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羅說過,質疑是邁向真理的第一步。只有進行不斷地撥亂反正,我們才能無限接近真相。
越無限趨於完美和權威,就越是存在虛假和迷幻。
故事遭遇質疑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小學課本上的篇目,自我們小時候就耳熟能詳。
至今我們回憶起來,依然能夠想起書中描繪的那個勇敢、足智多謀的小男孩在同伴落水後所表現出來的,與在場的孩子都不一樣的鎮定自若。
他眼見落入缸中的同伴越來越奄奄一息,靈機一動抱起身旁的大石砸向水缸,救出了同伴,他的機智獲得了所有人的讚揚,從此成名。
而在他長大成人之後,那個當年的男孩也再一次以不同凡響之勢,寫出了流傳千古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
此外在史學界,他更出名的是與王安石變法過程中的新舊黨之爭,他率領的舊臣與之鬥爭數年,從而影響了北宋後續的走勢與發展。
所以至始至終,從未有人探詢過《司馬光砸缸》故事的真實性。因為它是出現在教材課本上的故事,一直以來教材就是權威的象徵。
而且加上司馬光其人在文學和政治上的作為,使得大家對這麼一個優秀的人,在他小時候做出解救同伴這樣有勇有謀的事情,沒有產生任何的懷疑。
但越是權威,越需要有人進行不斷修正。正巧有一人,替我們做了此事,他對這個故事提出了質疑。這個人,就是馬未都。
馬未都認為,司馬光當時只有七歲,怎麼就能抱起砸破水缸的大石呢?而且還要用大石把水缸砸破,缸的壁都非常厚,如果砸破的話是需要一定力氣的。
再一個是缸的製造技術是到了後面才有的,依據當時宋朝生產力水平,是造不出缸的。
而他的這一說法也引起了學術界的討論,因為馬未都並非尋常人,他也是對史料有一定掌握的,這樣的人說的話不能坐視不理。
收藏家馬未都
馬未都的名字可能有的人沒有聽說過,但如果是對古玩收藏一類的藝術感興趣的朋友,應該知道的名字。
他於1922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富裕家庭,父母皆是祖上有來歷,積攢了一定家業的人,在那個年代,他的媽媽就能吃上巧克力,足以證明家底的雄厚。
到他這一輩,也並沒有因為所謂的“富不過三代”的說法,而就此落敗,還是延續了從前的富貴。
而富貴人家的孩子總有那麼幾個閒情逸致的雅好,在下鄉插隊之後,他先是當了幾年機床銑工,而後實在是不感興趣,就投身於自己他熱愛的文學創作中去。
當1981年,馬未都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小說《今夜月兒圓》之後,就此一舉成名,成為了《青年文學》的編輯,他漸漸以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身份,走入眾人的視野。
隨後,在八十年代末他與王朔、劉震雲等人組建了“海馬工作室”,創作大量在當時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電視劇。
如《編輯部的故事》,在當時即使沒看過,都應該聽過這部劇的名字。
馬未都熱愛文學,但並未止步於文學。
在一段時間後,他逐漸開始對文物收藏又來了興趣。對於每一件藏品,他都想要挖掘其背後的故事,做到文史相統一。
到了九十年代,他的收藏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不論是陶瓷、古玩玉器還是古董傢俱都已經超過了千件。
對於文物的收藏,他也有一定的經驗,那時候收藏古玩等活動還沒有多少人做,許多人還忙著賺錢溫飽。
且因為戰亂流轉的古董,落在北京的小攤小販手裡的也不少,小攤小販對那些文物也沒有太多瞭解。馬未都憑藉毒辣的眼光,有時以超低的價格就能買到寶貝。
後來他還出過多部有關文物收藏的著作,以供後來者學習參考。於1996年,他成立了中國第一傢俬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而他在館中最喜歡的就是陶瓷玉器的珍藏,面對這樣一位在文史界都有一定名氣的人,且又對陶瓷等物有一定研究之人的質疑,確實需要重視起來。
後來在研究中,有學者發現對於缸這種大型陶瓷品的製作技術,確實是到了明代以後才有的,宋代確實沒有能力完成這樣的工藝製造。但這並不意味著,馬未都先生說的就是真的。
真相水落石出
故事的原文其實是:“光持石擊甕破之”,所以司馬光當時是砸了甕,然後把小夥伴給救出來的。
而甕在宋朝的作用和樣子都和缸是差不多的,只不過缸壁厚,開口小,難以被砸碎。而甕壁薄,開口大,容易砸碎。所以如果是甕的話,司馬光一個孩童抱起大石砸破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到了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沒有甕這個字了,都是把缸和甕混為一談。所以原文句子被現代人一經白話文翻譯,也就成了“司馬光砸缸”而非“司馬光砸甕”。
而甕的出現則可以追溯到唐朝,在武則天時期,因為著名的兩個酷吏周興和來俊臣,他們倆在討論酷刑的時候,周興就說了一個自己研究的酷刑:把受審之人放在架了火熱的甕中炙烤,還怕他們不招?
隨後,來俊臣就周興的方法用在了周興身上,對他說,“那就請吧”,以此也衍生出了“請君入甕”的成語,足以證明甕的存在。
到這裡,大家應該也就明白,司馬光砸缸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他砸的並非我們當代人意義裡的缸,而是那個時代被當做缸使用的甕。
故事的真實性還是有的,只不過存在偏差。
結語
馬未都老先生提出質疑也並非毫無根據,且他的這次質疑,也是為文學和史學界做出了貢獻,更加完善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他細緻入微,善於提出質疑的做法是值得每個人去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