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可是如果把這個“孩子”換成“父母”呢?
父母對子女訴苦,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就比如我的父母,就經常對我訴苦,甚至我結婚了,繼續對我的愛人訴苦。
我記得在我上學時,不知道是我沒有在意還是怎麼,印象中我的爸爸媽媽好像沒有對我訴過苦。但自從我工作以後,就越來越發現,我的父母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經常對我訴苦了。起初,我認為,我爸媽對我訴苦,可能是想要透過訴苦,讓我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讓我珍惜現在的生活。可是等我結婚後,竟然對著我們小兩口一起訴苦……這讓我越來越不舒服,覺得這不是個正常的狀態。
於是我上網搜了有關父母對孩子訴苦會帶來的“效果”。發現,因為父母的訴苦,會導致孩子自責、愛抱怨、充滿負能量,這種情緒的轉嫁反而會毀了孩子。確實,我覺得我好像慢慢的,負能量越來越多,對事情也不再樂觀。下面就拿我來舉例,講一講父母的訴苦帶給了我哪些感受。
1、自責
比如,結婚後,我爸媽經常會對我說“結婚花錢”之類的話,可能他們以為,這樣說會讓我更加珍惜婚姻的“來之不易”,又或者,他們以為,我會對他們辛辛苦苦為我花錢結婚而感到感激。但事實是,我會覺得是我的存在、我的結婚讓父母變得辛苦,這使我感到深深的自責,也對我的婚姻生活沒有半點好處。所以,即便父母的初衷是想讓孩子珍惜婚姻,那麼請直接告訴孩子,婚姻需要經營即可。
2、模仿
我從來不是一個愛抱怨的人,從小我就比較樂觀,也是個鈍感力比較強的人,凡事我會往好處想,遇到壞事了也會很快拋之腦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樂觀派。可自從我的父母開始與我抱怨起,我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我甚至養成了遇到困難先要訴苦的壞習慣。成年的我都能受到這樣的感染,可見家長的言行對於的影響有多大,更不用說那些從小就聽家長抱怨的孩子們了。
3、心累
其實,我父母訴的苦全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家也根本達不到舉步維艱的地步。我知道他們越來越對未來有焦慮感,但時間長了,收到了太多的無緣無故的抱怨,心裡總會沉甸甸的。況且這社會上的每個人都不容易,但一直被訴苦,誰來聽聽我的苦呢?
以上,成年人亦是如此,小孩子們豈不更糟。
我覺得,聰明的父母一定不會是愛向孩子訴苦的,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可能比想象的要大的多得多。幼年時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青年時期,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即便成年,父母依然是孩子的行為榜樣。
我相信,父母訴苦的初衷大多是好的,但是可以換一種方法,比如不想讓孩子鋪張浪費,那就找個適當的時機讓孩子親身體會一下賺錢的不易等等。所以,父母帶給孩子的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心態、不畏艱難的信念,這樣,這種良好的精神才能在整個家族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