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電影行業一年一度的賀歲檔也要開始新一輪的票房比拼,雖然【賀歲片】這些名詞現在基本上每個觀眾都知道,但是在1995年之前的內地是沒有【賀歲片】這個概念的,自然也就沒有【賀歲檔】。直到一位香港明星的電影在1995年的春節期間與內地市場狂攬近億票房,這才讓內地的電影創作人們開始著手創作【賀歲片】,於是就此開啟了一場持續20多年的賀歲檔票房神話。而這位啟發了內地電影人的香港明星就是成龍。上期咱們聊了香港賀歲片的發展史,今天咱們再來聊一下內地賀歲片的發展歷史,從馮小剛“獨霸賀歲檔”到現在的百花齊放,總有一部影片是你心中的最佳賀歲片。文章較長,製作不易,方便的話麻煩點個贊吧。
1995年之前的內地人還沒有過年看電影的習慣,電影院也是在初三之後才開門營業的,當然這其中也有經濟方面的原因,畢竟在那個“剛吃飽飯”沒多久的年代,娛樂活動還是次要的。
而在這之前的十幾年,香港的【賀歲檔】已經發展得極其完善,無數的年度票房冠軍都是在賀歲檔誕生。嘉禾電影在看到內地電影市場開始崛起之後,便想把香港的這一套賀歲檔模式複製到內地。
而推動內地賀歲檔成立的就是1995年成龍的大製作《紅番區》,在這一年的臘月二十九在內地上映,電影院不得不為此在春節期間開門營業。本來值班的工作人員們都對票房沒抱希望,但沒想到整個春節期間,電影院都被觀看《紅番區》的觀眾們填滿了。最終該片在內地收穫了9500萬的票房成績。在臺灣省也拿到了2.4億新臺幣的票房,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在兩岸三地同時拿到賀歲檔票房冠軍的影片,可謂是意義重大。
在此之後的兩個春節檔,成龍接連帶來了《警察故事4》、《一個好人》等影片,均獲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而這接連的票房大賣也讓內地的電影創作人們開始覺悟,原來拍賀歲片兒可以如此賺錢,無數導演、製片人蠢蠢欲動,開始準備衝擊賀歲檔,而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是馮小剛。
1997年上映的《甲方乙方》是內地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賀歲片】。該片十分貼近百姓生活,以好夢一日遊這樣的所謂第三產業中的創意產業為營業目的,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同時,該片將“大荒誕、小真實”的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時至今日,該片仍是不少人心中馮小剛最好的喜劇作品,這不僅在於其“接地氣”的風格,更在於他把市井百態以及小人物的生活,呈現的溫暖感動,讓觀眾們感同身受,片中小品串聯式的結構,是觀眾喜愛這部電影的重要原因。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的發展,讓觀眾們領略到了不同的荒誕人生,而這不同的荒誕,也為觀眾們帶來了多次不同感受的歡樂。
該片上映的時間雖然是1997年,但卻是1998年的賀歲片。可能當時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害怕影片在春節上映遇冷,收不回成本,因此把上映日期定在了1997年12月24日,一直到春節後才下映,橫跨了元旦與春節兩個新年,最終該片收穫了3300萬的票房成績,雖然不如那年的《侏羅紀公園2》,以及成龍的《我是誰》等片,但是在內地電影中仍然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而且這部影片還為內地的電影人樹立的一杆旗幟。自此之後,無數的內地賀歲片開始出現。
《甲方乙方》在獲得巨大成功之後,1998年底,1999年初,馮小剛又帶來了賀歲片《不見不散》。極有觀眾緣的葛優再次出任了男主角。本片故事以移民美國後打雜謀生的劉元,與初來乍到美國的李清,偶然的相遇,相識為引,一段詼諧又不乏真情的愛戀便就此發酵,令人倍感溫馨感動。
這次的故事相比於《甲方乙方》更加的連貫,更像電影,臺詞也很幽默,葛優尤為精湛的演技,將一個漂泊在外國多年的北京人兒,面對生活的睿智與機靈演繹的恰到好處。
這一年的賀歲片市場不再是馮氏的“家天下”,陳佩斯、溫兆倫主演的《好漢三條半》,馮鞏主演的《沒事偷著樂》,趙本山主演的《男婦女主任》等十餘部賀歲影片都參加了角逐。不過馮小剛仍然憑藉著四千萬元的票房成績獨霸賀歲檔,而且還擊敗了成龍的《尖峰時刻》,獲得了當年的內地票房冠軍!
接連的票房大賣,讓馮小剛的賀歲片有著繼續拍攝的理由,在這之後的幾年間,他接連拍攝了《沒完沒了》、《大腕》等片,不僅都收穫了不俗的票房,而且口碑也都很不錯。不過“馮氏賀歲片”三四千萬的票房成績雖然在國產片中很能打,但是相比於引進的好萊塢大片動輒過億的票房來說,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而在2002年末上映的賀歲片《英雄》徹底改變了這一切,把國產賀歲片帶進了大片時代。
這是張藝謀面對電影全球化和商業化的背景,實現自身藝術轉型的一個重要標誌。明星雲集,場面宏大,畫面精美,武打設計揮灑寫意,將中國傳統意境與動作片的暴力美學造型相結合,創造出了這樣一部迥異於以往的武俠電影。
雖然本片在藝術評價上褒貶不一,但在商業上卻無疑是成功的,僅內地市場就斬獲了2.5億元人民幣的票房,遠遠的甩開了《指環王》、《哈利波特》、《駭客帝國》等引進的好萊塢大片,在海外市場,《英雄》也收穫了數千萬美金的票房。自此,張藝謀在大製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一年,馮小剛沒有參與賀歲檔,因為他在籌備一部不同以往的賀歲片,該片就是2003年末上映的《手機》,這是馮小剛的轉型作品,儘管仍然是京味十足的調侃和自我開涮,但已經不是那種以往“馮氏電影”中的冷幽默了,可以說它是一部能讓人在笑過之後感到渾身發冷,進而進行思考的作品。
葛優飾演的主持人嚴守一,在三女之間的情感斡旋,最終為自己的謊言,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電影在劇情構思上看似與手機無關,是一箇中年成功男人的混沌愛情,但其實“手機”在電影中成為了一把雙刃劍,既掩蓋虛偽,也能戳破謊言,這也令電影裡的每一個幽默的背後都暗藏人性的慾望和虛偽,耐人尋味。這部大膽嘗試的轉型之作,沒有讓馮小剛失望,最終在春節期間收穫了5300萬的票房成績,拿到了年度票房榜的冠軍。
此時的馮小剛並未滿足,因為他和張藝謀同為內地導演界的“扛鼎人”之一,而且他還是內地開啟賀歲檔的關鍵人物,但是卻從未有一部片子的票房能破億,而張藝謀第二部大片《十面埋伏》,再次突破了1億票房的大關。
因此在2004年末的賀歲檔,馮小剛也有樣學樣地帶來了大製作《天下無賊》。除了一貫的老搭檔葛優之外,他還邀請了當時正紅的四小花之一李冰冰,以及香港天王劉德華、臺灣歌手劉若英,明星陣容雖然不如英雄,但是卻也不容小覷。而且從電影整體上來看,馮小剛的野心很大,想和以前電影裡帶有的“小品痕跡”,做一次徹頭徹尾的告別。從音樂、架構、攝影等方面也的確很好萊塢化,而且,一如既往的馮氏幽默在影片中也未缺席,幾段經典的名場面,想必現在很多人仍舊記憶猶新。
該片沒有辜負馮小剛的期望,上映後票房一路狂飆,兩週時間就破了1億!如果沒有意外,到了春節期間,他可能會突破2億票房。但是很可惜,《天下無賊》被馮小剛自己客串的另一部電影搶了風頭,該名就是一代神作《功夫》。
在內地賀歲片蓬勃發展的這段時間裡,香港影壇日薄西山,無數導演以及演員北上與內地電影人合拍影片,而周星馳便是這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2004年末《功夫》作為賀歲片上映,一舉斬獲1.73億人民幣的票房,擊敗馮小剛的《天下無賊》奪得了賀歲檔的票房冠軍,而且也拿到了年度票房冠軍。該片堪稱周星馳在新世紀後的巔峰之作,三年時間的精心打磨以及數千萬元的資金沒有白費,那奇思妙想的點子、天馬行空的想象以及卡通式的人物畫像讓觀眾們應接不暇,觀影途中都不會想去上廁所。除了密集的笑點之外,本片也沒有丟失片名的《功夫》元素,四場大戰無不是精彩紛呈,尤其是第一場的豬籠寨大戰,十二路譚腿、洪家鐵線拳、五郎八卦棍都是打得酣暢淋漓,拳拳到肉,讓整篇氛圍達到了一個高潮。功夫在豆瓣的評分從零幾年的7.0,一路漲到現在的8.7,證明了其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電影,在我看來,幾十年後應該還是有人會喜歡他的。
看到了張藝謀、馮小剛等人。在大片路走通之後,同樣作為一線導演的陳凱歌也開啟了自己的大片時代,在2005年末推出了一部爭議極大的賀歲片《無極》。陳凱歌已經不滿足於兩岸三地的大牌明星了,連韓國的張東健、日本的真田廣之,都被他邀請進入到了《無極》的劇組。本片的畫面值得稱讚,氣勢宏大,令人奪目,確實對得起兩個億的投資。但是除此之外就沒別的優點了,只剩下一堆顯然經過精心打磨的對白,每句話都似乎充滿了哲理,但好像又顯得故弄玄虛。
本片上映之後,遭到了口誅筆伐,還有人因此創造了惡搞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該短片走紅網路之後影響很大,陳凱歌揚言要以侵權罪起訴影片作者,不過後來還是在輿論中不了了之。
雖然口碑差到了極點,但此片還是拿到了1.8億的票房成績,穩居當年票房榜第一名,而這部《無極》,也讓內地的賀歲大片開始走向了大製作、大明星劇情拉垮的“爛片模式”……
張藝謀在2006年末的賀歲檔把這一特點發揮到了極致,拍出了一部《滿城盡帶黃金甲》。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英雄》的時候,感嘆這部大尺度的電影拍得爛,但是當他們看到了《滿城盡帶黃金甲》時,反而覺得《英雄》拍得還可以。
場面和色彩在張藝謀電影裡實在是不能不說的,黃金、琉璃、滿地的菊花,極盡奢華,最終大決戰人山人海,堪稱場面宏大,但是在這華麗的緞面之下,卻是空洞的內容,不少觀眾表示看完之後只記得“金光閃閃”,卻沒有記住演的是什麼。
不過好在賀歲檔也並不總是這種大製作爛片,2007年末的賀歲電影《投名狀》,就是一部文武皆備的片子,該片在對戰爭和暴力的態度上,徹底顛覆了以往古裝大片的模式,雖然幾場戰爭戲份拍得很是精彩,但事實上確實不遺餘力地宣揚【反戰】主題,而且幾場戰役中人物內心的轉變,也進一步揭示出了人性黑暗的一面。
李連杰在本片中的演技堪稱巔峰,讓其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金像獎影帝。該片最終收穫了2億的票房,成為了賀歲檔票房榜第二名。而賀歲檔的票房冠軍被另一部現代戰爭片奪得,這就是馮小剛的《集結號》。本片的前半部分戰爭場面,能看到不少好萊塢的影子,雖然無法與《拯救大兵瑞恩》等片相提並論,但馮小剛首次涉足“戰場”,能表現得如此慘烈也相當不錯。
後半段穀子地為了尋回戰友榮譽的艱辛,也讓觀眾們看到了人性的閃光點。影片沒有討論戰爭有沒有意義,沒有討論犧牲有沒有價值,它討論的還是老百姓心裡都存在著一個樸素的道理,【好人應當有好報,英雄不能流血之後再流淚】。
這一年的賀歲檔還有一部片子不得不提,這就是周星馳的《長江七號》,作為他最後一部親自出演的影片,雖然質量不如上一部《功夫》,不過相比同期的喜劇片來說,仍是難以超越的存在,因此也收穫了1.9億的票房成績,位列賀歲檔票房榜第三。
在依靠著《集結號》獲得了不俗的商業成功之後,馮小剛放下了宏大敘事的題材,迴歸了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在2008年末的賀歲檔帶來了一部《非誠勿擾》,該片對愛情、婚戀的探討,非常的真誠嚴肅。
此外,馮小剛在幾段徵婚的段落裡關注了很多社會熱點話題,剩男、小三、金融危機等,讓整部片子貼近生活,而且平均五分鐘一次的爆笑場面也體現了馮小剛駕馭喜劇題材的功底,熟悉的馮氏賀歲喜劇味道讓該片再次拿到了賀歲檔的票房冠軍。
除了這部非誠勿擾之外,這年的賀歲檔還有一位年輕導演也帶來了一部質量極佳的喜劇片,這就是甯浩的《瘋狂的賽車》。該片最大的亮點是其經典的臺詞,各路人馬都會在適當的時候,爆出搞笑臺詞和言行,當然這些笑點始終是緊扣人物特性,所以不會顯得刻意和做作,比如笨賊搭檔始終在一本正經的交流犯罪業務,賣墓地的永遠是一副午夜電視直銷的口味,臺灣黑幫也總是專業的過了頭,鬧出種種啼笑皆非的笑話,賣假藥的推銷商,買兇殺妻製造的巧合,以及黃渤扮演的賽車手,這五股勢力縱橫交錯,讓劇情的推進充滿了笑點。動作、懸疑、幽默,三者間的絕佳契合,不僅將人心的貪慾,賦予的寫實的塑造,更將幽默,毫無刻意地呼之欲出。優良的品質使得該片收穫過億票房,雖然與馮小剛《非誠勿擾》的3億票房仍有很大差距,但是《瘋狂的賽車》僅一千萬的投資仍然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上面的兩部喜劇片之外,這一年的【賀歲片】型別極其豐富,動作片有甄子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葉問》,戰爭片有戰爭片有《赤壁》,除了略顯尷尬的林志玲之外,本片無論是劇情,還是大場面,都是可圈可點,還有人物傳記電影《梅蘭芳》,讓陳凱歌在《無極》之後挽回了些許口碑。此時的內地賀歲檔百花齊開,可以說是真正的成熟了。
而在這之後的10年代,【賀歲檔】更加的蓬勃發展,票房也是屢破新高,從《泰囧》突破10億票房,到《美人魚》突破30億票房,再到《你好,李煥英》的50多億票房,無數的票房冠軍在賀歲檔產生。
除了商業方面的成功之外,賀歲片的質量也在肉眼可見地提高,科幻片領域出了《流浪地球》,戰爭片領域出了《紅海行動》,偵探喜劇片領域出了《唐人街探案》系列。
雖然這些片子還無法與體系成熟的好萊塢大片比肩,但是相比於零幾年的大製作爛片來說,卻是有了脫胎換骨的蛻變。
回顧這20多年的【賀歲片】,發展進步的不僅有影片,而且還有觀眾。在那個國產大片剛開始發展的年月,只要有大製作,就有人貢獻票房,全然不顧劇情有多爛。但現如今,在經歷了十幾年的“大片轟炸”之後,觀眾們的審美也在提高,已經不僅僅注重視覺方面的享受了,電影內在的故事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而這也反哺了真正優秀的影片,比如說《我不是藥神》、《哪吒》等片,雖然沒在賀歲檔上映,也沒有大量的宣發資金,但是卻依然靠著好口碑拿到了理想的票房成績。希望以後的國產片能夠再接再厲,商業與藝術齊飛,創造更多的奇蹟!!!
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裡吧,如果大家發現小編錯漏了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修正補充哦,關注點贊收藏轉發來一波!!感謝各位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