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特型演員的歷史要追溯到1978年上映的電影《大河奔流》。
因為時代原因,偉大領袖的銀幕形象是一個背影,且僅有一句臺詞:
“李麥同志,請你來和我們談談黃河的情況好不好?”
這已經是那個年代打破藝術“壁壘”的一次創作了!
而對周總理的描摹則相對豐富了很多。
影片籌備之初,周總理一角本來由趙丹出演,他化妝後的形象也與周總理相似。
但後來根據上級指示他被換下,話劇演員王鐵成頂替出演。
事實上,王鐵成塑造的周總理形神兼備,沒有辜負上級領導的信任。
王鐵成
後來,王鐵成與丁蔭楠導演合作,主演了傳記電影《周恩來》。
這部作品的橫空出世把周總理的藝術形象提到了新的高度,締造了偉人傳記片的巔峰之作。
王鐵成《周恩來》
王鐵成的表演渾然天成,出神入化,達到了形與神的高度還原,樹立了特型演員表演的又一標杆。
王鐵成之後出現了不少飾演周總理的特型演員,他們懷著對偉人的緬懷和敬畏之情投入到藝術創作中。
劉勁
如今比較活躍的劉勁、孫維民都是在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他們的表演也或多或少地有王鐵成的影子。
更年輕的董永也是受到王鐵成影響成長為特型演員的。
有意思的是,他的外形條件同時符合兩大偉人——周恩來與劉少奇,這也拓寬了他的特型演員之路。
01
董永本是河北省曲藝團的口技演員,一次聚餐時他被朋友誇讚長得像周總理。
他急忙趕回家,找來鏡子和周總理的照片對比,發現自己這張臉確實有些接近青年時代的周總理。
朋友的鼓勵和外形條件的“優越”讓他有了自信,並且從那時起,他開始下功夫模仿周總理。
董永(左)
作為口技演員,董永先是在表演口技的時候,末尾加上一段模仿周總理講話的“戲份”,結果場場博得滿堂彩。
與此同時,他的長相酷似周總理的訊息也不脛而走。
在一次話劇團演出中,有個話劇團的團長看中了他。
恰巧這個團有個話劇作品缺一個演周總理的,邀請董永去試妝。
造型師給他進行了化妝,一位英俊瀟灑、氣質出眾的周總理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
那一年他厚積薄發,出演了話劇《北大荒》,並在其中初次成功扮演了周恩來總理;
隨後,董永又在電影《宋慶齡》等作品中塑造了青年周恩來,收穫好評。
不過客觀地講,董永塑造的周總理雖然在外形上有幾分相似,
但“鄉土”味有些重,缺少偉人身上的那種瀟灑、靈動的氣質和魅力。
02
有意思的是,已經在民間小有名氣的董永又被評價長得像劉少奇。
一番簡單的化妝後,董永版本的劉少奇栩栩如生。
彼時,央視紀錄片《重生》正在全國範圍內海選特型演員,董永懷著試一試的心態參與進去,結果竟被選定為劉少奇的飾演者。
這讓他的特型演員事業迎來轉折。
紀錄片《重生》後,董永成為專職劉少奇的特型演員。
董永
近些年,他又在電視劇《熱血軍旗》、電影《遵義會議》《大會師》等作品中塑造了不同時期的劉少奇形象。
如今,董永在特型演員圈“遊刃有餘”,戲約不斷。
郭連文
當然,與前輩郭法曾、郭連文相比,董永對角色的詮釋還淺薄一些。
或者說,董永做劉少奇特型演員至今一直擔當配角,還沒有挑大樑的戲出現,這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表演的進步。
03
作為特型演員,董永和前輩們一樣長期處在“減肥、增肥”的路上,敬業精神值得敬佩!
電影《大會師》開機前一週,導演安瀾對董永的外貌較為滿意,但希望他臉部能再清瘦些。
這要求董永要在一週內迅速瘦身,要達到營養不良的那種效果。
為了塑造好長征時期的劉少奇,他在《大會師》開拍前就再沒吃過一粒糧食,僅靠兩個蘋果和一根黃瓜維持,加之每天長距離的跑步運動,短時間內體重就減了快20斤。
整個人瘦脫了相。
敬業精神加上不錯的外形條件,董永的特型演員之路會越走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