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師門對話錄》
18、審勢就是觀察技擊的形勢,對自己來說是蓄勢,對對手來講是乘勢。審勢主要靠眼法,太極拳眼法是以對手的眼光為目標,眼的餘光注視對方的手腳,交手時未進之前,必須把周圍的地勢、雙方的距離、對方站立的姿勢等統統掌握,再因敵變化,這樣才能做到“進”有法,“進”無恙。
按:這段主要是講解太極拳在技擊中的眼法,其實對任何一種拳法都是適用的。技擊中太極拳中的“顧、盼”要落在實處,顧則落在對方的眼光上,眼光為精神之先鋒,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就是說人的內心想法都會透過眼神表達出來,說某某人眼露兇光,某某人眼光慈祥和藹......不光是人,動物在發起進攻時也是能透過眼光流露出來的,家裡養貓的可以觀察一下,當貓進攻時,眼會緊盯獵物,瞳孔放大,同時身體做好彈射的準備。“顧”著對方的眼神變化,時刻警惕著,當然對方的眼神不會造成我方的機體損傷,能造成的損傷的是對方的肢體,所以要“盼”,即用餘光照應著對方的手腳及身體的態勢和雙方之間的間距,做到心中有數。
古譜中的字眼都有多種含意,並非前輩們刻意為之,技藝這東西除了要言傳身教,還要有悟性,有些時候說不清道不明,同樣跟著師傅後面,突然一天師傅有的悟性高的徒弟也有了,而悟性差的仍在原地,師傅交待你的一個字與你自己悟到的可能不一樣。“顧、盼”兩字明裡是用在對方,背後卻要求你有“顧、盼”的本錢,故在平常習練中時刻要關照自己的眼神,也要善於養神,李仲宣老人在《逝去的武林》中有描述,尚雲祥先生教的徒弟與學員,從眼神就可以辨別出來。功夫上身的老一輩,往那一站,精氣神具備,用眼光掃你一下,你就會感覺到無形的壓力,如果用這眼光“顧、盼”一下你,功夫差距大的會自行認輸,竟然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奇效。習者在修煉中要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