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歐洲危機
15世紀的歐洲,相當蛋疼。
黑死病大流行時,整個歐洲一片哀嚎,人口銳減三分之一。好不容易捱過這一波浩劫,歐洲經濟向死而生,從廢墟中重建起來,城鎮開始興起,商業開始繁榮。
但發展到15世紀的世界格局,讓整個歐洲社會很尷尬。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橫亙在亞歐之間,壟斷了亞洲與歐洲的陸路貿易路線,這讓歐洲國家們相當難受。因為歐洲國家是在玩商業文明,但亞歐之間的商路卻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握在手中,這不扯蛋嗎?等於是把自己的脖子交給了別人掐著,別人稍微使點勁,自己就要兩眼發昏,遲早要被玩死。
這其中,最令歐洲蛋疼到無法忍受的有三大痛點,首先是缺錢。
歐洲要發展商業經濟,必須要有足夠的貨幣用於流通在市場裡。歐洲金銀貴金屬的礦產資源本來就一般,在與東方世界的貿易中,歐洲主要是金銀輸出方,再加上奧斯曼人、阿拉伯人、威尼斯商人等諸多中間商的加價盤剝,金銀貨幣加速流向東方。
貨幣資本是商業經濟市場流通的底盤,底盤都被抽走了,商業經濟還怎麼玩?市場規模怎麼做得起來?1460年至1530年的七十年間,歐洲的白銀產量增加了4倍,仍是供不應求。因為歐洲能出產多少,東方貿易就能抽走多少。
貨幣危機是整個歐洲的危機,沒辦法內部解決,撒潑打滾也沒轍。
第二個痛點,便是歐洲的香料危機。15世紀時的歐洲,對香料很著迷,也很瘋狂,但是又非常缺香料。
所謂的香料,說的通俗點,主要就是指調味品,包括姜、辣椒、丁香、胡椒、肉桂和肉豆蔻等。主要的調味品香料,歐洲是不產的,比如花椒和胡椒。但歐洲人偏偏喜歡吃肉,自從吃過香料調味後的肉食,歐洲人再也吃不下沒有香料調味的食物了。
歐洲的進口香料,主要來源於亞洲。當時主要香料的原產地在印度和南洋群島一帶,歐洲人竟然簡單粗暴地稱其為“香料群島”,可見他們眼裡只有香料。整個歐洲都對香料上癮了,斷供香料等於是絕食。
但香料貿易路線上又有許多中間商佔山為王。從亞洲到歐洲,傳統商路極其漫長遙遠,香料經波斯人、拜占庭帝國、後來的奧斯曼人、阿拉伯人和威尼斯商人等多次徵稅和轉手倒賣,價格被翻了無數倍,簡直躺著賺錢。
所以,香料流入歐洲時已是奢侈品的存在。要吃點入口的東西都這麼難,歐洲人要崩潰了。
第三個讓歐洲人覺得不可饒恕的痛點,便是來自於穆斯林異教徒們的威脅。
歐洲基督教具有普世主義,《聖經》中就有一條基本教理,說的是基督之所以出世,就是為了安排全人類的命運。但旁邊的穆斯林勢力卻上躥下跳,不接受基督的命運安排,咋整?
那就打唄!
從1096年到1291年,由教皇烏爾班二世的義憤填膺開始,基督世界曾經組織過九次十字軍東征,同東邊的穆斯林勢力打得熱火朝天:要麼加入我們,要麼與我們為敵。
這次的奧斯曼穆斯林們,膽敢佔據亞歐的貿易路線吃得腸肥腦滿,如何讓歐洲的基督徒們受得了?必須整他丫的!
貳——葡萄牙探路
為了打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封鎖,歐洲人們絞盡腦汁,尤其是葡萄牙,十分地火燒屁股。
葡萄牙王國成立於1139年,位於伊比利亞半島西部,面積狹小,人口不足百萬,抵禦歐洲貨幣危機、香料危機、基督危機等三大危機的潛力更加不足。
在貨幣危機中,葡萄牙屬於歐洲最缺黃金的國家之一,國內物價飛漲,大批中小貴族瀕臨破產,王室收入銳減,平民普遍窮得揭不開鍋,社會矛盾劇烈激化;在香料危機中,葡萄牙飽受香料貿易扼制之苦,又眼見臨近義大利威尼斯商人做中間商爆發橫財,尤為眼紅得發狂;而在基督危機之中,葡萄牙處於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對抗的第一線,穆斯林就在其對面的北非虎視眈眈,雙方僅隔一條最窄不過13海里的直布羅陀海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打鼾打得震天響?
三大危機中,相比其它歐洲國家,葡萄牙的危機感最重,壓力最大,卯足的動力也最大。
如何打開出路?國內的蛋糕快分沒了,就必須想辦法做大蛋糕,那就要對外擴張!
葡萄牙的國內政治穩定,從若奧一世開始,君主專制政體得到鞏固,王權得到加強,能夠集中國家力量幹大事,統治者有信心將內部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反正大家都難過,還不如合起夥來對外擴張,做大蛋糕,大家都能多分一點,利國利民。一時之間,貴族和平民們都歡欣鼓舞,無不摩拳擦掌。因此,葡萄牙的對外擴張國策得到舉國上下各階層的支援,這為葡萄牙以後的殖民擴張打下了國力基礎。
那往哪裡擴張呢?
三大危機是整個歐洲的危機。葡萄牙往歐洲大陸望去,那邊哥們的日子都不好過,跑到大陸上與他們拼個頭破血流,到頭來還是被困在歐洲,沒什麼意義。在伊比利亞半島與西班牙兄弟大幹一場,那是螺螄殼裡做道場,更加不值當。
葡萄牙三面被陸上強鄰包圍,其實根本沒有太多的擴張餘地,那還怎麼對外揮舞拳腿?
相比其它國家,葡萄牙整體領土資源狹小,想要打破現有格局的封鎖、重組世界資源,就必須另闢蹊徑。
於是,葡萄牙只得望向了海上。
不得不說,葡萄牙沒有“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地利,卻有歐洲大陸其它國家不具備的海利條件。陸路既然走不通,就只能走海路,實行海外擴張國策。
葡萄牙西面一片都是出海口,要出海簡直太舒服。
從海上開闢出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線,既能打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貿易壟斷,砍掉中間商,解決香料危機;也能從海外打出去,或許能發現更多的金銀礦產,甚至能到達“遍地是黃金”的中國、印度等東方,解決貨幣危機;再者,開闢海路到達東方,實現對穆斯林異教徒的包抄,最終還能解決基督危機。
一石三鳥,葡萄牙一興奮,說幹就幹,轟轟烈烈的大航海時代,就此開啟,而葡萄牙,便成了第一個探路的國家。
叄——葡萄牙的崛起
特殊的時代,總會有特殊的人才出現。
葡萄牙大航海時代的第一位領路人,也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他便是亨利王子,成了當時的“海賊王”。
亨利王子是葡萄牙國王若奧一世的第三子,身為王族,他竟然對政治毫無興趣,終生不討老婆,全身心致力於海外探險,如此一位“奇人異士”,簡直就是開啟大航海時代的“天選之人”。
為了航海大業,亨利王子動員了他所有的資源,辦了航海學院,建立觀象臺,邀請各國的地學家、地圖繪製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共同研究航海計劃,造出了一種新型的多桅三角帆船——卡拉維爾帆船,憑藉他一人的策動之力,將葡萄牙的航海技術重新整理了一遍。
1415年,亨利王子親自領軍從海上突襲北非港口——休達,僅用一天時間,便以陣亡8人的不痛不癢代價攻佔了休達,這一事件成為整個歐洲海外擴張的開端。
1444年,亨利王子組織了掠奪奴隸的航行,帶回了235名奴隸進行出售,開啟了罪惡的歐洲400年奴隸貿易。
1448年,亨利王子在布朗角的阿爾金島建立永久性的堡壘,成為掠奪非洲金礦的重要中心,葡萄牙的海上擴張運動終於開始賺錢了。
到1460年亨利王子逝世,葡萄牙的探險船隊,先後沿非洲西海岸攻佔了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征服博哈爾角、布朗角。葡萄牙由此成了歐洲的航海中心,有著世界上第一流的船隊和造船技術,發現了北非以南的眾多未知領域。此間,葡萄牙王室頒發特許狀給私人探險者,允許他們獲得所發現的一切,造成皇家海盜氾濫,舉國上下的出海探險運動越演越烈。
事實證明,葡萄牙海外擴張的邏輯思路,雖然在實施過程中十分不光彩,但確實讓葡萄牙走上了崛起之路。
到亨利王子逝世時,葡萄牙已經把從直布羅陀海峽到幾內亞約3500公里長的西非海岸線納入版圖。自此以後,葡萄牙開啟了非洲的香料貿易,大發橫財。
在亨利王子之後,1481年,若奧二世繼任葡萄牙國王,開啟了葡萄牙的第二個海外探險時代。若奧二世進一步為葡萄牙的海外擴張之路制定了幾個目標:
一、大力發展非洲貿易,攫取非洲的價值;
二、必須完成環繞非洲的航行,開闢新的航線;
三、必須到達印度,掌控香料貿易商路;
四、要建立起一個海外殖民帝國。
若奧二世為葡萄牙制定了一個整體有序的海外擴張路線方針,此後的葡萄牙便是沿著這樣的路線方針堅持走了下去。
1450年至1500年,葡萄牙從西非擄走了約15萬人的黑奴。1496年至1521年,葡萄牙從西非得到的黃金估計等值於17萬克羅塞多金幣,大大緩解了葡萄牙的貨幣危機。葡萄牙從非洲攫取的價值越來越大。
1487年,葡萄牙探險家迪亞士環繞非洲航行,發現了好望角,為以後的到達印度奠定了基礎。
1498年,達伽馬率領葡萄牙艦隊繞過好望角,終於到達印度,當他返回葡萄牙時,帶回的香料價值,相當於他整個航行總花費的60倍,震驚了整個葡萄牙。
葡萄牙舉國上下無不瘋狂,終於打通了香料貿易的海上商路,終於不用看奧斯曼的臉色吃香料了,如此堪稱天文數字的收益比,到達印度就是發現了一個金庫,躺著賺錢賺到死啊!
從1500年開始,葡萄牙開啟了一年一度的遠征印度行動。在1508年的第烏海戰中,葡萄牙艦隊憑藉先進的海戰技術,以少勝多,打敗了穆斯林和印度人的聯合艦隊,從此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權,稱霸印度洋。
從1415年開始海外擴張,到1508年葡萄牙統治海權時代,不過百年,孜孜不倦的對外擴張野心,使得葡萄牙真正成為了一個海外殖民強國。
從此以後,印度各地海岸的主要航道都落入了葡萄牙的控制之下。為了徹底壟斷香料貿易,葡萄牙又緊接著做了三件事:
攻佔馬六甲,牢牢佔據東西方貿易的必經要道,將穆斯林和印度人徹底擠出亞歐貿易路線;
攻佔亞丁,控制紅海的海路入口;
攻佔霍爾木茲,控制波斯灣的海路入口。
做完這三件事,穩固了西方航線,葡萄牙終於騰出手來向東進發,於1564年完全佔領了所謂的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建立了以果阿、霍爾木茲和馬六甲為核心的東方貿易網路。
至此,包括租借澳門、殖民巴西等在內,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國的目標也已達成。
史上第一個殖民帝國崛起,世事無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葡萄牙當初的陸權劣勢,在時代變革之下,成為了開發海權強勢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