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柄東指,天下皆春
細風先動柳,殘雪不藏梅。《江南立春》【宋·呂夷簡】
立春,又名打春、正月節。作為春天的第一個節日,立春的大部分活動都圍繞著“勸春”展開。在周代以至漢代,天子要親自前往京城東郊迎春,所謂迎春,就是迎接春天和春神句芒。到了後代,改由官員迎接。在民間,也有演春、拜春神、戴春花、打春牛、咬春、吃春盤等活動。及至今日,立春依然是人們較為關注的節氣之一。不過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迎春習俗也逐漸簡化為“吃”。對於北京人而言,立春的時候要吃炒合菜配春餅,又或者由面蠶演化而來的炸春捲。
雨水 2月18—20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
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即將到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正月中,天一生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這其實是古人對降雨的一種樸素認識。當然,雨水並不意味著一定會下雨,根據氣象資料顯示,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雨水前後降雪反而更多。在雨水之時,最為有趣的習俗是卜谷或者“佔稻色”,用稻米來占卜該年早稻的豐歉。在雨水前後,人們將稻米放入鍋中爆炒,爆出白色米花的數量越多,則意味著豐收。
驚蟄 3月5—7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驚蟄,最早叫“啟蟄”,後因避漢景帝劉啟的諱而改稱。這一節氣,顧名思義,與百蟲有關。伴隨著陣陣春雷,春意漸濃,沉睡的蛇蟲鼠蟻也都甦醒過來。在一些地區,有驚蟄全家吃梨的習俗。不過,驚蟄的習俗其實大多與驅蟲、殺蟲有關。俗語有言:“春殺一蟲,勝過夏殺一千”,人們會在家中沿著牆壁等邊緣撒些石灰粉阻擋蟲蟻進入,並用艾草燻趕家中的害蟲。對於農業生產而言,驚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標誌著春播的開始。
春分 3月20—22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春分日》【唐·徐鉉】
春分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在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等長,正所謂“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在這一天,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都有豎蛋的習俗,這是一種祈求吉祥的儀式。在中國,春分立蛋的傳統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傳說中,春分是一年之中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的一天。當然,天文學家認為,一年之中的任何一天都可以透過一些小技巧將雞蛋豎立起來。除了豎蛋以外,春分這一天的習俗還有很多,比如春祭,吃春菜,釀酒,祭祀耕牛和百鳥,放風箏等。
清明 4月4—6日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破陣子·春景》【宋·晏殊】
春雨過後,氣溫升高,天氣宜人,草木青翠,給人一種清爽、明淨的感覺,這便是清明的由來。今天提到清明,人們往往會想到掃墓、踏青等,這是因為清明在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與之時間相近的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禁火,祭奠祖先;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日子。在宋元時期,這兩個節日的習俗逐漸融匯於清明節氣,並由此演變成為合三者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日,延續至今。
穀雨 4月19—21日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詠廿四氣詩·穀雨三月中》【唐·元稹】
對於農桑而言,穀雨是個大好時節。作為春耕的重要時段,穀雨時要種花生、插紅薯、插秧、種玉米等;同時,穀雨也是採茶、製茶的好時期。穀雨的由來有兩個傳說,一個與倉頡有關,另一個則與牡丹仙子有關。穀雨祭祀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的習俗,以紀念玉帝以“天降穀子雨”作為倉頡造字酬勞。穀雨前後也是牡丹花開的時節,因此牡丹花又被稱為“穀雨花”,山東菏澤、河南洛陽等地會在穀雨時節舉辦牡丹花會。漁業地區會選擇祭祀海神,祈求來去平安,收穫豐足。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夏日田園雜興》【南宋·范成大】
立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這裡的“夏”指的是大的意思,也就是說,春天播種下去的作物現在已經長大了,進入了旺盛的生長期。在過去,立夏也被稱為“立夏節”,是天子祭祀炎帝、祝融的日子。在民間,人們會用新收穫的果實供神祭祖,比如蘇州就有“立夏見三新”之說。此外,立夏有吃蛋的習俗,對於孩子們而言,會在吃蛋之前,用這顆蛋進行“鬥蛋”,蛋頭勝者為“蛋大王”,蛋尾勝者為“蛋小王”。
小滿 5月20—22日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插秧歌》【唐·契此】
小滿一到,意味著夏天已然到來。在節氣之中,小滿時節充滿了溫暖與生機。此時,北方地區正值小麥由青轉黃;江南地區,水車、絲車、油車一派繁忙。農耕時代,“男耕女織”是典型的生產生活方式。在小滿前後,南方許多農村有祈蠶節,要祭祀蠶神,桑葚既是這一天的供物,也是這一天人們享用的果物。與此同時,郊外的菜籽成熟,農民還要忙著將其送到油坊榨油。在個別地方,小滿這天還有祭祀車神的習俗——這裡的車神,指的是水車之神,形似一條白色的巨龍。
芒種 6月5—7日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約客》【宋·趙師秀】
芒種是小滿之後的節氣,對於這一名字,曾有人提出質疑,二十四節氣之中,為何只有小滿與芒種不同其他,沒有“大滿”。有人認為,這一命名,可能和儒道觀念有關。芒種又稱為“忙種”“忙著種”,這一時節,是農民最為繁忙的時節,與其他節氣相比,芒種的習俗並不算多。農耕時代靠天吃飯,祈雨、祈晴活動自不可少。這一時期百花即將凋零,一些地方也會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表達對其感激之情。
夏至 6月21—22日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夏至避暑北池》【唐·韋應物】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二分二至”的說法。夏至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北半球白晝從此漸短。在宋代,夏至屬於“法定假日”,官員可以放假三天。夏至的習俗多以吃為主,比如江蘇等處吃豌豆糕,北京則吃生菜、涼麵,以降火開胃,謂之“冬至餃子夏至面”。浙江杭州喜歡吃烏飯,廣西吃酸粉、各種涼糕等,山東吃生蔥、黃瓜、煮雞蛋。夏至之後,便準備進入一年之中天氣最熱的時候了,故而從夏至開始,人們還要進行各種防暑、避暑。
小暑 7月6—8日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唐·武元衡】
暑代表炎熱,但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最熱的時候,所以稱之為小暑。相傳,小暑前夕,也就是六月初六,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因此,小暑前後,家家戶戶都會進行“曬伏”,將存放在衣櫃箱籠之中的衣物被褥等拿出來晾曬。小暑節氣的習俗同樣大多和吃有關,比如要食新——吃新米,嘗新酒祭祀五穀大神和祖先,喝羊湯,吃藕,吃芒果,吃伏面等。雖然夏季的暑熱讓人煩悶,但這些應季美食想來可以開胃解饞。
大暑 7月22—24日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司馬光】
要說天氣炎熱,還要數“三伏”。大暑正值三伏中的中伏,可謂熱力加倍,單是想一想,都會令人恍若已提前進入“上蒸下煮”的“蒸鍋”模式,也難怪被稱為是“苦夏”。消暑是大暑的絕對生活主題。正所謂“荷花蕩中夏日長,圍井乘涼話家常”,在沒有空調冰箱的年代裡,涼茶豆糕大蒲扇,井水竹榻冰西瓜,都成為了驅趕炎熱,消暑降溫的好幫手。在一些靠水而居的地方,俗稱“荷花生日”的觀蓮節,是大暑期間難得的戶外活動之一。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立秋日》【南宋·劉翰】
俗語說“一葉落而知秋”,這裡的葉指的是梧桐葉,在古代,“梧桐報秋”曾是一種宮廷儀式,意味著秋天的到來。在古人看來,立秋是夏秋之交的一個重要時刻。“立了秋,涼颼颼。”雖然依舊是盛夏,但此時的風不同於暑天,已浸染了冷意。度過“苦夏”之後,人們難免清減,到了立秋之時,就需要“貼秋膘”,特別是以肉貼膘。汪曾祺專門寫過一篇《貼秋膘》,言明北京人所謂“貼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文中還提到內蒙古也有“貼秋膘”的風俗,特指吃手把羊肉。
處暑 8月22—24日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處暑後風雨》【元·仇遠】
處暑是溫度變化的一個重要節點,在處暑之後,早晚的溫度下降已經很明顯了,一旦下雨,更讓人平添幾分蕭瑟之意。在迎來了處暑之後,南方和東南沿海等地方還要經歷一段炎熱的時光,也就是俗稱的“秋老虎”。但在北方,處暑之後,迎來的是秋高氣爽的好時節。隨著暑氣的消散,天上的雲朵也格外好看,此時與好友或家人到野外迎秋賞景,出行遊樂都是不錯的選擇。有諺語說“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說的是處暑要喝藥茶的習俗。
白露 9月7—9日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孟秋結束,仲秋開始,白露便到了。《詩經》中愛情詩《蒹葭》的起興,就開始於“蒹葭”“白露”。所謂白露,指的是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附著在樹木花草的葉子、花瓣之上的水滴,清晨時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得名“白露”。白露時節,蘇南和浙江過去有喝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老蘇州人要吃鰻魚,老南京人喜歡喝白露茶,福州則要吃龍眼,認為能夠大補身體。白露時節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打漁殺家》是活動期間的必演戲目,表現的是當地人對幸福生活的期盼。
秋分 9月22—24日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點絳唇》【宋·謝逸】
秋分同樣是晝夜平分的日子。早在周朝,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也就是說,在秋分時節,要祭祀月神。北京的月壇,建於明朝嘉靖九年,是明清兩朝皇帝祭月的場所。北京祭月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就是民諺所說的“男不拜月”,這一思想或與過去男尊女卑的觀念有關。根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天的,但不能保證每年的秋分都有圓月,於是將祭月節調整到了中秋。
寒露 10月8—9日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送十五舅》【唐·王昌齡】
露已寒涼,意味著時節已是深秋。古人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到了寒露之時,便要開始為冬藏做準備了。對於國家而言,積累了一年的案子,也需要在這個時候做個了結。待到寒露之時,大雁已經往南飛走了。因為氣溫波動劇烈,這個時間段的人們是最不好穿衣服的,可能今天剛把厚衣服穿上身,明天又在暖暖的陽光之下曬出了一身“白毛兒汗”。不過,時至深秋,倒是賞菊、賞紅葉的好時候。金秋時分,菊花盛開,端的是一派燦爛悠然。如果想要賞紅葉,便去香山。
霜降 10月23—24日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賦得九月盡》【唐·元稹】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此時樹葉已經枯黃,每有風吹過,便是片片飄落。霜降時候登高遠眺,是不少地方的習俗。又因霜降時節臨近寒衣節,掃墓也是這一節氣的慣例。柿子是霜降時的美食,過去的老北京人喜歡在四合院裡種植柿子樹,現在在老舍故居、梅蘭芳故居等處都可以看到。老北京人把霜降後的柿子叫“蜜罐兒”,如果存到冬天,還可以吃凍柿子。同樣好吃的還有板栗,這個時節走在街頭,買一袋糖炒栗子,熱乎乎地抱著隨走隨吃,也是別樣的享受。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立冬即事二首》【宋·仇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舊時,人們會在立冬這一天舉行祭祖祭天的活動,在感謝祖先蒼天之餘,用酒食來犒勞自己一年的辛勞。立冬也算是古代版的“教師節”,在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舉行拜師活動,學生們會在這一天去看望老師,一些老師也會設宴招待前來看望自己的學生。時至今日,北方很多地區還流行著立冬吃餃子的習俗,認為立冬不吃餃子,要凍掉耳朵,南方則會選擇一些膏滋、藥膳等進補。
小雪 11月22—23日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別董大·其一》【唐·高適】
小雪的到來,意味著寒冷冬季的真正開啟,當然,此時即便有降雪,地面上也不會留有積雪。此時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繁,北方降水跌入低谷,南方降雨相對較多,天氣陰冷潮溼。在小雪節氣前後,土家族人會開始一年一度的殺年豬活動,以吃刨湯迎接新年。所謂刨湯,就是由豬雜、肥肉、腦髓等食材,剁細加上糯米飯、豬血及花椒等香料,灌入小腸煮制而成。一些南方地區會將餈粑作為傳統節日祭品,或者開始加工臘肉等,臺灣地區則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
大雪 12月6—8日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夜雪》【唐·白居易】
大雪一定會下雪嗎?實際上,大雪節氣前後,真正降雪的區域並不多。大雪這個節氣,意味著自此以後降雪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倒不是說一定會下大雪。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小雪節氣之時,雪隨下隨化,而進入到大雪以後,地面便會出現積雪了。在過去,大雪節氣的來臨意味著氣候已經不再適合人們出行,居家的日子也格外難熬。但在如今,冬季變得好過很多,平日裡無論是上班、上學,還是呼朋引伴去雪地裡玩耍,都不會令人“望而卻步”。
冬至 12月21—23日
日光繡戶初添線,雪意屏山欲放梅。《十一月二十七日冬至》【元·朱德潤】
周代曆法中以十一月冬至為歲首,秦代沿用其制,漢代後冬至才和歲首分開,但民間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祭天是最為古老的習俗之一。它的源頭想必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古代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時期。唐代對冬至極為重視,冬至節儀被稱為“國之大典”,皇帝需要到長安城南郊的圜丘祭天,朝會群臣與各國使節,還會大赦天下等。在冬至這一天,普通百姓會求親訪友,闔家團圓,相聚飲宴。冬至時節,冰雪中的遊戲也頗受歡迎,比如打雪仗,堆雪獅子、雪人等。
小寒 1月5—7日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冬至》【宋·朱淑真】
對於中國大部分地區而言,小寒和在此之後的大寒,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日子。畫圖數九是黃河流域農家小寒前後頗有意趣的避寒方式,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書“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繁體字,每個字均為九畫。當然,九九消寒圖實際上是從冬至當天開始填充的,每日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筆,直到春天來臨。也有一些九九消寒圖為畫梅花等。一些地方會在小寒時節用膏方進補,舊時天津則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這種黃芽菜是用白菜芽做成的。
大寒 1月20—21日
際海煙雲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元沙院》【宋·曾鞏】
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不過,從歷年的統計資料來看,小寒可能才是一年裡氣溫最低的日子。大寒這一節氣臨近春節,因此有一個特殊的年俗,就是尾牙祭,過去在東南沿海以及福建一帶特別盛行。及至今日,很多公司會在年終的時候舉辦年會,其實就是尾牙祭這種習俗在當下的一種擴充套件和演變。
作者 | 何安安
編輯 | 宮照華 李陽
校對 |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