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領袖金日成訪問中國,新中國給與他崇高的禮遇,周恩來總理親自陪同。隨著21聲禮炮響後,金日成在周恩來的陪同下檢閱了我軍三軍儀仗隊。
儀式剛結束,一個佩戴少將軍銜的高大軍人從人群中竄了出來,一把摟住金日成的脖子叫道:“老金,怎麼是你呀,想死我了!”
熟悉的聲音,高大的身材,金日成一下子認出正是他在抗聯時期的老戰友王明貴。那麼王明貴究竟是何人,為何和金日成如此熟悉,而又如此失禮呢。
王明貴於1910年出生,吉林省磐石縣人,從小受過一定的教育,在當時那個年代算是一個知識分子了,知識分子都有一腔報國熱血,王明貴也不例外。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在東北的大地上作威作福,而數量龐大的東北軍卻不戰而退到了西北,遠離了自己的家鄉。這時在東北堅持抗日的只有東北抗聯,這是中共領導的一支武裝。
東北抗聯是東北抗日聯軍的簡稱,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東北反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
1932年春天,中共滿洲省委派人到吉林省磐石縣發展武裝力量,磐石縣就是王明貴的家鄉,此時他正在當淘金工人,在東北抗聯抗日報國的標語下,王明貴參軍了,加入了中共建立的磐石工農義勇軍。
為了加強對東北抗聯的領導,中共又派楊靖宇前去,在楊靖宇的努力下,這支隊伍發展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1936年,東北抗聯第6軍成立,王明貴在3師任連長,不久之後又升任第8團團長,由於指揮出色,又擔任了第3師代師長。
因為東北地廣人稀,日軍的力量強大,並不斷派兵“進剿”,加上關內紅軍面臨國民黨大軍的包圍,自身處境非常危險,無法對東北抗聯實施有效的支援,東北抗聯處境日益惡化。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為了鞏固後方,對東北抗聯的“清剿”更加頻繁,1938年,東北抗聯由3萬多人銳減至5000人左右。
此時,中共東北各省委與中共中央失去聯絡,抗聯第3軍軍長趙尚志以及其他領導越過黑龍江進入蘇聯境內,尋求蘇聯的援助,後來抗聯領導人周保中等也進入蘇聯境內。
這一年,東北抗日聯軍由3萬人減至5000人,1939年減至2000人。
1940年,是東北抗聯最為困難的一年,就在這一年的年初,東北抗聯的旗幟楊靖宇壯烈殉國,東北抗聯受到打擊士氣低落,這支部隊還能不能打仗,成為很多官兵心中的疑慮。
時為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第三支隊隊長的王明貴知道,提高士氣的辦法就是打勝仗,但在敵強我弱的事實面前,王明貴知道必須選一個敵人力量相對較弱,而且又有影響的縣城去攻佔,他把目標瞄向了克山縣城。
克山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地區東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偽滿“模範縣”,是偽滿重點經營的縣城,如果能夠攻佔克山縣城,就等於狠狠打了偽滿和日本人的耳光,也等於告訴全國人民,偽滿和日本人在東北只是外強中乾,並沒有什麼可怕的。
對於偽滿重點經營的模範縣城克山,偽滿也是重點防守的,一個縣城裡駐有日偽軍隊合計近千人,而且還有一定的防禦設施,而王明貴的支隊只有100多人,武器裝備也差。
如何攻佔克山縣城呢?王明貴決定採取調虎離山的策略,引出克山縣城的敵軍,等克山守敵空虛時攻佔。
為此,王明貴帶領部隊不斷襲擊克山周邊的城鎮、車站,目的當然是製造影響,讓日偽軍“討伐”,製造的影響越大,日偽軍“討伐”的壓力就越大。
到了秋天,克山日偽軍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王明貴看時機差不多了,他就放出風來:部隊已經撤回朝陽山根據地,並說日偽軍不能拿他怎麼樣。
克山縣的日偽軍得到訊息後,立即傾巢出動“清剿”,早有內線報告了王明貴。王明貴立即帶領100多人偷襲克山縣城。
在進軍的途中,王明貴帶領的第3支隊巧遇到了第9支隊,第9支隊聽了王明貴的計劃後連聲叫好,兩個支隊合兵一處共有200多人。這支部隊穿上日偽軍的服裝,向克山縣城奔去。
克山縣城留守的日偽軍,以為王明貴的隊伍遠在朝陽山根據地,根本不認為附近有抗聯的部隊,到達克山縣城時,王明貴說他奉上級命令來增援克山守軍的。
王明貴的隊伍就這樣大模大樣地進了城,隊伍進城後迅速按照計劃分數路展開攻擊,其中九支隊攻佔日偽軍的團部。
王明貴將三支隊分成幾個部分,一部攻佔了縣城中心炮臺,一部阻擊城外的日軍守備隊。還有一部攻佔了監獄,解救了被關押的300多名抗日誌士,另外王明貴讓一部攻佔了倉庫和檔案室,得到了很多秘密檔案和一部分軍用物資。
王明貴知道不能在克山縣城停留時間過長,在取得預定戰果後,他帶著隊伍以及繳獲的物資裝備迅速離開了克山縣城,當日偽軍回援時,早已不見抗聯的蹤影。
克山日偽軍氣急敗壞,第二天集中了數千人,對三、九支隊實施圍攻,並派出飛機偵察抗聯的行蹤。
王明貴的隊伍人數少,他們鑽密林、走小道,經過3天的時間就擺脫了日偽軍的追擊,並打死日偽軍20多人,俘虜了50多名偽軍,支隊僅僅犧牲了5人,輕傷3人,繳獲了4門迫擊炮以及其他槍支彈藥。
攻克克山縣城戰鬥,這次戰鬥規模不大,繳獲也不豐富,但是政治影響巨大,在東北抗聯處於低潮的時候,能取得這樣的戰果是非常不容易的,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群眾的抗日意志,百餘群眾參加了抗聯。
正是因為王明貴真抗日,所以老百姓非常支援,在部隊撤回後方根據地的路上,部隊路過一個屯子休息,為了不讓人民群眾受到牽連,王明貴允許群眾在抗聯隊伍離開屯子後向敵人報告。
但是,人民群眾在抗聯離開後,沒有一個人向敵人報告,正是人民群眾的衷心支援,敵人始終搞不準抗聯隊伍的真實動向。
但是短暫的戰鬥勝利,並不能改變戰略格局,在日偽軍的不斷“進剿”下,東北抗聯在東北已無法立足。
1940年秋,東北抗聯退到了蘇聯,人數已不足1000人,經過周保中等人與蘇聯協調,蘇聯同意東北抗聯在蘇聯整訓,將整個抗聯改編為88教導旅,王明貴為第三教導營的營長。金日成為第一營營長。
教導旅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軍事訓練,同時偵察情報,在這一過程中,王明貴和金日成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因為同是營長,金日成是朝鮮人心目中的英雄,而王明貴也有傳奇色彩,兩人經常在一起討論軍事和政治問題,在不斷的交流中,兩人的感情與日俱增。
雖然人在蘇聯,但王明貴心裡想的還是東北,他時常親自帶隊,越過烏蘇里江,深入敵軍的腹地進行偵查和牽制。
當時教導旅和蘇聯遠東軍組成了15個戰略偵察小組,到東北和朝鮮搞情報工作,王明貴經常主動請纓,帶領偵察小組回東北偵察情報,金日成則帶領小組到朝鮮偵察情報。兩人經常在一起交流偵察工作的經驗。
1945年,在日本無條件投降前,蘇聯出動150萬大軍,分數個方向越過中蘇邊境進攻日軍關東軍,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土崩瓦解,教導旅也隨蘇聯回到了東北。
8月19日,在蘇軍的協助下,嫩江省省會齊齊哈爾光復,王明貴帶領僅17人的小組進駐齊齊哈爾,他被任命為齊齊哈爾衛戍司令部副司令員。
當時王明貴手下的人並不多,要想在齊齊哈爾建立人民政權並不容易,因為齊齊哈爾敵特很多,還有大批漢奸,國民黨也派出特務到齊齊哈爾欲控制這座城市。
國民黨在齊齊哈爾的大街小巷張貼“國民黨已接收關內各城市”等反動標語,並且公佈了東北九省的國民黨領導名單,如何控制住齊齊哈爾,是擺在王明貴面前的首要難題。
為控制齊齊哈爾,王明貴主要採取兩條措施,一是輿論造勢,二是擴大武裝。
王明貴首先成立“民主大同盟”,邀請各界民主人士,失掉組織的中共黨員參加,並大造輿論攻勢,為建立民主政權奠定了組織與輿論基礎。
同時,王明貴組建成立了嫩江省人民自衛軍司令部,他自任司令員,招兵買馬,擴大武裝力量。
在當時的情況下,擴大武裝力量容易,但是武器和經費保障困難,如何解決武器問題呢?
王明貴得知在昂昂溪,有一個日軍遺留的武器庫,存有一個團兵力可用的武器裝備,他迅速找到蘇軍駐齊齊哈爾衛戍司令部,要下了半數的彈藥和300支步槍。
但這些槍根本不夠用,他又派人收繳散落在民間的武器,解決了武器裝備不足的問題。
武器問題解決了,經費問題怎麼解決呢?當時齊齊哈爾的貨幣被省“解放委員會”把控,王明貴透過各種手段向“解放委員會”要了一大筆款項。
嫩江省人民自衛軍發展很快,很快就發展到4500多人的隊伍。
1945年12月下旬,根據中央“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戰略部署,王明貴帶領嫩江省黨政機關撤出齊齊哈爾,來到甘南縣城。
當時整個東北的匪情嚴重,甘南也不例外,王明貴組織部隊剿匪,消滅土匪9000餘人,很多土匪逃到了齊齊哈爾。
這時中共改變了策略,王明貴決定攻佔齊齊哈爾,他親任總指揮,在1946年4月23日後半夜兩點鐘發動攻擊,敵人根本想不到我軍在半夜發起攻擊,被攻城部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我軍順利攻佔了齊齊哈爾。
王明貴的隊伍後來編入了東北民主聯軍,他擔任了嫩江軍區司令員,後來又擔任東北野戰軍騎兵師師長、獨立第8師師長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了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而此時的金日成,已經成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袖。
在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後,王明貴等中國同志跟著蘇聯軍隊回到了東北,金日成等朝鮮同志則跟隨蘇軍回到了朝鮮。後來建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金日成為最高領袖。
也就是說,王明貴和金日成一起共事有5年時間,不過1945年他們分開後就沒有再見過面,直到金日成訪問中國,檢閱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
開國少將王明貴並不懂得外交禮儀,在他的心目中,金日成還是那個營長,還是那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戰友加同志,所以情不自禁地摟住他的脖子。
金日成已是國家元首,但他很念舊,並沒有怪王明貴不懂禮數,因為他知道王明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他回到朝鮮後,送給了王明貴整整兩車皮的蘋果。
儘管如此,周恩來總理事後還是嚴肅地批評了王明貴少將:“他已不是當年的抗聯營長,他已是國家元首了,你這樣非常不妥,以後要注意。”
王明貴也知道自己這樣不符合外交規矩,表示以後一定注意。
2005年6月22日,王明貴少將因病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