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帛書易經》的無妄卦六二:“不耕,獲不菑。餘,利有攸往”。
比較《周易》的無妄卦六二:“不耕穫,不菑畲,則利有攸往”。
《周禮·冬官·輪人注》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為葘。“菑”的準確性意思是“立物”如幡幢。《爾雅》田一歲曰菑(zī),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說文》菑,不耕田也。《禮記・郊特牲》:“富也者,福也”,震生為福。艮往左獲,不葘不立是未富之未開大口的樣子,“不葘”不立乃無生故和“餘”字斷句。“餘”指豫卦而有雷立。餘字本義指飽足。餘利有攸往要漸進,無妄只有二五或三六陰陽應,故“剛中而應”乃餘卦有雷應。
無妄卦六二《象》曰:“不耕”而“獲不菑”,未富也。“不耕穫”易誤解為不勞而獲的意思。“不耕”而“獲不菑”就是所以可以左獲的原因在沒有大漲大開口過,這就是“未富也”,也就是沒有大生,如佛說“無生忍”。
泰卦六四《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復”,中,心願也。二三四五都可以說“中”,是故無妄九四可貞可以是“剛中”,利正可貞之“利貞”指九四。這樣看無妄卦彖辭錯誤較多,彖辭也如解卦顛倒著講。“非正有省,利有攸往”指上九非正有災,那麼“《無妄》之往何之矣?剛中而應,利正可貞”,這段次序應當在前而指九四。彖辭是解釋卦辭的,不僅無妄卦,《周易》彖辭改動太多,其它卦的彖辭錯誤也較多。
立茂餘蔭而攸育,是故無妄以六二為主爻。《漢書·禮樂志》桐生茂豫。注:“茂豫美盛而光悅也”。豫而茂,豫卦又稱餘卦,所以古人明明有立茂餘蔭乃謂茂豫。那說以“茂”通“懋”,勸勉,這樣的解釋差得就有點遠。《帛書老子》第51章“是以聲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茂豫如芮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