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19年10月27日,北京中醫醫院針二病房來了一名“特殊的患者”。患者年僅24歲,因繁忙連續兩晚都沒睡覺,結果第三天2點左右,突然出現了頭暈、噁心、走路不穩的症狀,送醫時患者左側偏癱,已無法自主行走。
醫生檢查發現:患者竟是發生了腦中風,病灶大小約有1.5cm*1.5cm,需立即進行緊急介入手術。所幸送醫及時,病灶尚未完全形成,否則可能造成嚴重偏癱,且恢復困難。
在多數人的印象裡,中風是老年人才會患的疾病,24歲的年輕人為什麼也會被中風找上門?
對此專家表示,冬季天氣寒冷,血液執行的通道凝結阻滯,本來就容易發生腦血管疾病;若是自身的壓力特別大,氣機鬱結,血液執行就會受到影響,出現氣滯血瘀的情況,氣機阻滯,流動的血液被阻斷,就可能誘發腦中風。
所以,無論是老年人,還是精神壓力普遍較大的年輕人,都要積極預防中風。那麼,哪些症狀可能是腦中風的預警訊號呢?
1暈暈暈
元代的《丹溪心法》中寫道:“眩暈者,中風之漸也”。意思是出現眩暈,可能預示已經在中風的路上了。如果手指麻木,同時有眩暈症狀,可能預示中風。
當腦中風發生時,我們的舌頭也會出現預警訊號,大家可以準備一根筷子來自測風險。但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快點開短影片跟著專家學習一下吧~
點選下方短影片,
用一根筷子自測腦中風風險
↓↓↓
一旦發現腦中風的預警訊號,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適當補充2大營養素,幫助保護血管,預防中風的發生。
◎蝦青素:天然蝦青素能透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並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來幫助改善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對大腦起到保護作用。平時可適當多吃紫菜、海帶、沙丁魚、金槍魚、北極貝等富含蝦青素的食物。
◎精氨酸:精氨酸能在體內產生一氧化氮併發揮其生理功能,從而擴張動脈血管,使得血壓降低,改善血流,達到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目的。飲食中可以多攝取花生、杏仁、核桃等富含精氨酸的堅果。
想看更多短影片,記得關注“我是大醫生官微”影片號哦~
看影片時,及時關注
膝關節不好,路都走不了!用好身體自帶的3個“法寶”,強健膝蓋少病痛~
看眼屎也能辨別疾病!出現這幾種情況,有失明風險,一定要及時就醫
蛋白攝入不足,可能增加肝硬化風險!一日三餐這樣吃,補足營養更護肝
這些動作,做得越多脊椎越危險!專家親授肩膀操,每天6分鐘,護好脊椎健康
便秘時腹壓增高,可能把胃“擠走”!一個小道具,讓你排得輕鬆、腸胃好.
(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