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楊振寧與國民黨高階將領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結為夫妻。作為國民黨43名主要戰犯之首,杜聿明長時間在北京的戰犯改造所接受改造。杜聿明被特赦後,中美關係一度劍拔弩張,遠在海外的楊振寧與杜聿明見面也難上加難。
1971年,楊振寧穿越重重阻礙回國,與杜聿明相見。楊振寧稱呼杜聿明,卻還是杜先生。
年輕有為,結識杜聿明的掌上明珠
楊振寧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小學習成績優異,立志成為一名科學家。1942年,楊振寧從西南聯大的物理系畢業,成為清華大學的研究生。1944年,楊振寧來到西南聯大任教。
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當年是西南聯大的學生,同時也是楊振寧的學生。那年,杜致禮處在最好的年華,青春洋溢,亭亭玉立,知書達理。
對於楊振寧這樣的高材生,杜致禮也是十分崇拜。遺憾的是,不久後楊振寧以清華大學僅有的留美公費生的身份,踏上了前往美國的郵輪。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尚未宣之於口,便被迫分離。
1949年,楊振寧已經在美國度過五年的時光。聖誕節當天,楊振寧在朋友的陪伴下來到了一家中餐廳,卻意外與自己當年的學生杜致禮相遇。
楊振寧驚喜不已,與杜致禮寒暄一番,得知杜致禮也來到美國留學,他內心暗喜。當年西南聯大的相處已經在楊振寧的心中播種了感情的種子,如今再次相遇,楊振寧將其作為上天的饋贈。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楊振寧與杜聿明確定了關係。1950年,兩個人在普林斯頓舉行婚禮。
杜致禮與楊振寧走進婚姻殿堂時,就曾經告知楊振寧自己父親的特殊身份,楊振寧並不在意。恰恰相反,婚後的楊振寧儘自己所能幫助杜致禮的家人,與杜家產生深深的羈絆。
與杜家的羈絆
1949年,杜聿明被俘虜,在戰犯改造所接受改造,夫人曹秀清一直沒有得到訊息。曹秀清反覆向國民黨當局打聽丈夫的下落,得到的回答都是:“杜將軍已經被人殺害。”
1949年5月,國民黨官員來到曹秀清的家中,代為傳達訊息:蔣介石即將把曹秀清和孩子們帶到臺灣,如此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曹秀清別無選擇,只能依靠於國民黨。自此,曹秀清開啟了在臺灣的艱難生活。
杜聿明已然是敗軍之將,臺灣當局對曹秀清一家人的態度也十分冷漠。曹秀清曾多次向國民黨反映情況,卻始終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曹秀清孤身一人撫養孩子,生活已是捉襟見肘。
杜聿明的長子杜致仁,自小勤奮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得知這一訊息,曹秀清左右為難,於杜致仁而言,國外留學是極好的機會。然而國外學費昂貴,曹秀清也承擔著極大的壓力。
後來,杜致仁考取獎學金,加之曹秀清向臺灣銀行申請貸款,他才如願前往美國讀書。定居美國的杜致禮知曉弟弟面臨困境,她經常在杜致仁放假時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減少日常花銷。
對於妻子的決定,楊振寧也表示全力支援。在杜致禮和楊振寧的幫助下,杜致仁勉強度過了三年的時光。
然而不久後,臺灣銀行突然要求杜致仁償還所有貸款,那時杜致仁已經借款高達7000元。7000元並非小數目,彼時楊振寧還是無名小卒,他與杜致禮只能在吃住上幫助弟弟,至於籌集學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於杜致仁而言,想要一次性償還借款,幾乎是天方夜譚。
接到訊息時,杜致仁正借住在姐姐杜致禮的家中,他急忙給母親寫信,拜託她設法籌錢。杜致仁相信,只要能堅持到畢業,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萬般無奈下,曹秀清只能向蔣介石借款,卻只得到了1000元補助,分兩年發放。曹秀清將得到的500元支票寄給兒子,希望能夠解決燃眉之急。
杜致仁看到支票時,情緒已然崩潰。杜致仁央求姐姐和姐夫為自己找一份兼職,楊振寧夫婦便答應了下來,杜致仁的情緒這才逐漸穩定下來。
當天晚上,杜致仁將房門反鎖,再未出來。第二天中午,杜致禮叫弟弟起床,房內無人應答。楊振寧破門而入,卻發現杜致仁已經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藥,沒有了氣息。
1956年,在僅剩一年就從哈佛大學畢業的情況下,杜致仁自殺於杜致禮與楊振寧的家中。弟弟去世後的第二年,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獎,取得了豐厚的獎金。而沒能在經濟上給予弟弟幫助,成為了伴隨楊振寧一生的遺憾。
與選擇依靠蔣介石的曹秀清不同,接受改造的杜聿明卻是另外一番光景。在戰俘改造所,政府並沒有歧視、虐待杜聿明,反而對他給予了更多的人文關懷。
杜聿明經過長年的戰爭已經疾病纏身,人民政府用轎車接送他出入醫院,精心為他治療,治好了他多年的隱疾。
我國政府花費重金前往香港、澳門等地區為杜聿明購買稀缺藥物,而那時中國自身的經濟狀況也不容樂觀。
為了幫助杜聿明儘快恢復,政府專門為他開小灶。人民生活水平尚且不高的情況下,杜聿明卻經常可以吃到紅燒帶魚、燒雞等昂貴的食物,每天一磅牛奶,更是必不可少。在政府的悉心照料下,杜聿明的身體得以恢復,思想也悄然發生改變。
與此同時,在人民解放戰爭中率領部隊起義的程潛,張治中等人都得到了政府的妥善安排,這些人先後前往探望杜聿明,讓杜聿明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拋棄過去,重見光明
1957年,當楊振寧還是普通學者的時候,周總理就已經拜託從美國回國的張文裕代替杜聿明傳遞信件。
不久後,在臺北的曹秀清突然收到了杜致禮和楊振寧的一封信,信中含蓄地說道:“您的老朋友與我通訊了。”此時曹秀清意識到,楊振寧口中的老朋友,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杜聿明。得知杜聿明在北京安好的訊息後,遠在臺灣的曹秀清等人,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地。
曹秀清深知臺灣已然斷絕與中國大陸的聯絡,只有前往美國,才有機會見到杜聿明。曹秀清向臺灣當局提出了申請,遭到拒絕。
不久後,國民黨釋出宣告:杜聿明的妻子、兒女不得再離開臺灣!曹秀清十分悲痛,卻還是一直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同樣在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訊息傳到北京,周總理決定派遣代表團對楊振寧夫婦表示祝賀。
而前往瑞典的代表團,只有兩個人:張文裕與夫人王承書。張文裕曾經是楊振寧的老師,與楊振寧夫婦也相熟。
前往瑞士的張文裕在啟程之前,按照周總理的指示,先來到了北京功德林,告訴了杜聿明這個好訊息。同時張文裕希望杜聿明能夠為楊振寧寫一封親筆信。
杜聿明得知女婿獲得如此殊榮,不僅為由衷地為楊振寧感到高興,同時也對這個女婿非常欣慰。於是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提筆為楊振寧寫了一封簡短的祝賀信:
親愛的寧婿:我祝賀你獲得諾貝獎金。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杜聿明即草
寥寥數語,人們卻能從杜聿明的筆觸中感覺到驕傲。
在頒獎儀式的現場見到了楊振寧,張文裕將杜聿明的信件交給他。楊振寧看到杜聿明的信件,十分開心,為他寫了回信,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與此同時,楊振寧同張文裕說:“岳父的關懷,讓我十分感動。”
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訊息傳出後,國民黨當局對曹秀清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此前蔣介石將曹秀清一家接到臺灣,無非是想將這8個人作為人質。楊振寧一炮而紅後,蔣介石得知曹秀清與楊振寧的關係,也將她奉為座上賓。
某天,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突然要接見曹秀清,曹秀清乘坐專車前往蔣介石府邸。剛剛進門,蔣介石與宋美齡便熱情地出門迎接。
蔣介石先是假裝無意地詢問曹秀清的日常生活,不久之後,便專注於詢問楊振寧的事情。曹秀清抓住機會,再次同蔣介石提出了自己想要前往美國的要求。
蔣介石聽到此訊息大喜過望,立刻批准,“楊振寧和李政道都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是為國爭光”。在蔣介石看來,利用曹秀清將楊振寧爭取到臺灣,將是國民黨的福音。
最終,曹秀清得到了臺灣當局的探親許可,為期半年,如果遇到了特殊情況,可以延長6個月的時間。如果曹秀清逾期沒有回來,將會被處以鉅額罰款。
為了防止曹秀清徹底離開臺灣,蔣介石不允許她帶任何子女,甚至親自為她尋找了兩個人做擔保。如果發生了任何問題,擔保人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在楊振寧的妥善安排下,曹秀清來到了美國。好不容易逃離臺灣的曹秀清已經不願意再回去,楊振寧為她辦理了長久居住證,曹秀清在美國度過了6年的時間。
儘管身邊有女兒、女婿的陪伴,曹秀清從未放下對遠在中國的杜聿明的思念,與此同時,杜聿明同樣也記掛著在美國的夫人。
1959年,杜聿明經過多年的改造,已經改頭換面,得到特赦。在戰犯改造所中,杜聿明表現優異,他成為了縫紉組的組長,自己親自動手,為其他人制作冬天的衣服。
在此過程中,杜聿明真正體會到了為人民服務的樂趣。為了幫助戰犯管理所省錢,杜聿明還親自率領其他人,用碎布製作了上百把拖把。幾年的時間裡,杜聿明多次受到了戰犯管理所的表揚。
蔣介石與杜聿明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走出了戰犯管理所,此後每年,杜聿明都將12月4日當作自己的重生日。杜聿明笑稱:“十年揚州一夢”,而今夢醒,心向光明。
1960年,杜聿明受邀來到一個宴請英國外賓的宴會。席間,周總理向英國人介紹杜聿明,說:“他同陳毅打過仗。”英國人詢問最終誰獲勝,周總理指著杜聿明說:“他獲勝了。”
得知杜聿明的軍隊有100萬人後,英國人點點頭,100萬的軍隊,確實不應該被打敗。而杜聿明卻故作委屈地說:“陳毅元帥後來有200萬軍隊,因為我手下的人,最終都跑到他那裡去了。”
杜聿明出獄後為妻子寫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夠回到中國,回到自己的身邊。杜聿明在信中說道:“我現在很好,家中有一臥室、一客廳、一辦公室。我重新認識了共產黨,要和共產黨一起工作。”
1961年,中國共產黨不計前嫌,為他提供了職位。在周總理的安排下,杜聿明等7人前往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工作。
杜聿明將自己多年來的戰爭經歷整理下來,編纂成冊,留給後世一筆寶貴的財富。
新中國的恩情,杜聿明始終銘記在心,多年來,杜聿明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回報國家。後來,杜聿明當選第五屆人大代表以及第五屆政協常委,他積極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參與新中國的建設。
與此同時,由於曾經的國民黨身份,杜聿明在臺灣仍有大量的親人和朋友。杜聿明積極與他們聯絡,宣傳新中國的政策與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為爭取兩岸的和平統一做出了突出貢獻。
杜聿明在大陸的生活蒸蒸日上,曹秀清也十分欣慰,向女兒、女婿提出了回國的想法。
1963年,在楊振寧的安排下,曹秀清從美國乘坐飛機前往日內瓦。日內瓦休息數日之後,曹秀清又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飛機。
中國外交部頗為重視,親自安排專門人員為曹秀清接機。幾十年後,曹秀清與杜聿明再次相見,兩個人都有著劫後餘生的慶幸。
得知曹秀清回國,周總理與陳毅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杜聿明。周總理害怕曹秀清拘束,還請來了許廣平、張治中以及傅作義等舊識,陪伴在側。
周總理對曹秀清說:“歡迎你回國定居。”聽到這句話,曹秀清回憶起自己從前在臺灣的種種經歷,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交談過程中,陳毅副總理開口:“臺灣最近有一些流言蜚語,我想問問你們,是不是真的自由了?”
杜聿明說:“我們沒有任何人干預,十分自由,請兩位總理放心。”
曹秀清回國後,遠在海外的楊振寧和杜致禮時常掛念。彼時中國的經濟、物質水平有限,楊振寧特意從美國運來了大量的傢俱,改善曹秀清和杜聿明的生活。此後,楊振寧與杜致禮一直與國內親人保持聯絡。
闊別故土多年,楊振寧與杜致禮也十分思念家鄉。遺憾的是,中美關係錯綜複雜,回國之路也是困難重重。
漫漫回國路
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係有所緩和,楊振寧回到中國探親的願望終於能夠實現。美國國務院解除了美國公民禁止前往中國的禁令之後,楊振寧立刻給國內的父親寫信,說自己即將回到中國,看望家人、岳父以及朋友。
楊振寧的父親將兒子即將回國的訊息上報給政府,周總理得知此事,對楊振寧表示熱烈歡迎。1971年,楊振寧同杜致禮一起踏上回國旅程。
時隔26年,飛機降落在上海,楊振寧與杜致禮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故土。落地之後,楊振寧看望了自己的父母,與曾經的學生、大學的朋友相繼見面。
1971年7月28日,獲知楊振寧回國的訊息,日理萬機的周總理特意抽出時間,與楊振寧夫婦見面。
與此同時,周總理也邀請杜聿明夫婦陪同。會見期間,周總理與楊振寧交談甚歡,二人從科學研究成果談到社會問題,從國際大事談到家庭生活,彷佛朋友般輕鬆自在。
交談過程中,細心的周總理發現,楊振寧見到曹秀清與杜聿明,依舊延續從前的稱呼。楊振寧稱呼曹秀清為媽媽。
至於自己未曾見過的岳父杜聿明,他有些陌生,稱呼杜聿明為杜先生。周總理立刻糾正,對楊振寧說:“你應該稱呼岳丈大人。”眾人都笑了起來,場面其樂融融。
1973年的夏天,楊振寧帶著夫人第三次回國。7月17日,毛主席接見了楊振寧,不忘叮囑:“代問你岳丈好。”
離開前,楊振寧與毛主席合影留念。此後,楊振寧將其與毛主席的合影贈予杜聿明留作紀念,杜聿明十分珍惜,這張照片便一直懸掛在杜聿明的客廳。
楊振寧幾次探親,都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的影響,楊振寧的回國之旅,也為眾多科學家打開了大門。
此後數年,陳省身、李政道等人先後前往祖國訪問,開啟了中外科學交流之門。杜聿明則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新中國建設做貢獻。
1981年,杜聿明因病離世,享年77歲,他此生唯一的遺憾,便是未能與遠在臺灣的4個兒女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