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1、《本草便讀》:“清金利咳,鹹寒潤下。治濁淋積塊,摩翳開光。”
2、《本草撮要》:“味鹹寒,入手太陰足厥陰經。功專軟堅潤下,止嗽止渴,通淋,化上焦老痰,消癭瘤結核。”
3、《本草拾遺》:“主渴。”
4、《本草害利》:“鹹寒,入肺。清金降火,能潤下,止濁淋,化積塊止痰,消癭瘤結核。”
5、《日華子本草》:“煮汁飲,止渴,治淋,殺野獸毒。”
6、《本草衍義》:“水飛,治目中翳。”
7、《本草易讀》:“止渴治淋,明目除嗽,清金降火,破積化痰。消癭瘤結核,療瘡腫疝氣。”
8、《藥籠小品》:“鹹軟堅,寒潤下,色白體輕。入肺止嗽,化老痰,消癭瘤結核。”
9、《本草綱目》:“入肺除上焦痰熱,止咳嗽而軟堅,清其上源,故又治諸淋。”消癭瘤結核疝氣,下氣,消瘡腫。”
10、《玉楸藥解》:“味鹹,氣平,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化痰止渴,破滯軟堅。鹹寒通利,能化老痰,消積塊,止渴,通淋澀,去翳障,平瘻瘤,清金止嗽。瀉溼消疝。亦兼治疔毒惡瘡。”
11、《顧松園醫鏡》:“能化積塊老痰,可消癭瘤結核。”
12、《本草正》:“消食,消熱痰,解熱渴熱淋,止痰嗽喘急,軟堅癥,利水溼。”
13、《飲片新參》:“化熱痰,散癭瘤,清肺,治咳喘。”
14、《馮氏錦囊秘錄》:“氣味鹹寒,故為軟堅潤下之用。浮石,清金降火、止濁治淋,積塊老痰,癭瘤結核,並堪祛治。蓋石性沉而反浮,象肺金也,水沫聚而凝成,象痰結也。且味鹹而軟堅得水性而潤下,故專走肺經,善治一切痰結諸病。”
15、《得配本草》:“除上焦之痰熱,清膀胱之上源。消結核,止乾渴。得牙皂,治老痰橫結。得通草,治疝氣莖腫。得鯽魚膽,治膈消。(善飲水者。)得金銀花,治疳瘡。得輕粉少許,麻油調,塗頭核腦痺。”
16、《本草備要》:“瀉火,軟堅。止渴止嗽,通淋軟堅,除上焦痰熱,消癭瘤結核。”
17、《全國中草藥彙編》:“清肺化痰,軟堅散結。用於肺熱咳嗽,痰稠色黃,咯血,支氣管炎,淋巴結結核。”
18、《中藥大辭典》:“清肺火,化老痰,軟堅,通淋。治痰熱喘嗽,老痰積塊,癭瘤,瘰癧,淋病,疝氣,瘡腫,目翳。”
19、《中華本草》:“清肺化痰;軟堅散結。主痰熱咳嗽;癭瘤;瘡腫。”
20、《本草衍義補遺》:“清金降火,消積塊,化老痰。”
二、現代研究
1、成分:主含碳酸鈣,還含少量鎂、鐵及酸不溶物質、火山噴出的岩漿形成的多孔狀石塊主含二氧化矽,亦含氯、鎂等。
2、作用:本品有促進支氣管分泌物排出、促進尿液形成及排洩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