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20日凌晨,當整個巴拿馬都陷入沉睡之際,幾聲猛烈的爆炸聲卻瞬間刺破了夜晚的平靜,緊接著電臺裡傳出尖銳的哭喊:“美國佬來了,美軍入侵巴拿馬了”。
那天晚上,2.7萬美軍打著“正義事業”之名,攻入了巴拿馬。美軍佔領了鐵路、機場等所有交通要道,用炮火將國防軍總部夷為平地。伴隨著經久不息的爆炸聲,整個巴拿馬都被火光與濃煙吞沒,一副地獄景象。
美國之所以不顧人權和國際輿論,大張旗鼓入侵襲擊巴拿馬,目的只有一個——活捉曼努埃爾·諾列加。
曼努埃爾·諾列加是何來頭?美國政府為何發動重兵抓他?他的結局又是如何?
1934年2月11日,曼努埃爾出生於巴拿馬的首都巴拿馬城。父親是當地一名底層工人,薪酬微薄到難以養活一家人。或許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抑或是想為兒子尋一條生路,曼努埃爾5歲那年,他被遺棄在了孤兒院門口。
坎坷的童年經歷,很大程度地激發了曼努埃爾的野心。他立志發憤圖強,誓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個年代,對於沒錢沒背景的人而言,改變命運最快最直接的途徑無疑就是參軍。於是20歲從巴拿馬大學畢業後,曼努埃爾選擇進入秘魯喬里奧斯軍事學院學習,攻讀軍事工程專業。
拉丁美洲一向有“美國後花園”之稱。早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就開始以經貿合作、加大投資的方式,大力拉進與拉美國家的關係,秘魯也是其中之一。
1941年,秘魯與厄瓜多爆發了一場領土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歸根究底又是美國資本霸權的一次陰謀。但作為美國站隊的那方,秘魯卻嚐盡了甜頭。其在秘厄戰爭中大獲全勝,不僅成功將爭議區域佔為己有,還奪得了一部分厄瓜多的領土,以及亞馬孫河的全部主權。
自那以後,秘魯徹底成為了美國的小弟,並於1952年與美國簽訂了眾多軍事合作協定。換而言之,50年代時,美國勢力已經進入了秘魯的軍事領域。
曼努埃爾在秘魯學習軍事知識期間,表現出色的他被美國中情局的一位站長相中。隨後,該站長積極遊說,順利將曼努埃爾吸收為了中情局成員。
美國之所以挑中曼努埃爾,他個人的技術實力還是其次,美國真正看重的還要數他“巴拿馬人”的身份。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最南部,是一個國土面積僅7.5萬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國,看上去還不夠殖民國家“塞牙縫”的。可上天卻給巴拿馬開了個超級大掛——“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的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是全球最具價值的運河之一,它連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具有舉足輕重的航運、商貿和軍事價值。除此之外,作為全球最貴運河,單單是中國每年交納的過路費就超過百億。正因如此,巴拿馬才會淪為西方列強虎視眈眈的存在。
從19世紀初起,美、英、法、西班牙等國就為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爭得不可開交,誰都想獨吞這塊大蛋糕。拉鋸戰你來我往打了半個多世紀,直到1903年美國介入巴拿馬內政,慫恿高官、策劃政變,才贏得那場鬥爭。
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正式脫離新格拉納達,成立巴拿馬共和國。而美國也順勢拿下了運河的開鑿權和管理權,以低廉租借費單獨掌控巴拿馬運河65年之久。
巴拿馬雖然備受壓迫,但其畢竟是個獨立主權國家。隨著政權的交接,思想的變化,巴拿馬國內對於拿回運河主權的呼聲越來越大。為了把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美國決定故伎重演,培養親美勢力,從巴拿馬內部擊破。而土生土長、能力優異的巴拿馬人曼努埃爾,就入了他們的眼。
只不過,美國千算萬算,卻偏偏忽略了兩個至關重要的點,一是人的野心與慾望,二是愛國心。
前面就提到過,美國對於巴拿馬而言,就是侵入者兼利益掠奪者。據悉,那大半個世紀裡,美國每年僅向巴拿馬政府繳納25萬美元租借費,然後掠奪走1億多美元的通行費。不僅如此,美國還在國土面積本就狹小的巴拿馬,強勢劃分出一塊運河區歸於美國掌管,也就是變相的殖民地。
試問一下,面對入侵祖國、瘋狂“吸血”的敵人,除了極少數自私自利、吃裡扒外的人以外,誰會真心為敵人做事呢。至少曼努埃爾屬於大多數。
事實上,早在高中時期,曼努埃爾就在日記中寫下了人生的“軍令狀”,他表示:“有朝一日,我能夠當上總統,我的第一志願是驅逐美國人”。可見,曼努埃爾對美國有多麼恨之入骨。以此推斷,1954年,曼努埃爾之所以答應加入美國中情局。那就是來了一招“臥薪嚐膽”,計劃積攢力量、等待時機反撲。
從喬里奧斯軍事學院學成畢業後,曼努埃爾先是回國參加國民警衛隊,靠著自身實力逐步晉升為一名小軍官。那幾年時間裡,曼努埃爾是否為美國提供了什麼秘密情報,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曼努埃爾絲毫沒有引起美國方面的懷疑,同時還被徹底確立為重用物件。
1966年,在中情局的安排下,曼努埃爾接連前往臺灣省政工幹校,以及美國佈雷格堡深造。美國這樣做,一方面是想系統化鍛鍊曼努埃爾的情報能力和心理素質,另一方面則是要給他鍍金。在美國的步步設局、暗中周旋之下,曼努埃爾於1970年被任命為國民警衛隊情報局長,一躍進入巴拿馬政府中心。
或許在美國看來,曼努埃爾是其一手扶持起來的,他應該會乖乖做美國的馬前卒,以便謀取更多的利益。可曼努埃爾遠比美國預料的更有野心、也更加不好控制。
大概從美國鍍金回國後,曼努埃爾就慢慢走向了美國的對立面。雖然表面上,他仍然配合著中情局工作,還照常領著美國薪酬。可實際上,他卻已經開始為自己的崛起反撲做起準備。
那期間,曼努埃爾主要做了兩件事,毒品和靠山。
眾所周知,毒品是世界上最暴利的行業,只需要用很低的成本收購罌粟、古柯等作物,然後批次提煉製作、走私國外,就能賺個幾十上百倍的中間差價。
藉助自身的軍隊背景,曼努埃爾開始涉足販毒和走私行業。隨著職務和權力的提升,他的毒品帝國也越發壯大。關於曼努埃爾毒梟之路的具體經過,並沒有太多相關資料。不過作為和巴勃羅、布蘭科、坤沙齊名的“世界十大毒梟”,曼努埃爾在毒品世界的勢力和影響力必然不容小覷。
憑藉販毒和走私,曼努埃爾賺得盆滿缽滿。那數不清的錢,也成為了曼努埃爾收買支持者、擴大勢力的資金。
與此同時,眼光毒辣的曼努埃爾攀上了奧馬爾·埃雷拉這股勢力。奧馬爾在1968年帶頭髮動了巴拿馬版“十月革命”,一舉推翻當時剛組建10天的馬德里政府。政變勝利後,奧馬爾以國民警衛隊司令的身份,成為巴拿馬最高實權者。
而曼努埃爾則是在十月革命爆發前,就搶先投靠到奧馬爾麾下,並在1970年又一次政變中為奧馬爾守住了江山。所以,曼努埃爾升任國民警衛隊情報局長一事,除了美國的暗中助力外,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奧馬爾的提拔。
此後數年間,曼努埃爾同時傍著美國和奧馬爾兩棵大樹,混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他肆無忌憚的靠毒賺錢,進而用錢養兵、收買人心,個人勢力和權力不斷擴大。直到1983年9月,曼努埃爾一舉奪過軍隊和議會,成為巴拿馬最高實權掌握者。
說起曼努埃爾的篡位之路,那也是相當精彩。
1977年,曼努埃爾徹底撕下假面,將幾十年前就準備好的槍口,直直對準美國。曼努埃爾高舉國家主權的大旗,高調發聲要求美國歸還運河主權。
要知道,美國不留餘力培養助推曼努埃爾幾十年,目的就是希望與他裡應外合,進一步增強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沒曾想,曼努埃爾在“利用”完美國後,竟然反咬一口。
曼努埃爾的變臉令美國政府怒不可遏,不過那時的曼努埃爾早已不在意了。一方面,曼努埃爾本就對美國恨之入骨,只是出於大局考慮不得不賠笑臉周旋,如今美國能發揮的作用都發揮完了,他自然不再需要演戲了。
另一方面,羽翼已豐的曼努埃爾決定向少年時代的終極目標發起衝鋒,也就是“巴拿馬總統”。而要想達成這個目標,除了在軍政府內的權勢之外,還需要贏得民心。很顯然,對於那時的巴拿馬人民而言,與美國對抗,奪回運河主權,就是他們最渴望的事情。
1981年7月31日,奧馬爾在空難事故喪生。趁著巴拿馬政權交替的混亂空檔,曼努埃爾一步步奪得了國家軍事大權,隨之控制政府和議會,於1983年正式成為巴拿馬最高實權者。
有傳聞稱,奧馬爾的那場空難是曼努埃爾一手策劃的,目的就是清除最大障礙,趁機奪權。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那麼曼努埃爾的野心和狠心程度就真的令人心驚膽寒了。
之後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曼努埃爾上位後,他一邊瘋狂打壓政敵,在巴拿馬實施獨裁統治;一邊千方百計與美國抗爭,勢要奪回巴拿馬運河。
面對曼努埃爾的行動,美國毫不意外地搬出了它慣用的“連環打壓”政策。
首先,美國全面中斷了對巴拿馬的投資和援助,並對其展開經濟制裁,導致巴拿馬國家經濟嚴重衰退,工業生產頻頻陷入停滯狀態。
接著,美國開始拉攏曼努埃爾的政敵,同時大力引導輿論,在巴拿馬掀起了“反對獨裁、追求民主”的抗議浪潮。
然後,美國和巴拿馬接連對曼努埃爾提出指控,表明其廣泛參與了販毒、走私、洗錢、謀殺等犯罪行動,徹底將曼努埃爾的形象推翻,讓其淪為千夫所指的犯罪頭目。
做好一切準備後,美國於1989年12月20日,打著“為民除害”的正義旗號,大舉入侵巴拿馬,從而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面對2.7萬精銳美軍的全力進攻,以及數不清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曼努埃爾和他的軍隊很快便宣告潰敗。那場巴拿馬戰爭中,美軍成功活捉了曼努埃爾。
因為諸多罪行,曼努埃爾從1989年至2017年間,先後被關押在美國和法國。直到2017年5月29日因病逝世。
美國間諜、世界級毒梟、巴拿馬總統,曼努埃爾的身份可謂積極複雜且具有顛覆性。從某種角度來說,他是一個深刻的愛國主義者,潛藏敵營數十年,堅持要奪回國家主權。但以另一個視角來看,曼努埃爾卻又滿身罪惡,他大肆販毒、剷除政敵,不顧民生實施獨裁統治,將本就困境重重的巴拿馬帶入了更慘痛的境況之中。
面對這種反差,只能說一句,人都是具有多面性的,很難單純以好或壞去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