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了一件在製造業史上非常有歷史意義的事,4臺中國製造的“新巴拿馬式”港口起重機在經過了長達兩個月的遠洋航行後,終於抵達了目的地美國馬里蘭州。
對於這幾臺“國之重器”的到來,馬里蘭州的州長霍根忍不住感嘆:“對巴爾的摩港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從州長的講話中可以看出當地人對這幾臺巨型機械的翹首以盼和渴望。馬里蘭州當地媒體也在報道中表示,幾臺機器的到來,將能幫助碼頭工人提高工作效率。根據介紹,“新巴拿馬式”起重機高約137米,重約1740噸,比巴爾的摩港現在使用的起重機更高更重,所以它能吊起85噸重的集裝箱,幫助碼頭同時卸下兩艘更大更寬的集裝箱船,是巴爾的摩港吞吐量翻倍計劃的“重器”
當然,關於這幾臺機械出口美國的事情,國內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一些人認為國家對於這樣的起重機應該限制出口,更不能賣給美國,這會有利於美國的經濟恢復以及幫助美國軍工業的發展。
所謂仁者見仁,事情應該兩面來看,曾幾何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製造國,而中國甚至連一輛腳踏車都造不出來。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中美製造業已經徹底調轉角色。中國製造業如日中天,而美國製造業早已空心化,很多裝置只能從中國採購。
中國的製造業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涅槃”,而美國又為什麼會走向製造業的衰落呢?
一、中國製造業的崛起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全國的重工業基本上都集中在東北一帶。而即使擁有東北重工業基礎,當時的中國在重型機械上也絕大部分無法實現自主生產製造。
汽車、拖拉機、農用機械等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都沒辦法實現國產。但我們並沒有放棄,而是選擇走上一條自主化的工業發展之路,這也是最辛苦最艱難的一條路,最終事實證明我們不僅取得了成功,還無比輝煌。
如今的中國,已經從一窮二白完成華麗轉變,成為了現今全球唯一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在全球五百多種主要的工業產品中,有兩百二十多種工業產品,中國的產量都位居全球第一。
為什麼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會如此的迅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令人仰望的存在了呢?
從特朗普時代開始,中美之間就不斷髮生摩擦、衝突乃至對抗,這在以前的中國是無法想象的。以一國實力獨自面對全球最強大國家的挑戰,應對美國及其盟友的不斷挑釁本身就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
美國上一次這樣針對一國國家還是在三十年前,在同蘇聯的冷戰爭霸中,美國和西方世界無所不用其極,而當時的蘇聯正是以其強大的重工製造業稱雄於世。
中國現在能夠有底氣、有實力的同美國在實力的角度出發進行對話,本身也是得益於中國綜合國力的巨大提升,而強大的製造業則給了中國底氣和信心。
從2010年開始,中國製造業的增加值已經連續多年蟬聯世界第一,而能夠取得如此重大成就,也是因為中國很早就抓住了寶貴的歷史發展機遇。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自力更生集中力量進行了國防重工業的建設,大力發展核工業和電子產業。在那些為國奉獻的偉大科學家努力下,中國成功爆炸了原子彈和氫彈,製造出了衛星和火箭。
“兩彈一星”專案的成功為中國奠定了工業基礎,也為中國發展贏得了穩定的外部環境,中國再也不用擔心他國的核威脅或者核訛詐,可以專心發展經濟和工業。
隨後中國市場的大門向世界開啟,中國各行各業都迎來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中國也快速進入到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國的工業產值也一再重新整理世界紀錄。
2010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了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這一天的到來格外艱難,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人足足奮鬥了六十多年,風雨兼程、披荊斬棘。
中國近年來一系列的大型工程專案也都離不開製造業的強大,所謂的“中國速度”和“基建狂魔”都是中國製造業水準的最直觀反映。港珠澳大橋、大興機場、華龍一號、大型石油開採平臺等等專案的落成無不是中國製造業的最好體現。
不僅如此,新時代中國在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建樹,中國的大疆無人機享譽世界,甚至美軍也大量裝備。
二、美國製造業的衰落
同中國製造業一日千里不同,美國的製造業卻陷入到衰退的怪圈。曾經美國引以為傲的波音客機在近幾年接二連三的失事,敲響了經營危機的警鐘,進而也影響了人們對美國製造業的看法,如今的美國還是當年那個靠著福特公司就能夠使每個美國家庭都能擁有汽車的強大製造業國家嗎?
曾經的通用電氣公司無比輝煌,連巴菲特都對其盛讚不已,而通用電氣的市值也一度是全球第一。但時至今日,通用電氣的風光已經黯淡,甚至在2017年還虧損了六十億美元。通用電氣的衰落也正是美國製造業衰落的一種隱喻。
在美國的經濟結構中,美國利用大型國企來控制全球經濟,設定全球產業鏈結構,逐漸將工廠搬離美國本土,轉移至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而我們知道製造業能夠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同時創造經濟產值,壯大國家綜合實力。
美國製造業不斷外遷,使得美國製造業空心化不斷加重,甚至曾經是美國製造業的全球名片、享譽世界的“汽車城”底特律,如今漸漸成了無人問津的“鬼城”,工廠外遷、當地民眾大量向外逃離,最終留下的只剩一排排一幢幢的建築靜靜矗立,向外人訴說著當年的輝煌。
如今,美國也開始意識到製造業的重要性,美國政府也提出了“製造業迴歸”的計劃,特別是在奧巴馬和特朗普當政時期,還簽署了許多支援製造業的法案。但已經被金融腐蝕的製造業又如何能夠輕易地迴歸呢?
別的不說,最重要的技術工人就是美國一大短板。典型例子就是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廠後想要招聘一萬三千名工人,結果卻無法全部招滿,最終只能透過從中國調派工人幫助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