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銀魚是我國特產的小型經濟魚類,也被稱為麵條魚、銀條魚,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是我國著名的“太湖三白”之一。銀魚全身潔白透明、全魚都可食用,經濟價值高,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創匯品種。在國外,中國的銀魚也是備受推崇,被進口商們稱為“小黃金”。
太湖的銀魚資源相當豐富,最高年產量曾高達3000噸,在當時的年代,不少漁民都靠著這條魚實現了發家致富。1979年,太湖銀魚第一次向外地移植擴種,滇池的漁民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滇池銀魚產量最高的一年是在1985年,當年銀魚漁獲多達3500噸,比太湖的產量還要高,在全國引起了巨大轟動。
此後,國內掀起了一陣陣移植銀魚的浪潮,“移植一條魚,盤活一潭水,致富一方人”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在40多年的時間裡,太湖的銀魚被先後移植到了全國21個不同的省份,除了臺灣、陝西兩省以外均有移植,把一個個水庫、湖泊變成了“活魚礦”。
太湖銀魚為什麼能掀起移植熱潮?
據文獻記載,太湖中共有4種不同的銀魚(少部分學者認為有5種),有經濟價值的是太湖新銀魚和大銀魚兩種。
太湖新銀魚是太湖的優勢魚種,成年個體較小,在5~8公分左右,已經能趕上一根香菸的長度。相比之下,大銀魚的個頭兒就大得多了,成年個體體長9~13公分。從漁民的實際漁獲來看,規格更大的大銀魚可達18~27公分,在山東省三里莊水庫出水的大銀魚甚至長到了32公分(目前的最大紀錄)。大銀魚食性貪婪,胃口奇大,有時還能在腹中看到完整的小魚小蝦,是妥妥的兇猛捕食者。
那麼問題來了,大銀魚和太湖新銀魚為什麼能在全國掀起移植熱潮呢?
- 其一,銀魚的經濟價值高。國內的銀魚能賣到50~60元/斤,最高上百元一斤,經濟價值不菲,這是國內頻繁引種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在20世紀90年代,內蒙古涼城縣的漁業人員先後3次將大銀魚移植到了岱海,共計投放受精卵900萬枚。在1995年,當地迎來了銀魚的大豐收,多種漁具齊上陣,一舉捕撈了310噸大銀魚,純獲利1500多萬元。
一條魚在90年代就創造上千萬元的產值,這到底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涼城縣當年的農工牧產業的總收入也僅有1000萬元,銀魚移植的暴利由此可見一斑!
- 其二,銀魚適應性強,食物鏈短,容易捕撈。
太湖新銀魚和大銀魚都分佈在水體的中上層,容易用網具捕撈,人力成本低。實際的引種試驗也表明,銀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能在黑龍江、新疆、雲南等地湖泊、水庫中廣泛紮根。無論水質處於中貧營養還是中富營養狀態,太湖銀魚都能夠順利繁殖並形成種群,具有很強的環境可塑性。
- 其三,繁殖能力強,移植工作簡單。
移植銀魚時,只需要將其受精卵投放到適宜地點即可,操作極為簡單。當銀魚的苗種順利孵化後,便能自行攝食浮游動物,不需要額外的人工管理,省時省力。
在靜水環境下,銀魚也可以自然繁殖,不需要像四大家魚一樣年年投種、放苗,省去了很多繁瑣步驟。銀魚的繁殖力也很強,太湖新銀魚的懷卵量為1200~3000枚不等,大銀魚則為3000~35000枚,一年之內有多個繁殖期,3~5個月內就能快速爆發,形成漁業規模。
移植成功率低,讓銀魚變成“燙手山芋”
首先要說明的是,大銀魚的移植雖然是一本萬利,投入小,回報高,但並不是每次移植都能保證成功,有時甚至連續多次均告失敗。
據調查,每1萬枚銀魚受精卵的成本約為50元,1萬畝水面需要投入的成本約為15~17萬元。如果能移植成功,這一成本確實算不上多,但如果多次投放均以失敗告終,那也將是一筆不小的經濟損失。要命的是,實際的失敗率還挺高。
銀魚移植容易失敗的因素有很多,直到現在也是一個業內難題。比如上面提到的內蒙古岱海,首次移植大銀魚就宣告成功,產量穩步升高,在第9年形成了可觀的捕撈產量,但到了第10年湖中的銀魚卻突然不見蹤跡。
無獨有偶,2016年黑龍江大慶市小龍虎泡的大銀魚種群也迎來爆發,資源量喜人。但當年雌性銀魚的成熟期卻往後推遲了,而雄魚的成熟期則不變,這就導致雌雄親魚無法完成交配繁殖。果不其然,到了2017年春季小龍虎泡內的大銀魚已經所剩無幾,資源量嚴重縮水,銀魚產業再次墜入低谷。
胡傳林等學者的研究表明,銀魚自然孵化的成功率很低,容易受到底泥、溶解氧等因素的影響。銀魚的受精卵屬於沉性卵,依附在底泥表面孵化,如果底層缺氧或者底泥中含有毒害物質,銀魚卵很有可能無法順利孵化,導致整個種群全軍覆沒。
即便魚卵成功孵化,到了幼魚期也極有可能再遭劫難,遭到其他魚類的捕食,比如馬口魚、黃顙魚、翹嘴紅鮊、紅鰭鮊等肉食性魚類。因此,投放銀魚卵之前必須要先對肉食性魚類進行考察,其比例低於5%才適合移植銀魚,否則大機率會失敗。
如今的銀魚,為何備受質疑?
移植銀魚的初衷就是為了增加經濟效益,提高各地漁民的經濟收入,而銀魚也確實不負眾望,成了各地漁民的“搖錢樹”。漁民的錢包變厚了,生活變好了,但生態也開始顯現出負面影響。比如:物種入侵、危害土著魚等等,這些負面事件為銀魚招致了很多非議,甚至是強烈指責。
先說說大銀魚。大銀魚不僅會吞食浮游動物,還會捕食各種小型魚蝦,擊殺餐條、香魚、鳳尾魚、麥穗魚等小型魚類,導致數量銳減甚至種群衰亡。也有專家指出,銀魚會吞食土著魚類的魚卵,生態危害不容小覷。
太湖新銀魚所引發的物種生存危機事件,也同樣是屢見不鮮。上世紀80年代,雲南的滇池、洱海、撫仙湖、瀘沽湖等均移植了太湖新銀魚,短暫的甜頭之後卻接連爆出重磅新聞:各地的土著魚急劇銳減,滇池金線䰾、銀白魚以及撫仙湖的鱇浪魚幾乎被“趕盡殺絕”,在湖區一度絕跡。
鱇浪魚曾是撫仙湖的優勢土著魚,產量多達500噸,在引入銀魚之後,短短7~8年後鱇浪魚就走向了瀕臨滅絕。2002年,鱇浪魚的產量僅有1噸左右。一時間,“太湖銀魚吃絕雲南土著魚”的說法開始流傳開來,銀魚也因此背上了“土著魚殺手”的惡名。
值得慶幸的是,在研究人員的幫助下,雲南土著魚的人工繁殖技術被相繼攻克,最終透過放流的手段才得以“保種”。不過,這些事件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銀魚移植的利弊,尤其是與土著魚之間的矛盾。
2010年以來,銀魚的移植依然在繼續,但相比以往已更加謹慎,往往選擇在封閉的水庫中投放受精卵,避免過去的悲劇再度上演。比如在2014~2018年,黑龍江連環湖阿木塔泡和牙門喜泡的銀魚產量均獲豐收,基本穩定在300噸左右,而且也避免了物種矛盾,真正兼顧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總之,銀魚的移植既有利又有弊,關鍵還是要看人為控制。只要能在移植前加強引種安全評估,把好“生態關”,這一物種就能夠為人所用,成為創造財富的“聚寶盆”。
對於銀魚移植的利弊,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