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同學現在沒幾個敢來懟我的了。”
“哦,為什麼?”
“你看,一個同學要和我對答案,我不同意,他就說:你不同意是不是害怕自己錯啊?我就說:是的我害怕!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哈哈,是啊,在別人用你的弱點攻擊你之前自己先承認了,別人就沒轍了,就像電影8英里姆爺和對手比賽一樣,在被嘲笑之前先自嘲,把對方要說的先說了讓對方無話可說,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嗎?”
“對,媽媽,就是這樣。”
“學會自嘲,不因為別人的話就難受說明你成長了,一個人只有學會了客觀的分析和認識自己才不會玻璃心,不會因為別人的話或者行為讓玻璃心碎一地,自嘲說明你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識到有缺點才會有改進的機會。”
過分重視他人的看法,是人類共有的頑疾。
人人都會因得到別人好評,或虛榮心得到恭維而由衷地感到高興。相反,人們妄自尊大的心理一旦受到打擊——不管這種傷害的性質、程度以及情形如何,或者被人忽視,遭人輕蔑鄙棄,他便頓生煩惱,有時甚至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這種情緒莫名其妙又確確實實。
作為孩子的媽媽,活了幾十年也沒有明白很多時候那些壞情緒,消極的想法從何而來,心裡萬千煩惱,各種不如意時常伴隨卻不知道如何化解,要不是養孩子過程中遇到諸多困難和問題也不會去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現在自己的內心有了這些思考,可以幫自己解決人生難題,也帶領孩子更好的成長,治癒自己的內心,也給孩子養成強大的內心提供了契機。
孩子在搞好成績之前先養好他的“心”比什麼都重要,有了健康的心理,能公平公正客觀的對待自己,不自卑、不畏縮、不逃避、有勇氣、有想法……這些品質更重要。
關注自己初中男孩的養育過程,因為孩子成長中面對的青春期問題開始反思過往失敗的原因,努力提升自己,自我養育自我成長,要做更好的父母,必須先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