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交話語體系中,召回大使是直接有力的外交警示,美國屢屢以此外交警示加之俄羅斯,歐盟也動不動以此威脅我國。
但誰都沒想到,身為西方陣營旗手的法國,會向“盟友”美國、澳大利亞,祭出召回大使的大招。
就在日前,由於澳大利亞放棄與法國2016年以來開展的潛艇專案,轉而投靠美國,使得法國蒙受560億歐元損失,法國總統馬克龍一聲令下,法國召回了駐美國和駐澳大利亞大使。
在西方陣營裡,這是“異常嚴重”的外交警告,顯然,美國背後捅一刀、搶生意的行徑,激怒了法國。
而這一次外交事故,也徹底把西方陣營的內亂真相,曝光於列國的眼皮底下。
在此之前,西方陣營裡,歐洲各國對美國再不滿,也多是暗戳戳地內涵幾句、或者偷偷摸摸地向中俄示好,這樣直截了當的外交行動,還是第一次。
西方陣營怎麼了?危機已到來?
從國際關係學的角度來判斷,西方內亂確實在加劇,但法國的生氣,不過是“演戲”。表面上的西方內亂是真的,實際上的一場利益雙簧戲,也是真的。
其一、聯盟的本質:利益聯盟
西方陣營的概念,是從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簡單來說,就是相對於蘇東陣營的社會主義陣營存在的資本主義陣營。
既往的數十年時間,在“公敵”蘇聯的“紅色警戒下”,西方陣營已演化成一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聯盟。
但冷戰結束後,這個聯盟的本質,已經發生根本變化。
簡單來說,在冷戰期間,這個聯盟的本質是意識形態聯盟,聯盟的基礎邏輯是對抗社會主義形態,聯盟原則則是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共同認同。
蘇東劇變之後,蘇聯解體,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勢微,西方陣營的聯盟,也不再以意識形態為核心感召,而更易為利益。
說白了,現在的西方陣營,本就是一個利益聯盟,而非意識形態聯盟。利益讓這些國家暫時綁在一起,也就自然可以擊垮這個聯盟。
其二、國家的衝突:“分贓不均”
法國這一次的外交警告,並不是改邪歸正,並不是反抗美國的霸權主義,根本上,還是分贓不均——
自己的利益蛋糕,被美國人偷吃了。
但這種利益衝突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特朗普主政美國時期,美國已薅了盟友不少羊毛,比如對德國汽車加徵關稅、比如對法國紅酒加徵關稅,變相地盤剝盟友,引發歐盟不滿。
少壯有為的馬克龍,當時就嚴厲批判特朗普搞孤立主義、逆全球化,甚至於,還曾經留下“北約已經腦死亡”的著名論斷。
再往前推,華為遭美國製裁時,一本法國人的書暢銷全球——《美國陷阱》。
這本書,是法國人皮耶魯齊,以親身經歷揭露美國政府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而被打擊的物件,便是法國王牌企業阿爾斯通。
換句話說,這一次的外交警告,是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風起於青萍之末,美國被回擊,不是這一次的背信棄義,而是背信棄義成性、把法國逼急了。
然而,利益的衝突,消弭起來,又是異常容易,不外乎兩個字:利益。利益問題,利益解決。
法國發脾氣的深意是什麼?不還是要回利益蛋糕嘛——這依然是一個可以被收買的國家,表面的生氣,不過是抬高身價罷了。
其三、歐洲與美國
從更宏觀的地緣政治視角來看,法國這次與美國的叫板,也是歐洲與美國的對壘。
或者我們可以說,是歐洲國家與五眼聯盟的對壘。
從英國脫歐,到加拿大投誠美國,再到澳大利亞與美國捆綁,已經讓西方陣營的分裂,一目瞭然。
大體來看,分裂出了兩個“派”——一個是由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組成的歐洲陣營,及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構成的五眼聯盟。
對西方歷史瞭解深入的朋友,對這個分裂並不陌生,英國的光榮孤立傳統,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了。
當然,在整體性的分裂之外,還有個體性的分裂,簡單說,西方陣營的國家,對東方的態度,也根據各國不同環境、不同利益訴求,各有不同。
分裂是存在的,利益的粘合效應,仍舊是存在的。以目下來說,法國對美國的叫板,仍是博弈的組成部分,遠沒到西方陣營分裂之時。
但馬克龍的算盤落了空呢?美國不願意出讓利益呢?
說到底,任何一個沒有主義、沒有思想、沒有操守的聯盟,單靠利益捆綁著,說到底,就是一個鬆散的加盟公司,終究,逃不了分裂與消亡。
法國的“亮劍”,只是開始,我們靜待後續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