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知乎,看到一個問題:孩子三歲性格活潑開朗,但對假人害怕,不管是櫥窗還是彩繪。
這個家長的問題在於,孩子一直處於這種對“假人”的害怕與恐懼的狀態下,無法釋懷,甚至想得長遠一些,可能會影響到後續的孩子成長。
其實,這種情況,如果問問四周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也都遇到過類似的害怕與恐懼,比如害怕水,比如對突然的聲音恐懼,等等。面對這種孩子不期而遇的害怕、恐懼情況,我們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呢?
我相信,更多的家長會採取像安撫呀嘗試給孩子體驗呀講道理等這類的方式,但至於害怕與恐懼背後的東西,孩子依然一無所知。
我家孩子害怕晚上的黑,睡覺需要開燈。這個害怕黑,很多家長應該遇到過。但我們知道開著燈睡覺,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髮育。我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買了一個可以調節燈光的小夜燈。
每天降低一點點光亮,孩子的這種敏感度雖然有,但是有光亮,對孩子來說,他們就很安心。我一直這樣堅持下來調整光亮用了大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孩子已經適應了有一點點光。實際上,這一點點光就是透過窗簾透進來的小區的路燈的光亮。
這個時間很漫長,但我們家長堅持著一點點的下來,孩子還是可以適應的。
當然,對於害怕、恐懼,我發現了一本浪花家的書,它自稱為“關於恐懼的百科全書”,書名是《我的名字叫“害怕”》。
關於恐懼害怕的百科全書
¥74.5
購買
說實話,我逛書店看到的時候,有點不屑,因為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害怕也好恐懼也罷,很多時候需要一個簡單引導就好了,還用什麼書籍呀。就像我給孩子這個關於晚上睡覺害怕黑的事情,不就是花費時間長點,最終解決了。
但這個書的書名把我吸引了,我就想看看這本書到底講了啥,還敢稱自己是“關於恐懼的百科全書”。我順手一翻,也就是那種很隨意地開啟內容,我發現這本書中間有空白頁,也就是孩子還可以進行互動作畫,有一些我們常見的恐懼舉例,還有一些關於恐懼的小秘密。
這本書有一個很優勢的地方那就是它採用的是一種擬人化的表達方式,把害怕變成一個形象,然後告訴讀者一些關於它們自己的小秘密。孩子們自己看或者與家長親子共讀的時候,就會有種親切感,這也符合我們讓孩子消除恐懼的觀念。
我感覺這本書可能對像題主你這樣陷入孩子恐懼與害怕事情的家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本書有12個章節,但我根據書籍的一些內容做了歸納、合併,分成了四個方面:
1.什麼是害怕或恐懼?
2.為什麼害怕或恐懼?
3.不同的害怕與恐懼
4.原來生物都會害怕
1.什麼是害怕或恐懼?
我們理解的害怕與恐懼就是一種情緒表達,是一種因為個人經歷或者想象帶來的一種心理的情緒表現。
但是孩子可能不明白,所以這本書中用了一個表達方式,它說“恐懼或害怕就是一個詞語而已”,“詞語不過是文字的組合,與恐懼的本質一丁點兒關係也沒有”。
別說孩子了,我們大人看到這個表述,是不是也會放鬆了?
如果孩子還不能完全地理解,還可以繼續往後翻一下,專門為了應對這個詞語是文字組合的情況,設定了詞語填寫,是不是讓孩子更放鬆了?
當然,除了這些放鬆的方式,書中還針對“害怕”做了一些細節的分享,比如“害怕”是怎麼來的,全世界語言都怎麼稱呼“害怕”,包括留白,讓孩子畫出心目中害怕的樣子,等等。
這些書籍內容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力,家長進行調整表達即可。
2.為什麼害怕或恐懼?
首先,害怕或恐懼就是一種情緒,它就像我們聽到笑話時候的哈哈大笑一樣,帶給我們身體的一種本能反應,但並不是說我們對所有的天生如此,大部分情況是因為我們孩子對於未知的一點點的小情緒。
這些也是我們人類與機器人的區別,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情感,甚至還會表達出來,所以我們人類也是很了不起。
這種情況下給孩子舉例子會更好一點,畢竟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得到同情與關注。
我就有一個特別好的案例,並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而是家長強加過去的。
我家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我讓先生帶著去參加一個親子游泳的試聽課,畢竟我們都知道孩子在未出生的時候,他們就在媽媽的肚子裡面游來游去,像一條小魚,所以他們天生就會游泳。
但是,當真正的下到水裡,我家先生緊張了。一方面是孩子小,我先生害怕傷到孩子;另一方面就是他內心產生了一些不好的想法,以至於跟著教練做一些動作的時候,他有些慌。
孩子本來很喜歡水,結果因為我家先生的這種緊張,孩子也開始有些情況不對,以至於最後拒絕下水包括產生了輕微的哭泣。
如果到這裡就結束的話,我相信我家孩子可能真的就會一直在這種恐懼中生活。畢竟這個是因為我家先生的影響造成的孩子恐懼。
我中間沒有再給孩子繼續嘗試下水的事情,但孩子最近學習游泳,我先生緊張地問,是不是孩子不下水?我說恰恰相反,他在水裡遊得非常好,呼吸、憋氣、動作很到位。
看看,並不是孩子無法克服,只是需要我們大人有的時候換一個場景或者方式,驅散他們內心的那種恐懼情緒而已,這個時間可能會比較長,甚至我們還不可以一直說說說,需要等時機。
個人感覺緩解害怕與恐懼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分解恐懼與害怕本身,分析到位,甚至模擬,孩子更容易理解。
3.不同的害怕與恐懼
像水這種的恐懼,可能是因為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歷而產生,類似的還有像對於過山車的那種起伏上下等。
除了這些,書中還有一些害怕和恐懼,家長可以跟孩子進行分享,包括分析為什麼會有人產生害怕與恐懼。
海鮮:
是不是感覺不可思議,特別是生活在海濱城市的小朋友,怎麼會有人對海鮮害怕呢?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一個方面是個人經歷,比如被螃蟹的鉗子夾到了手,比如自身對於海鮮過敏,比如章魚的形象有點“醜”等等,所以產生恐懼也很正常。
我們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海鮮市場,將這些孩子可能產生恐懼的海鮮,挨著去看看,如果可以換一種方式讓他們感受一下,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自然現象:
暴風雪、暴風雨、地震、海嘯、雷電等等,因為這些確實帶給我們的感覺非常的壓抑與不舒服,它們會帶走很多人的生命,所以孩子們對此無法直面是可以理解的。
這種情況的產生,我希望家長們要跟孩子講清楚,畢竟有些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有些是我們無能為力的,但可以希望孩子未來去研究,如何更好的阻擋這種自然災害帶給我們人類的傷害。
夢魘
我們可以說得通俗點,就是做惡夢。孩子們如果睡前過於興奮,或者看過某一些類似打架之類的影片場景,他們就會容易做夢夢到。
當然還有一種惡夢就是關於上學,比如自己沒做完作業,比如自己寫得不好,或考得不好,等等,反正是擁有各種的這種對孩子自身來說影響非常大的外界環境。
其實,將這些情況做分析,它們也就沒有什麼了。
4.原來生物都會害怕
在孩子們的樣子,好像因為他們年幼所以只有他們容易害怕,事實上,世界上只要是活的生物都會有自己的不同害怕。
動物:
他們就像小朋友一樣,也會很害怕自然現象,只是他們不能說出來而已。像我們的寵物狗狗,它們更多的恐懼感反而是來自於主人。
當然書上還提到了很多的動物害怕現象,比如鯊魚害怕海豚,比如動物園要是遇到暴風雨也會很糟糕,比如那個氣球魚變形,等等。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看看這些,再想想自己對於小動物的害怕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大人:
大人因為經歷過多,反而害怕的更多,因為很多都是經歷或個人形象刺激造成的害怕,比如很多女生害怕蟲子,比如很多人害怕打雷,這點大人與孩子一樣。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整本書籍中對孩子克服恐懼可能有用的內容整理,希望可以對各位家長有一定的幫助。
這本書除了我說的這些,它裡面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內容,比如對於怪物的畫像,比如我們常說的恐怖片這類,還有恐懼的情緒表現等等,稱之為“恐懼的百科全書”我感覺還是名副其實的。
如果有需要,可以入一本,非常的厚實,對於孩子或爸爸媽媽來說,什麼時候拿出來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