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傷力?難道還能死人不成?
怎麼不行,這都算小看它了。
別騙我,我可是淋過雨的……
相信每一個淋過雨的人,都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一滴水能有什麼殺傷力?就算從那麼高的天上掉下來,不還是輕如鴻毛嗎?要論起來,還不如浴室裡的淋浴噴頭給力呢!不過,那是在你們凡人世界裡的水,同樣的一滴水,放在科學家的世界裡,絕對能變成比原子彈更加恐怖的超級武器,分分鐘毀滅地球。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大的差距?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水滴掉落的“環境”不同,所以產生的殺傷力也不一樣。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只要修改幾個不起眼的小資料,變化一下環境,一滴水也能讓你刮目相看。
舉個例子,同樣是天空中掉落的一滴水,都在掉落的時候受到了一定的阻力——顯然這影響了殺傷力,但是固態和液態造成的後果就截然不同。如果是液態的一滴水,掉落在地時個頭就不會太大,因為空中的阻力會把它撞得“四分五裂”,最終分成幾個幾毫米直徑的小不點。這樣的小傢伙重量很小,最多不過0.1克,在空中經過漫長的加速之後,最終重力與阻力平衡,速度也就穩定下來,大概保持在10米/秒左右。這速度,相當於一輛普通的腳踏車向我們衝來,不過——這也只能算是一輛“超迷你”的腳踏車,落在身上甚至難以察覺。
而水滴變成固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冰雹。這個出現在天氣預報上能讓農民伯伯“花容失色”的傢伙,帶來的可不僅僅是從“滴滴答”到“砰砰砰”的聲音上的變化,更是落在身上真切的感受——疼!固體的冰雹明顯比液體的雨滴更結實、更硬,所以落下來的個頭也不小,誇張點的甚至能達到15釐米——比一個普通蘋果還大。這樣的大傢伙,就是直接拿來當武器也足夠了,加上在空中加速,實在稱得上是“火力全開”,速度可以超過50米/秒。這要是真砸在腦袋上,分分鐘見血不成問題。
一個小小的變化,一滴水就能取人性命,可是,這還沒完呢!科學家們的腦洞可不侷限於現實,怎樣榨乾一滴水的剩餘價值,他們比誰想得都全面。既然在大氣層的作用下,強大的空氣阻力阻礙了水滴發揮效果,那去掉大氣層又會發生什麼呢?沒了阻力,如果不考慮太陽的炙烤導致水滴蒸發,這滴水就真正地獲得了自由。它可以在引力的作用下,暢快地一路加速,衝向大地母親的懷抱。
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約等於9.8m/s2,要是能按照這個加速度從極高的高空掉落,那它的速度將越來越快,最後,別說是取人性命了,只要掌握好高度,來個毀滅地球的壯舉也相當輕鬆。這就像高空中的飛鳥,雖然柔弱,也一樣能成為飛行員的噩夢一樣。
還好,自然法則還是給我們留下了一條生路,沒有讓一滴水變成末日締造者。雖然地表上的重力加速度大,也就是說引力很大,但是高度越高、距離地球越遠,引力就越小。根據計算,一滴水從極高的高空——比如地球以外的真空掉落,能夠達到的最大速度就是第二宇宙速度,約為11千米/秒,哪怕是在無限遠處也是一樣。這一速度當然不會造成世界末日了,不過,砸到人身上還是可以輕鬆造成重傷,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意外“撲街”,還是十分危險的。
所以,大氣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如此,還是將它再安裝回去,而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面動動手腳,比如——水滴的大小。如果在空中掉落一滴“巨大”的水滴,有多大呢?你可以想象一座大湖的水全部匯合在一起,會不會因為“水多力量大”而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呢?答案是當然的。這麼一個水滴中的“巨人”掉落下來,最先接受衝擊的位置將會感受到什麼叫“亞歷山大”。倒黴的是,水滴在這一瞬間還聚在一起,下一秒就會四散開來,這衝擊力可比洪水強太多了,眨眼間便可以推平土地,創造出一個方圓幾千米的平原出來。
擔心洪水暴發,那將水滴換成固體吧!這下倒是沒有洪水了,不過,一個直徑幾千米的“冰雹”砸下來,是什麼後果呢?答案很簡單,這就是傳說中的“彗星撞地球”啊!據說上一個見證這一壯觀景象的前輩還是恐龍,之後……嗯,它們就滅絕了。
一不小心搞出個人類滅絕的結果,科學家們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這才是赤裸裸的知識就是力量!這麼一想,就連天空中掉落的雨滴似乎也有點不能直視了,總感覺背後隱藏著什麼陰謀呢,一定是我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