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發行袁大頭計有四個年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國幣條例》公佈時,對銀圓的重量、成色雖有明確要求,但並無任何需要更改紀年之規定。到了1919年(民國8年)北洋政府幣制局為整理幣制,擬定《改鑄暨鑄造銀圓辦法五條》呈報總統批准辦理。此辦法的第四條有“各廠所鑄銀圓,應每年頒發模型一次,註明民國某年字樣”,總廠即根據此辦法指示趕刻新模,將紀年變更為“中華民國八年造”。然而此時中國幣模用鋼料皆為進口,因歐洲陷於一戰的關係,材科的供應甚受影響,遷下準備完成之時已屆年底,故馬上改刻“9年版”幣模,在次年4月再次呈樣獲淮後,改用新模頒發各廠,這就是民國8年袁像幣特別少的緣故。
1.八年左勾芒,普華,左勾芒,結上無點
2八年左右勾芒,普華,左右有勾芒,結上無點,實心葉
3.民國八年袁大頭一元,左勾芒,結上點,普華,結上點,左勾芒
4.民國八年袁大頭一元,草頭華,結上點,實心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