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國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人們對口腔的保健意識也隨之增強。在老一輩人中,能夠注意口腔保健的人是少之又少。但在現在的城市中,口腔醫院、口腔診所隨處可見,充分說明了人們意識到了牙齒健康的重要性,並將牙齒保健放在了生活的重要位置上。
在人的一生中,牙齒會經歷許多階段,幼兒時期乳牙換恆牙,到了中老年還會面臨牙齒脫落的問題。一口好牙是能夠享受美食,提高生活質量的前提。經常在電視上或生活中可見,牙齒全部或部分脫落的老年人,進食非常困難。
家中長輩也會經常叮囑,從年輕時就要保護好牙齒,等老了如果牙齒不好,吃什麼東西都咬不動,太受罪了。確實只有牙齒健康,吃東西才會更香。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牙槽骨會發生老化,牙齒逐漸變得鬆動,出現掉牙現象。在人的一生中,掉牙會發生在什麼時候?牙齒脫落後有什麼注意事項?今天就講講關於牙齒的相關知識。
一、牙齒疾病、病因、症狀
食物能夠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是我們身體每日所需。食物進入口腔後,經歷的第一件事就是被牙齒咀嚼,儘可能分解成細渣,然後進入食道,之後進入胃部進行深度消化,然後轉運到身體各臟器。牙齒是一種堅固的組織,負責咀嚼、分解食物;是減輕胃腸負擔的關鍵所在,生活中一定不可忽視牙齒的重要性。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不重視清潔牙齒和維護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就會導致出現多種牙齒問題。牙齒同樣是身體的重要器官,看似比較堅硬和特殊,不像其它器官那樣柔軟,但如果不能好好愛護,就會出現牙齒問題,同樣會給生活帶來困擾。
牙齒的主要成分是鈣離子,當身體缺鈣時,就會造成牙齒敏感,出現鬆動。鈣質攝入不足和年齡增長導致的鈣流失,都會使身體處於缺鈣狀態。身體缺鈣會誘發多種疾病,如夜間小腿會抽筋,走路時膝關節無力,牙齒出現鬆動等,出現這樣的情況要及時補鈣,多曬太陽以促進鈣吸收,也能防止牙齒鬆動。
很多人都有過牙齦出血的經歷,許多人只是簡單地認為,牙齦出血是由於牙刷過硬、或刷牙過度而導致的,當然並不排除這樣的原因。如果更換軟毛牙刷後,還是會經常出現牙齦出血的情況,就要引起重視。造成牙齦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體內激素水平過高造成的牙齦出血現象比較常見。
除此以外,肝功能下降會導致凝血機制出現障礙,引發牙齦出血;患有血液系統疾病,也會導致牙齦出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白血病等;如果牙齦出現持續出血現象,同時伴有經期延長、高熱、淋巴結腫大,鼻出血不止等情況,不要耽誤,一定要儘快到醫院排查出血原因。
很多人睡覺中有磨牙的毛病而不自知,半夜聽到磨牙聲,還會有些驚悚。磨牙的發生與很多原因有關,不潔食品進入消化道,如果出現寄生蟲感染,夜間就會出現磨牙現象;日間情緒過於緊張、或工作壓力過大時,夜間睡覺時也會出現磨牙現象。持續磨牙狀態會損傷牙釉質,要到醫院排查病因,進行針對治療,或帶磨牙墊來保護牙齒。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引起牙疼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由於牙齒本身疾病,如牙髓炎、齲齒或牙周炎等。牙病的發生和日常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口腔是否做到徹底清潔有關。另外,上火、心臟病、糖尿病也會引起牙痛的症狀。出現牙痛後,要找到真正的原因,不可盲目使用止痛藥物自行治療。
牙結石是常見的牙齒疾病,跟個人口腔衛生的維持有重要關係。生活中不及時清潔口腔衛生,會導致牙結石增多;許多地方水質過硬,生活在這樣的地區,容易造成牙結石的發病率的升高;糖尿病患者口腔唾液含糖量高,適合細菌生長、繁殖,容易出現牙結石。牙結石的出現會壓迫牙齦逆向生長,導致牙齒變長,久之會出現牙齒鬆動、脫落。
二、牙齒出現問題的應對策略
牙齒雖然質地堅固,但如若不好好愛護,也會出現問題。生活中,我們要早晚刷牙至少兩次,飯後要及時漱口,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留,防止細菌感染;發現口腔疾病要及時治療。只有好好呵護牙齒,牙齒才能為我們提供良好的服務。
齲齒是一種細菌性疾病,發病率高。隨著病情進展,會逐漸破壞牙齒的硬組織,形成齲洞,最後導致牙冠完全消失。齲齒還會引發牙髓炎、根尖周炎、頜骨炎等疾病,嚴重時還會誘發關節炎、心膜炎和多種眼病等全身性疾病。
食物中的糖分可以為口腔中細菌的生活和活動提供所需的能量。由於糖分的攝入會使人身心愉悅,所以許多大人和小孩都喜歡吃,又不按時刷牙,日積月累就容易形成齲齒。利用刷牙時間對自己的牙齒進行經常性檢查,如果發現齲齒要及時就醫治療。
牙齦炎是常見的口腔疾病,患者會出現牙齦腫痛的症狀,嚴重時周圍組織會迅速出現紅腫,影響食慾和睡眠,降低了生活質量。牙齦腫痛與上火有關,經常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導致上火,還容易出現口腔潰瘍,這時可以選擇服用消炎、下火藥物進行治療。
由於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不正確,導致很多現代人出現牙周疾病。如挑食導致身體缺乏維生素和蛋白質。創傷性咬合是導致牙周病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會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導致牙周病出現。
菌斑是牙齒表面的微生物,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不能用水沖掉。發現牙周病要及時治療,牙周手術是一種比較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可以穩固鬆動的牙齒,不會影響正常的咀嚼。同時可以結合修復治療,改善牙齒鬆動、無力等情況。
當牙齒表面形成牙菌斑及沉積物,不能用牙刷及時祛除,就會演變為牙結石覆蓋於牙齒表面或位於牙齦和牙體結合處。牙結石容易吸收大量細菌毒素,妨礙口腔衛生的實施。發現牙齒出現牙結石後,可以選擇到正規的口腔診所進行超聲波洗牙治療。
三、老年人的掉牙時間和牙齒脫落後的注意事項
孩子一般會在七八個月時長乳牙,到了一定年齡,乳牙脫落,恆牙萌出。老年人掉牙沒有嚴格的年齡界限,掉牙的具體原因也有很多種,病理性掉牙居多,如齲齒、牙周炎等;也會受全身其它疾病因素影響,例如糖尿病、自身口腔的酸鹼度、唾液分泌量等,都是促進牙齒缺失的原因,年齡因素反而是次要因素。
由於缺乏口腔健康知識,許多人對牙齒清潔有許多誤區,認為洗牙會傷害牙釉質。許多人潔牙後出現了牙齒敏感、牙齦出血、牙縫變寬、牙齒鬆動等症狀,其實這些都是清潔牙齒後的正常現象,越是不按時清潔牙齒,導致出現的症狀越明顯。牙結石的存在會加重牙周病,造成牙齒鬆動。
衰老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會面臨掉牙的問題。牙齒脫落後,進食的食材受到限制,許多堅硬的食物,不能被牙齒充分咀嚼,時間久了,脾胃也會出現問題,降低了生活質量。所以我們要做好牙齒脫落期間的生活護理,將傷害程度降至最低。
遇到牙齒脫落的問題,要積極應對,不要認為只是掉了一顆牙,無關緊要。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整口牙齒出現變形。牙齒脫落一顆時,要及時補牙,因為牙齒脫落後會有間隙,如果不及時補充這個間隙,周圍的牙齒逐漸會向空缺處靠攏,導致間隙周圍牙齒逐漸出現鬆弛、脫落。口腔中如果空缺牙齒,還會影響日常飲食和吐字發音。
如果牙齒脫落超過一定數量,就要按照醫生的建議佩戴假牙。很多老人認為佩戴假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戴假牙後不好咬東西,吃飯不香,於是對戴假牙產生抵抗心理。但隨著牙齒流失數量增多,會嚴重影響日常進食質量,久之身體會出現營養不均衡等嚴重後果。
即便已經開始出現牙齒脫落的情況,生活中仍然要注意口腔衛生的維護。口腔中殘留的細菌和微生物,會附著在沒有牙齒的地方,導致出現牙齦感染、牙周疾病等,還會出現牙齦紅腫、口腔潰瘍等病變。如果老年人已經開始掉牙,更要注重口腔衛生,定時清潔口腔,還要遠離重口味等不健康的食物。
牙齒脫落是中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是衰老的一種表現,也跟生活、飲食習慣有關。生活中要積極預防牙齒脫落的過早發生,如果已經出現牙齒脫落的現象,也要重視起來,積極採取措施進行補救,在最大程度上保護身體健康。
四、日常牙齒保健常識
牙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現代,牙齒不僅是享受美食的保證,還是重要的社交法寶,一口漂亮的牙齒是優雅、美麗、自信的標誌,極大程度提升了個人魅力值。許多人已經將愛護牙齒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中。早晚刷牙兩次是必須的,進食後要及時漱口,清除口腔殘留物,保持口氣的清新。
正確的刷牙方法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前提條件,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點:牙刷要豎著牙縫刷或旋轉著刷,著重清除牙齦邊緣和牙縫處的菌斑;每次刷牙時間,至少要保證在10分鐘以上,刷牙過程要認真,不要為了刷牙而刷牙,要儘量照顧到口腔中的每一個細節。
為了防止細菌的滋生,牙刷要定期更換,至少每三個月必須更換一次,每次將使用過的牙刷頭向上放置,乾燥儲存;可以選擇含氟牙膏,使用消炎牙膏要定期更換牙膏種類;利用刷牙時間,充分觀察口腔及牙齒,以便能夠儘早發現牙齒問題,家長要做好孩子牙齒健康的監督工作。
孩子口腔正畸,要選正規的醫療機構;做好定期口腔檢查及洗牙安排,深入清潔牙菌斑與牙結石;飲食中要多吃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少食或不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發現齲齒要積極治療,及時修復缺失的牙齒,保持牙齒的穩固性。牙籤使用過多會讓牙縫變寬,塞牙時儘量使用牙線進行清潔。
經常做牙齒保健,可以增強牙齒穩固性,延緩牙齒脫落時間,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方法——叩擊牙齒法。具體操作是:上下牙相互輕輕叩擊數十次,所有牙齒要儘量接觸到,用力不要過大,每次叩三十下,早晚各一次。日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適量增加叩擊時間和次數。這樣做能夠有效增加牙齒穩固性,加強咀嚼力,促進消化。
小結
牙齒叩擊法簡單實用,利用空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想要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不防行動起來吧。牙齒會陪伴我們一生,一口好牙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關鍵所在。牙齒脫落沒有具體的年齡指徵,遇到牙齒問題要及時發現,積極治療,就可以儘量延緩牙齒脫落的時間。
生活中要減少各種導致牙齒致病的危險因素,控制甜食、甜飲料的攝入量,降低唾液和齒間的酸度,減少齲齒的發病率;儘量戒菸酒,避免進食過燙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時拔除殘留的牙齒殘根,祛除不良修復體,減少慢性不良刺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