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尹笑聲去世,享年80歲!
很多人因為他精彩的相聲表演而認識他,他是馬三立的弟子,以得天獨厚的嗓音聞名,與眾多相聲名家都合作過,是鼎鼎有名的“老藝術家”。
尹笑聲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慰問演出,就連現在鼎鼎大名的郭德綱,對他也要尊稱一聲前輩。在看尹笑聲演出時,郭德綱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的。這也使得兩人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
當時尹笑聲聲稱,郭德綱在自己的演出現場,偷錄他的表演過程,認為這是“偷學”。
尹笑聲出身於相聲大家,從小就師從馬三立,行事風格十分傳統、保守。他認為,在相聲界如果想學習別人的表演技巧,就得正式拜師,而不是“偷學”。
對此郭德綱似乎持相反看法。其實這從德雲社的演出規定中,就可以看出一二。因為德雲社從不限制觀眾錄影、錄音。
那段時間,這件事鬧得轟轟烈烈,郭德綱被傳偷偷錄下尹笑聲的相聲演出,然後拿來給自己的徒弟觀看。甚至去之前還會把自己裝扮一番、改頭換面,只為了進茶館偷聽尹笑聲的演出。
尹笑聲對此勃然大怒,指責他這是“偷師學藝”,不守職業道德。
郭德綱對此一直沒有正面回覆,過了很久以後,他才在採訪中吐露出自己的心聲。
原來當年郭德綱去天津說相聲,那是一場“拼盤演出”。請了好些相聲界的名人,每人一個節目,其中就有尹笑聲。
兩人的矛盾根源也源於此,據說得知郭德綱偷錄節目後,尹笑聲便憤怒罷演,退出了這檔演出。
然而在郭德綱口中,又是故事的另一面了。他說自己並沒有錄影,手頭的錄影是兩位觀眾錄完送給他的,並且不止他,別人也收到了錄影。而尹笑聲是因為節目編排等一些原因退出的,並不是因為他。
至於為什麼潛入茶館偷學,他表示是無稽之談。自己雖然去過三次,但都是出於其他目的,而且是正大光明去的,不存在謠言說的什麼“喬裝打扮”。
不過,對於是否有放錄影帶給自己的徒弟學習這一指控,郭德綱依然沒有回應。
而這一系列事件,都是在德雲社經歷的那場“八月風波”時,被天津幾位藝術家爆出來的。當時郭德綱的其中一位弟子,被爆出毆打記者——原因是記者想要採訪郭德綱,但似乎沒有出示相關證件,也沒有獲得許可。
雙方在郭德綱的一處住宅門口起了衝突,隨後口角便升級到了鬥毆,郭德綱的名聲因此一落千丈。德雲社的許多影音資源都被下架了,弟子接連出走,其中包括他很器重的人。當時郭德綱的事業生涯,可以說是跌至谷底。
而天津的幾位相聲藝術家們在這時站了出來,指責他“偷錄”、“偷學”,一時間各種針對郭德綱的評價更是瘋狂發酵。
期間還有一件事讓尹笑聲對郭德綱甚為不滿,郭德綱曾經拜過一個師傅,叫楊志剛。兩人似乎因為一些經濟上的糾紛,最後鬧得不歡而散。之後郭德綱拜了侯耀文為師,楊志剛當時對此大為光火,覺得郭德綱背叛了自己
這件事在尹笑聲看來,是對原先師門十分“不敬”的行為,所以認為郭德綱這個人“心機太重”。
而郭德綱對此很無奈,據他說,自己拜楊志剛為師後,出去與同行報師門,但楊志剛根本就不認他。他沒辦法,只能重新拜師。
尹笑聲與楊志剛同為天津相聲圈的老一代人物,自然是“同仇敵愾”。
“不走尋常路”的郭德綱
不同於尹笑聲,自幼出生於相聲世家,然後拜了正統相聲大家為師,是實實在在的主流相聲演員。郭德綱走的是另一條路。
郭德綱是草根出身,少年時期,他考進了說唱文工團,但只負責打雜,什麼活兒都要幹。堅持了一年左右後,他覺得北京沒有給自己提供想象中的發展機會,於是又回到了天津。
那些年,郭德綱流連於街頭的各種草臺班子、小劇場,說學逗唱的本領倒是學了不少,但他一直漂泊於京津兩地,沒有混出真名堂。他想拜師,想學學所謂“主流”、“正統”的相聲,但沒有人願意收他為徒。
那段時間郭德綱的生活很窘迫,同行排擠他,演出也沒幾個人看;身上沒錢連飯都吃不起,只能頓頓吃麵,碗底清得一點油水都沒有。
從劇場下班後,有時會錯過公車,他只能走十幾公里回家。有一次,他沿著二環一直走到了天亮,其中的辛酸溢於言表。但他始終堅持在劇場表演相聲,這段艱難的經歷也鑄就了他堅韌的底色。
同時,常年在街頭、人民群眾中觀察的郭德綱,也摸索出了一套不同於當時“主流”的相聲套路。如果說主流的相聲,因為要登所謂的“大雅之堂”,而帶點陽春白雪、寓教於樂的味道,那麼郭德綱的相聲,就是純粹為了娛樂大家而服務,十分地接地氣。
畢竟在街頭說相聲,可不就得想法子逗大家笑麼?有人說郭德綱與德雲社被主流相聲圈排擠了,認為郭德綱之流的相聲過於俗氣,這便是因為兩種表演風格在本質與目的上,都有著很大的區別 。
郭德綱的事業轉機發生在1996年,當時他被一個茶館的經理賞識,得到了在那裡常駐表演的機會。之後郭德綱憑藉自己穩健的颱風,和風趣的語言風格,漸漸有了一小部分觀眾。從這裡開始,他的事業慢慢騰飛了。
過了三年後,郭德綱就去了中和劇院演出,也是在那裡。發生了後來鬧得沸沸揚揚的“偷錄事件”。
之後他成立了德雲社,擁有了固定觀眾的他,依然為提高德雲社的知名度而四處奔走。
郭德綱還曾為了當一個節目的主持人,在玻璃展覽櫃裡待了整整48個小時。吃飯、睡覺都得在裡面解決。
期間他也感覺自己快要堅持不住了,屢次都想放棄。畢竟整整兩天都待在一個小小的密閉空間裡,還要被眾人圍觀,這種感覺實在是太過怪異,太讓人不舒服了。但他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2004年,郭德綱終於成功拜師,師傅是相聲大家侯寶林的兒子侯耀文。彼時的德雲社已經初現雛形,固定的劇場表演也積累了一批粉絲。
很快,隨著線上影片網站的興起,郭德綱的演出影片被傳到網上火了,德雲社也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裡。就這樣,郭德綱苦盡甘來,廣收弟子,還上了許多電視節目,一時春風得意,也漸漸奠定了自己在相聲界的地位。
尤其是對於年輕一代、不怎麼聽相聲的人來說,只要一提到相聲,大家腦海裡想到的名字必定有一個是郭德綱。
看他們劇場表演的人越來越多,德雲社也在相聲界逐漸擁有了一席之地。直到2010年,德雲社遭遇了那場“八月風波”,蒸蒸日上的走向瞬間被打破。
四面八方襲來的負面評價,雖然給了德雲社一記重擊,但並沒有讓郭德綱一蹶不振。弟子的接連出走,也讓他開始改進與弟子們的合作模式與分成比例。遵循“多勞多得”的定律,現代化且專業的合約式關係,也讓相聲演員們在經濟方面得到了更多保障。
之後德雲社慢慢壯大,在各地都成立了分社。一批新人如岳雲鵬、張雲雷等人,也漸漸嶄露頭角,透過網路、綜藝節目等渠道走紅。許多觀眾因為他們開始關注相聲,德雲社劇場的上座率也水漲船高。
尤其是張雲雷的走紅,讓一大批“德雲女孩”成為了相聲觀眾群體的新鮮血液,他的場次經常是座無虛席。張雲雷、郭麒麟、秦霄賢等人雖然身穿一身長袍,但粉絲卻比許多造型精緻的Idol還要多。
就這樣,德雲社在相聲圈的地位從“非主流”,徹底變成了主流。
傳統與變革
其實尹笑聲與郭德綱二人之間的矛盾,看起來更像是相聲界新老價值觀的碰撞。一方認為既然要學習,就必須得拜師,這才名正言順。而另一方則對錄影不以為意,甚至覺得這是一種宣傳方式。
兩人都沒什麼錯,只是無法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所以尹笑聲與郭德綱從本來互相欣賞、互相合作的關係,變成了“仇人”。
郭德綱一路摸爬滾打走到現在,挺過了許多爭議與流言。從擠不進主流圈子的邊緣人,到自己變成主流,甚至還帶動了相聲的發展,成就斐然。
至於與許多人的恩恩怨怨,到底內情如何我們也無從得知。
推薦閱讀:
2004年常香玉去世,生前委託律師收回小香玉藝名,祖孫二人啥恩怨
2012年,呂麗萍前夫猝死,嬌妻拒絕屍檢,1歲孫子被爺奶告上法庭
殷秀梅:結婚當天決定離婚,再婚嫁給法國人,不生孩子拒絕改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