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驃騎府,歡迎關注!
前不久春風在其官方媒體釋出了廣受關注的450SR的相關資訊。
春風450SR採用了專業風洞來測試風阻係數,並且聲稱是國內首個摩托車專業氣動風洞試驗。
對於這個說法,我更願意相信是一個文字上的小技巧,不要忘記了更早的凱越321RR也是宣傳自己是國內首次摩托車風洞試驗,不同的是,春風號稱是專業氣動風洞試驗,而凱越321RR只是簡單的聲稱自己是“首次摩托車風洞試驗”,問題是,莫非春風在影射自己才是專業級別的風洞試驗而人家不是?
從這裡就能看出春風與凱越在營銷手段上的差異了。
以科普的形式來講解自家的產品,凱越是做得非常出色的一個品牌,凱越的歷次產品釋出會上的宣傳,主講人張雪都會花費很多時間和篇幅來講解為什麼要這麼設計,這麼設計帶來的好處有哪些,該如何設計等等,對一些摩托車專業知識儲備不多的年輕使用者很有吸引力,既學到了東西又能增長見識,因而在年輕使用者心目中樹立了凱越設計等於專業設計的形象,這點凱越一直就做的很好。
而春風此次的450SR風洞宣傳手段,也是如出一轍,但是比凱越的321RR做得更詳盡,多個專業名詞唬得車迷一愣一愣的,反正感覺挺厲害的就完了。
那麼是春風偷師凱越嗎?其實也不能這麼說,只是產品宣傳上兩家品牌想到了一塊兒而已。
仿賽車型,尤其是動力效能出色的仿賽車型,講究點的確實是應該做風洞測試,這個在國際品牌研發產品時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可以說是必經的流程,例如寶馬S1000RR,杜卡迪的Panigale V4 SP等等,都是風洞吹出來的。
摩托車高速行駛時,受氣流的影響很大,如何減小風阻,並且提供下壓力,少被橫風影響等等,是講究高速效能的仿賽車型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從廠家宣傳手段上來講,耗費巨資吹了風洞確實是一個值得好好宣傳的方式。
對於民用的250cc以下的小排量仿賽車型來講,吹風洞的必要性並不大。
其一是這種排量的車型本身效能就只有如此,吹風洞獲取的技術上的助益並不大。
其二,選擇購買250cc及以下排量的仿賽的使用者,關注的重點也不是這款車吹沒吹風洞,而是帥不帥,價格親民不親民。
其三,吹風洞也會增加不少車型的研發成本,250cc及以下的車型,本身就一兩萬塊錢的價格,吹風洞得不償失。
但是排量上到了一定級別之後,仿賽車型就有必要吹風洞了。
原因與上面講的類似,首先是效能上去了之後,受氣流影響更大,不吹風洞的話,在騎行質感上是有明顯缺憾的,這點無論廠家怎麼調校都不如直接吹風洞得到的良好的氣動外形來得有效;
其次,有意向購買這個排量級別的使用者,對於操控,效能,騎行質感是有更高的要求,基本上這幫使用者已經從初級的扮酷耍帥的層次晉級到了追求騎行本身帶來的樂趣上;
然後,這種排量的仿賽,價格當然不是250及以下排量小仿賽車型價格能比擬的,負擔得起這筆費用。
一般而言,專業一點的仿賽車款,是最能代表一家車企造車水平的上限的,當然這裡要排除那些街車套殼再換上部分仿賽專用零部件的偽仿賽。
基本上各個國際品牌,評價其造車水平如何,只需要將其旗艦級別的仿賽拿出來對比試駕就基本上能得出靠譜的判斷,例如本田的火刃,雅馬哈的R1,鈴木大R,川崎大牛等等。
這些速度機器採用了最先進的技術,最昂貴的製造成本,最頂級的配置,迎合那些頂級玩家對於速度的追求,對於人機結合度,車重,高速和彎道效能,操控性,動力效能,輸出特性,懸掛制動車架的調校等等,都做到了極致的較真與考究。
而如何將幾千個零部件組合最佳化調校成一輛貼地飛行的速度機器,就需要車企下大力氣積累經驗,這個裡面包含對於車輛的認知理解,這個過程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一步一步來。春風此次向具備更高技術含量的450cc排量級別的專業型仿賽進軍,也應該可以理解成為春風的產品正在從“年輕流量偶像派”向“實力”派轉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春風認為自己目前具備了研發製造高層次產品的實力。
目前450SR還沒有後正式上市,具體配置和引數也未知,價格不詳,但是從春風捨得投入大價錢做風洞測試的舉動來看,春風對於這款車是寄予厚望的,450SR這款車也值得車迷們關注。