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族群就有了凝聚力
關於族群的力量這個話題,原《贛南日報》“贛江源”文學版主編、贛州市散文大家龔文瑞先生曾在一個網路帖子裡說:當社會無法讓人凝聚時,族群的力量,祖先的力量,清明的力量,民間的力量,還是有必要存在的。我所感悟到的是:族群的力量很微妙也相當的凝聚人心。
族群,也就是宗族群體的簡稱。宗族作為社會姓氏群體的一種組織形式,是祖祖輩輩沿襲流傳下來的載體。商周時代,宗族制與分封制相結合,宗族是各級貴族的團體,由王族、卿大夫士族組成,平民應當有宗族,但微乎其微,其時是貴族宗族時代,也是典型的宗族制時代。
秦漢是典型宗族向中世宗族轉型期,到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皇族之外,最主要的是士族,它是官員的主要構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掌控朝政,引領文化生活、消費生活潮流,其時寒門宗族較古典時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壯大。所以,往後,人們對宗族是非常看重的。
族群在民族學中指地理上靠近、語言上相近、血統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體。以一個大的地理範圍所定義的族群,又可以因為討論的地理範圍而分成數各小的次族群,就以人類的族群而言,如果我們以每一國家的疆界為區隔,則地球上有多少國家就會有多少次族群。
從政府的政策來看,它在宗法觀念主導下的活動更受到鼓勵,歷代政府實行以孝治天下政策,諸如舉孝廉、旌表義門和孝子順孫,這是在承認宗族合法性前提下實行的政策。政策的施行在客觀上促進了宗族的凝聚力。政府在法律方面的“準五服以制罪”的原則,實行連坐法、宗親法,也以現實中存在著宗族為前提,而這種準五服以制罪的法律,正是宋儒要求擴大民間祭祖權的一種根據。
群體,是很講究“忠孝”兩個字的。在實踐中,如同“孝”的多層次一樣,族群及其族人是難於全面做到的;忠、孝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有忠孝不能雙全的對立,是盡孝還是盡忠,是先盡孝後盡忠,還是先盡忠後盡孝,從觀念到實踐,人們有不同的見解和做法。在歷史長河中,長時間內是先家後國,宋代以後,先國後家的觀念開始佔上風地位,不過這只是觀念層面上的東西,而很難是實踐方面的。做為客居他鄉的客家人族群,族群觀念是很牢固的,有了族群就有凝聚力。
族群的凝聚力,在建祠堂修廟宇等公益性事業的時候,更能夠彰顯出來。眼下,無論大小各姓氏房派都在修繕或重建宗祠,從資金籌集上來看,族群中每一分子都樂意捐出自己的一份財力。集資順利匯聚,祠堂重建如期完成竣工。這就是族群的力量啊。
笑鈾
20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