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科學施肥是農作物增產的有效途徑。氮肥是用量最大的化肥,而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很多農民在施用尿素時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導致肥料利用率嚴重降低。
我國尿素的利用率為25%~40%,提高尿素的利用率不僅能增加農作物的產量,而且還能減少環境的汙染,有利於農業可持續發展。那麼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使肥效翻倍?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尿素
1828年德國化學家首次人工合成了尿素,但是當時人們尚未認識到尿素對農作物的用途,直到50年後合成尿素才作為化肥投放市場。由於尿素這種物質在人尿中也存在,故取名為“尿素”。
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氮含量大於或者等於46%,目前我國氮肥自給率保持在110%~120%,鉀肥自給率在60%以上。尿素易溶於水,在20℃時,每100克水可以溶解105克尿素,因此尿素也常被用於作葉面肥進行葉面噴施;尿素平常要避免在潮溼氣候下敞開存放,防雨淋,貯存在乾燥、通風良好的地方。
尿素屬於氮肥,作物氮肥不足時往往表現出植株矮小、細弱、生長遲緩、葉片黃化、禾穀類“分櫱”少甚至不“分櫱”、作物早衰並早熟的現象;而作物氮肥充足時,植株會長得枝繁葉茂、柔嫩多汁,植株營養生長比較旺盛,而生殖生長會受到明顯的抑制,豆科作物結莢率會降低,薯類薯塊會變小、甘蔗含糖量會降低、辣椒的辣味會降低。
那麼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使肥效翻倍?
尿素是有機態氮肥,施入土壤不能被作物的根系直接吸收,而要經土壤中“脲酶”的作用,水解成碳酸銨或者碳酸氫銨才能被植物吸收。
施入土壤的尿素轉化成碳酸銨或者碳酸氫銨需要3~10天,土壤溫度越高轉化速度越快。尿素轉化後形成的碳酸銨或者碳酸氫銨在空氣中不穩定,容易形成氨而揮發,此外碳酸銨或者碳酸氫銨也容易隨水流失,因此尿素不宜表施或者撒施,而應深施覆土。
尿素在“施用”時容易犯的四個誤區:
1、直接撒施或者表施。撒施或者表施除了容易導致化肥隨水流失外,還容易導致氮素揮發,會嚴重降低尿素的肥效。
2、冬季氣溫低時施尿素。當土壤溫度在10℃時,尿素完全轉化為銨態氮需要7~10天;當土壤溫度低於5℃時,尿素完全轉化為銨態氮需要12~15天,因此在冬季氣溫低時不宜施尿素,可以施碳酸銨或者碳酸氫銨。如果在冬季施尿素,可以在需肥期前半個月施用,施肥過晚不利於肥效發揮。
3、尿素不宜作種肥。尿素中含有縮二脲,縮二脲對作物的幼根或者幼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尿素不宜作種肥。
4、作物忌偏施氮肥。作物偏施氮肥會導致莖葉柔嫩多汁,植株患病蟲害的風險會加大;此外,作物偏施氮肥會導致營養生長過於旺盛,植株很容易旺長,茄果類作物、瓜類、塊根類豆類作物的產量會嚴重降低。
尿素深施雖然會提高肥效,但是人工成本勢必會加大,如果我們一定要給尿素表施,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在小雨前或者雨後進行,在土壤溼度大的情況下尿素易溶於水而進入土壤,這樣可以相對減少氮的揮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肥效。如果尿素表施後,持續幾天下雨,也會導致尿素隨水流失,因此施肥的時候一定要看天氣預報,能深施覆土儘量深施。
注意:尿素直接表施,肥效利用率僅在30%左右;如果施肥時覆土5釐米,肥料利用率可以提升到45%;如果深施10~20釐米,肥料利用率可以提升到65%以上。
在作物脫肥時宜進行葉面噴施。尿素易溶於水,很適合作葉面肥,葉面肥具有用量省、吸收快、作用強、效率高的特點,尿素的利用率可以達到85%以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葉面肥施用時一定要嚴格控制好濃度(尿素的噴施濃度為0.5%,即150克尿素需要兌水30公斤),葉面施肥提供的養分數量有限,葉面施肥只能用來彌補根系吸收養分的不足,不能完全代替土壤施肥。
噴施葉面肥時,宜選擇無風晴天清晨、傍晚或者陰天噴施,避免在陽光強烈時噴施,這樣可以增加葉面肥的附著時間,有利於提高肥效。
總結,尿素是我們很常用的一種氮肥,在施用時我們應避免直接撒施或者表施,深施覆土可以顯著地提升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