒表示,從事科學的人,特別是從事基礎研究的人必須潛心敬業,孜孜以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工作當成責任,把專業作為事業。對所研究的領域能夠達到了痴迷的程度,這時候才能做出成績。
劉嘉麒還指出,創新是基礎研究的靈魂和本質。
“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科學,並沒有出現大的突變,一些理論和認識已經老化,必須要有新的理論和方法。”劉嘉麒說。
劉嘉麒特別強調,創新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紙上談兵還不夠,創新必須得創業,有創業才能促進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把理論變成實踐,把科學變成財富。
“創新和創業有密切的聯絡,但又有一定的區別,創新是指導創業,反過來創業又能夠觸動創新。我這幾年跟一些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感覺到,創新需要聰明智慧和靈感、想象力,創業不僅需要這些,還需要有周密的策劃、設計,腳踏實地,對事物有敏感性的能力。能創新的倒不一定能創業,反而能創業的一定能創新。”劉嘉麒說。
曹臻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席科學家,也是中國第四代宇宙線研究的帶頭人。在位於四川西南邊緣、平均海拔4500米的海子山上,除了鑲有1145個與蒼穹輝映的湖泊外,還有一座位於海拔4410米、佔地1.36平方公里的探測站正逐漸張開它的“眼睛”,這就是在建設過程中就已取得重大科學成果的LHAASO(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 Observatory,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靈敏度最強的宇宙射線探測裝置)。作為“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專案,其核心目標是探索高能宇宙線起源以及相關的宇宙演化、高能天體演化和暗物質研究。
“1987年,中國在羊八井啟動了中日合作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的海拔4300米,當時僅有幾間小平房。”曹臻表示,1994-2009年,他在美國參加了國際上最大的一個宇宙線的觀測實驗,那時確實擴充套件了空間,也融入了國際宇宙線研究,但總感覺這樣的研究根基不紮實,發展空間狹窄,後來美國放棄了這一領域的基礎研究,回到國內後就趕上了科技興國這樣的大潮,抓住了這樣的機會。
對於中國宇宙線研究發展,曹臻對一件事感觸頗深。2000年,曹臻的博士導師丁林塏教授一共帶了8名博士,最終留下來做宇宙線研究的只有曹臻一人,現在曹臻做了導師,他的學生大部分都留在了國際和國內的宇宙線界,成為骨幹力量,而且很多在國外學成後回到國內從事基礎研究工作。
“經過了四代人的努力才能發展到今天的宇宙線事業,進入了一個正迴圈,希望未來的研究不僅吸引中國科研人員,也能夠吸引國際研究者投入到這個領域。”曹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