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講了黃膘豬,這次講講紅膘豬。
正常的膘(脂肪)應為乳白色。紅膘豬,即皮下脂肪由於毛細血管充血、出血或血紅素浸潤所致,其主要特徵是豬肉肥膘呈淡紅色或粉紅色,嚴重者似鐵鏽紅色,一般多見於豬的皮下脂肪,嚴重者豬面板也呈現明顯的紅色。
屠宰後發現膘是紅色的,應針對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和確定產品的處理方式。從產生的機理上可分為病理性紅膘和非病理性紅膘。
病理性紅膘主要是由於生豬在感染疾病後(如急性豬丹毒、豬肺疫、豬瘟和豬副傷寒),皮下脂肪組織充血,屠宰後呈現皮下脂肪發紅,淋巴結出血。如急性豬丹毒的生豬屠宰後皮下脂肪呈桃紅色,用刀切之毛細血管出血浸潤,表皮呈瀰漫性炎性充血,即全身性面板充血,呈現一片紅色, 俗稱 “大紅袍”。對呈現病理性紅膘的生豬屠宰產品應結合胴體、內臟病理性表現做綜合性的判定,一般應在檢疫部門的監督下進行無害化處理。
非病理性紅膘主要為受外界刺激或加工過程操作不規範導致的,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
(1)應激反應導致的:長時間高溫條件下的暴曬、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下、生豬宰前缺乏靜養等造成的區域性或全身皮下脂肪發紅,相關淋巴結充血,其他組織器官無變化,冷卻後紅色漸褪。此種情況下,輕微的可不受影響出廠,嚴重的應做分割加工處理。
(2)加工操作不規範導致的:生豬在趕豬過程中,用棍棒打傷生豬;屠宰過程中麻電的方法、時間和放血的方法不對,造成放血不全引起的皮下脂肪發紅。此種情況下,輕微紅膘的胴體應進行區域性修割或做分割加工,含有紅膘的組織進行無害化處理。
(3)死豬冷宰導致的:生豬死亡後,血液沉積,血管內有大量紫黑色的淤血導致的。按照生豬屠宰相關規定,死豬是嚴禁屠宰加工的。因此發現有死豬冷宰的,屠宰後的產品全部應做無害化處理,並且屠宰場要對相關人員嚴肅處理,必要時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