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藝高超的人,膽量往往也大。自由足球評論員劉建宏,曾是央視金牌主持人之一,解說過世界盃、歐洲盃等足球重大賽事,對世界足球有十分犀利的見解。近期在一檔節目裡中,劉建宏直言不諱批評中國足球:“中國足球就像是中國體育臉上的一道傷疤,未來20年的時間裡面,幾乎是毫無希望。”
劉建宏之所以說出這番失望之言,最核心的原因是,中國足球沒有一個真正成熟的青訓體系。儘管足協已啟動規劃政策,並且世界盃也實現擴軍,國足有機會再次踏入世界盃決賽圈。但從足球整體實力發展角度來講,青訓才是保持長盛不衰的核心。唯有建立成熟穩定的人才體系,才能源源不斷地向聯賽,包括國家隊去供給優秀球員。
但凡瞭解一丁點足球,都知道青訓重要性,可中國足球就是沒有成熟體系。為什麼?急功近利是劉根宏給出的答案:“過去30年時間,幾屆足協都在提抓青訓,但事實上沒有一屆班子,願意真正花精力建設青訓。當然,這其中有職權範圍的限制。”劉根宏沒有直接說透,但你我心知肚明,重壓之下必然先追成績:拿到亞洲盃名次、闖進世界盃賽圈,或許比建設未來更有“含金量”。
講到這裡,必然有朋友要罵罵咧咧了。其實吧,也不能全怪“上面”。青訓就好比造房子,涉及土建、水電和泥水等數十個專案,以及成百上千的人。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哪一個人員偷懶耍滑,都會影響修建程序,又或是造出危房。前些年,足協大力推廣足球特色學校,建設校園足球擴充人才儲備。結果呢?不少發達地區的特色學校,合作不到三年便被摘牌,其中緣由不言而喻。
所以這是要給“上面”洗白?倒也不是!毒sir這裡想要講的是,足協必然要傾力發展青訓,但想要全方位振興中國足球,還需要施加其他手段。重振足球價值感,或許就是重點改革物件。
全運會男足U20組決賽,新疆隊負於浙江隊屈居亞軍。賽後隊員掩面哭泣,主教練帕爾哈提也是語帶哽咽,連說對不起。這一幕讓我非常感動。在中國足壇,還能這樣為失敗動容的人已經不多了。正所謂不曾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不曾為失敗哭泣的人,也不足以談足球。
以足球為職業的人,無論出於什麼目的踏入足球圈,都應該保持對足球的熱愛之心。可惜不少人不少人在職業賽場中被異化,他們不在乎輸贏,只在乎得失。對榮譽已漠不關心,唯一能刺激他們的是獎金。利益消磨了他們追逐足球的初心,於是面對失敗無動於衷,輸球道歉都不會說,更別提掩面哭泣了。
最令人遺憾的是,這種無所謂榮辱的足球觀,已蔓延至青少年群體。早些年,一段小球員哭訴影片爆火社交網路。“北京晚報百隊杯”U9年齡段的一場小組賽,上半場被對手踢進5球的球隊小隊長,中場接受訪談時痛哭流涕,稱“三個傻子跟我一起踢球”。而與他一起踢球的隊友,面帶笑容稱“難過但不至於像他那樣”。
雖然這只是個例,但又怎能不說是普遍現象。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段子,說的是中國球員輸球的後的標準動作:抱頭蹲地罵幾句,起身狂吐兩唾沫,然後面色凝重黯然退場。這當然是球迷的調侃之話,可藝術來源於生活,段子又何嘗不是!沒有人不愛自家球隊,可中國足球實在傷人太深。打不贏、踢不好,我們可以捲土重來。某些人精神層面麻木不仁,這種職業狀態只會讓人感到絕望。
面對失敗若無其事,面對獎金喜笑顏開。對足球沒有敬畏之心,中國足球談何崛起!所以抓青訓的同時,一定要積極樹立正確的足球榮辱觀。大家願與足球“共生死”,中國足球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